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理鹤庆人蒋宗汉建贵州花江铁索桥

(2017-04-23 18:28:17)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情感

收藏

分类: 近现代史

            大理鹤庆人蒋宗汉建贵州花江铁索桥

【老明星片中的贵州】贵州安顺花江铁索桥
 

      花江铁索桥古时为黔、滇交通要枢, 位于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交界之北盘江上,横跨于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之间的北盘江花江段上, 由14根粗大的铁链串缀而成,每根由262个环链组成, 上铺数百块大枋作为桥面。

    清代光绪年间,军门蒋宗汉*竭力筹款建桥,历时6年之久,终于建成了这座长71米,宽2.9米,距水面高约70米的铁索桥(现因下游建水库,下距正常水面约15米)。铁索桥历经百年风雨,几经洪水冲击,至今依然寒光闪闪,岿然不动。
    这座桥当年是贵州省和云南省交通道路上的一把锁钥。花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以后,这里便逐渐冷落下来,铁索桥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文物而存在了。

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它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蒋炳堂名宗汉,字炳堂,云南鹤庆人。同治六年(1867年) 随云南布政使岑毓英赴黔镇压苗民起义,任安义镇总兵。光绪年间。升任贵州提督。

 

                         (花江铁索桥的位置和现状)

【老明星片中的贵州】贵州安顺花江铁索桥

【老明星片中的贵州】贵州安顺花江铁索桥

【老明星片中的贵州】贵州安顺花江铁索桥


大理鹤庆人蒋宗汉建贵州花江铁索桥 


大理鹤庆人蒋宗汉建贵州花江铁索桥


大理鹤庆人蒋宗汉建贵州花江铁索桥         


大理鹤庆人蒋宗汉建贵州花江铁索桥


大理鹤庆人蒋宗汉建贵州花江铁索桥


             北盘江大峡谷...贵州花江铁索桥

 大理鹤庆人蒋宗汉建贵州花江铁索桥 (2010-05-10 16:10:02)
标签: 

贵州

 

贞丰

 

北盘江大峡谷

 

珉山春晓

 

杂谈

分类: 人文纪实

北盘江大峡谷...花江铁索桥

1、花江铁索桥位于安顺以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与贞丰县交界处的北盘江上,古为黔滇交通之要枢。铁索桥扣挂两山之间,由14根粗大的铁链串缀而成,每根由262个环链组成,上铺数百块大枋作为桥面.



北盘江大峡谷...花江铁索桥

2、清代光绪年间,军门蒋宗汉竭力筹款建桥,历时6年之久,终于建成了这座长71米,宽2.9米,距水面高约70米的铁索桥(现在水位485米,最高水位是490米)。铁索桥历经百年风雨,几经洪水冲击,至今依然寒光闪闪,岿然不动。

北盘江大峡谷...花江铁索桥

3、这座桥当年是贵州和云南交通道路上的一把锁钥。对岸的古驿道直通关岭的花江镇,再经由黄果树瀑布直达安顺、贵阳,贞丰这边的古驿道则经由兴仁、兴义直达昆明。花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以后,这里便逐渐冷落下来,铁索桥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文物而存在了,1982年贵州省政府便将它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盘江大峡谷...花江铁索桥 
4、铁索桥南岸贞丰县境内的古驿道上,有一条由许多大小摩崖石刻、石雕连接而成的书法艺术长廊,集中在桥头的有“飞虹”、“花江桥”、“万缘桥”、“功成不朽”以及一些候桥的记功碑等等,可以让人回味一下久远的历史,抒发一番思古之幽情。


北盘江大峡谷...花江铁索桥 
5、花江铁索桥为北盘江大峡谷的管理机构主要景点,也是全国遗存不多的古铁索桥之一。

 

花江铁索桥位于贵州安顺以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县交界处的北盘江上,古为黔滇交通之要枢。铁索桥扣挂两山之间,由14根粗大的铁链串缀而成,每根由262个环链组成。桥全长71米,宽2.9米,距水面约70米,上铺数百块大枋作为桥面。

 

县志记载

    据《关岭县志访册》卷一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贵州提督蒋宗汉捐廉修石桥以利行人,桥将告竣尚未加尖,忽大水骤发,坍塌无存。后又于距此桥数丈处修铁索桥,因两端扣铁索岩石不坚牢,仍崩塌。二十六年矢志复修”。“另择地点铸铁索十五条……索长二十一丈四尺,宽九尺。……距水平三十余丈……至二十七年而桥成”。民国34年被羊群压断,后经兴仁专署盒关岭县府联合修复。解放后,省交通厅再次维修,并在南岸刻了《维修花江铁索桥记》;北岸修筑了六角亭,并立“护桥公告”石碑,还补修了两岸驿道,种了榕树、竹、木等,使之成为旅游访古胜地。

