在阅读中怎样提出问题
远歌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小学生主要是形象抽象思维,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形成有价值的问题。
一、预习时提出问题:
预习时,学生可用“谁”、“为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提出问题。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要充分读、正确读、流利读,对不理解的句子打问号。
二、学习中提出问题:
经过思考筛选出更细致、更深层次的问题。向课文的编者叔叔阿姨学习提问题,向书中的学习伙伴提问题,向课文中的主人公提问题,从课文的最后一句提出思考空间大的问题。(1)根据结果,探求原因。如: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思考空间大的问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2)根据原因探求结果。如:根据词语提出问题。(3)前后联系,善于比较。读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文字表达上的相同或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提出有关问题。如:根据句子提出问题;根据课文中关键人物的语言提出问题。(4)觉察异常,发现问题。在阅读课文时,发现文字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5)穷追不舍,刨根问底。学习过程中,应学会引导学生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6)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读课文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利用问题意识,善于发问,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三、学习后提出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言:“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总之,学生能提出问题吗?怎么引导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原始问题,这些问题是适合学生思维水平的,引导学生深深思考,可能会形成有价值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