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白族神话祖师开辟鹤庆

(2017-11-30 13:11:07)
标签:

转载

分类: 滇西文史
原文地址:白族神话祖师开辟鹤庆作者:

 

 

故老相传,古代鹤庆坝子是一个高原湖泊。在鹤庆坝子的发东西山麓,依山傍水,散居着一些白族先民。今金墩乡和邑村的迎、和二邑是鹤庆坝子中最早的白族村邑。

南诏国时期,有一位来自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僧人赞陀崛多,被南诏王封为国师。他途经鹤庆西山,发现四山环抱的鹤川海底平宽,水不甚深,于是建议泄水开疆,开辟鹤庆坝子。

南诏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派他前来鹤庆开疆泄水。

赞陀崛多初到鹤庆时,先住在迎邑村后鸡冠山的山洞里,至今人称“祖师洞”。村人上山砍柴,见祖师独自一人住在深山石洞里,整天不吃不喝,形容枯槁,鸟雀在其须发间筑窠,下蛋孵卵,他浑然不觉。于是便问他道:“老人家,你住在这里,连喝的水都没有,怎么生活啊!”他说:“水嘛!还不容易!”说罢用手中的锡杖在地上一杵,于是出现了钵盂大的一眼水井,清澈甘冽。看似不多的一碗水,任凭人们掬饮,仍不盈不涸。至今村人上山砍柴,有缘人还能遇到这眼“祖师井”。而无缘之人即便再渴,也只能到山箐里找水喝。由此,村民知道遇上了奇人,便将他迎接到村里,并建了一座“菩提寺”供他居住修炼。寺建好后,祖师用锡杖在大殿北侧凿了一眼井,用一颗数珠种在山门外,顷刻间长出了一株菩提树。菩提寺、菩提井、菩提树今仍在。祖师嘉许村民上山迎接之诚意,特赐村名为“迎邑”。北村的人听到消息后,前来朝贺,祖师取“此迎彼和”之意,赐村名为“和邑”。

祖师在迎邑住下以后,收了有扛牛拔棕之力的大、二力士两个徒弟,后来成为他制服蝌蚪龙,泄水开疆的得力助手。

经过调查研究,祖师得知鹤川四围高山,无出水口。要泄水开疆,唯有在较低的东南方象眠山山腹中打通落水洞。而鹤川海为蝌蚪龙的领地,泄水势必触犯它的既得利益。蝌蚪龙久居此地,势力强大,他是不会甘心任人泄水的。因此,难免有一场恶斗。而要和蝌蚪龙斗法,祖师自觉自己的功力尚欠火候,于是决定先上鹤川东面的石宝山顶修炼。待到山顶,又与东山山神石宝老爷发生了矛盾。山依水,水傍山,山水相连相依。石宝老爷和蝌蚪龙沆瀣一气,也极力反对祖师来泄水开疆。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恶斗。打来打去,未分出胜负。后来,经过观音菩萨和玉龙山神的调停,双方达成协议,石宝山神答应祖师在山上修炼十年。十年后如能打通落水洞,石宝老爷甘愿面朝东方,永远不望鹤庆坝子。而祖师如果不成功,则必须立刻离开鹤庆,永不再提泄水开疆之事。

经过十年面壁,祖师功力大增,终于用菩提数珠打通了象眠山落水洞。在大、二力士的协助下,钓走蝌蚪龙,并将其一直拖到西南方的分水岭。蝌蚪龙一路挣扎,从北往南,摆来摆去摆出了弯弯曲曲共108个弯的漾弓江。在分水岭,蝌蚪龙苦苦哀求,于是答应它在此一应两边水:东往鹤庆为银河,西往牛街为梅茨河。

水落地现,滔滔鹤川海变成了富庶的米粮川。于是,人们便将赞陀崛多尊为开辟鹤庆的祖师,并到处立庙塑像,左右分立扛牛拔棕的大、二力士。人们四时祭祀,香火不绝。

这个剧本虽然是根据神话传说故事改编的,但对鹤庆各民族融洽的关系、风物传说、宗教、民俗、民间艺术等都作了精彩的描写,希望观众看后能对鹤庆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有一个良好的认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