诗词赞誉

    清人黄汉勋赞曰:“横空铁索系山腰,俨似扬州廿四桥;履险如夷通利济,征车那计浪中摇。”
清人福建进士陈士奇又诗曰:
“瘴水春犹早,炎方日未齐。虎当官路斗,猿挂驿楼啼。绳锁金沙界,桥飞乳洞桥。
当年无宝筏,肠断夜郎西。”
清人邹一桂又赞:“岂徒骑马似乘船,铁索横桥欲上天。正是扶风摇不定,怒涛飞吼起龙眠。”

历史沿革

    铁索桥下江水汹涌澎湃,河流湍急,明代起曾多次在此架桥,桥未建成即被洪水冲垮。清光绪年间又多次复修,地易三址,三建两毁,直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四月方始建成。桥之北岸新建有六角亭一座,桥南岸为笔立如削的灰白色峭壁,崖上古树森森,崖脚古驿道的一长段石壁上有众多摩崖石刻,上游还有“仙字石”等景观。为花江大峡谷景区中心景点,也是全国著名的遗存不多的古铁索桥之一。
    清代诗人彭而述有一首题咏花江的诗:“铁索黑水旧知名,天水曾当百万兵。试问临邛持节客,当年何路入昆明?”诗中所写的“铁索”指的就是这座花江铁索桥。从明代开始,政府曾几次在这一带建桥,要么被洪水冲垮,要么毁于贼寇。清代光绪年间,军门蒋宗汉竭力筹款建桥,历时6年之久,终于建成了这座长71米,宽2.9米,距水面高约70米的铁索桥。铁索桥历经百年风雨,几经洪水冲击,抗战期间又遭日本飞机轰炸,至今依然寒光闪闪,岿然不动。
 
    这座桥既是连接贞丰和关岭的纽带,也是贵州和云南交通道路上的一把锁钥,一个咽喉。对岸的古驿道直通关岭的花江镇,再经由黄果树瀑布直达安顺、贵阳,贞丰这边的古驿道则经由兴仁、兴义直达昆明。

 
视野拓展                         北盘江峡谷风光

  贵州省贞丰县在秦汉时期属古夜郎国的领地,北盘江就是司马迁《史记》中所说的“牂牁江”,而古夜郎国的都城就在牂牁江上游地区,正如班固《汉书》中所云:“夜郎者,临牂牁江也。江宽百步可行船。”

  北盘江流经贞丰县的7个乡镇,在境内形成了一条94公里长的大峡谷,为贵州的峡谷之最。这条峡谷集峰林、溶洞、怪石、瀑布、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于一体,既有长江三峡的秀丽险峻,也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壮美。在这一段峡谷中,还萦绕着远古壁画、古城遗址等夜郎文化之迷,以及铁索桥、摩崖石刻、古驿道等人文景观。可以说,北盘江大峡谷是贵州西部旅游线上的一个新的亮点。

    北盘江流经贞丰县北盘江镇的那一段被当地人称为花江。据当地人讲,古时候这一地段两岸的山崖上花草树木十分繁茂,每适春夏时节,百花盛开,花瓣纷纷坠入江中,碧绿的江面上飘着一层绚丽的色彩,所以就把这一段北盘江称为“花江”,这一段峡谷自然也就叫花江峡谷。这里山势险要,连绵不断,水流湍急,奔腾呼啸,当地的民歌是这样唱的:“山顶入云端,山脚到河边。隔河喊得应,相会要半天”。

  (从贞丰眺望对岸的关岭)对岸群山巍峨,秀丽挺拔,常有云雾缭绕其间,如同仙境。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流沙河收沙僧”一集就是在花江峡谷拍的。如果把对岸的几座山峰连起来看,很像一尊仰卧的“睡佛”。关于这个睡佛,还有一个传说:佛祖派一个得道高僧到花江来修路架桥,造福于民。这位高僧修好了两边的路又把桥搭起来之后便大开酒戒,喝起了庆功酒,醉卧在岸边,谁知天降暴雨,江水猛涨,将桥冲毁了。佛祖大怒,便让他化为山脉,永远醉卧在这里。

  花江两岸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名副其实的“石头的王国”,很少见到泥土,更没有茂密的森林。对于旅游观光者而言,这是一道风景,而对于当地的居民而言,这种石漠化土地上的生存条件却是很艰难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