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茗芳:茶马古道女马锅头阿十妹的传奇

(2015-09-23 15:32:05)
标签:

财经

历史

情感

文化

收藏

分类: 滇西文史

茶马古道女马锅头阿十妹的传奇

                        分类:普洱茶文化

茶马世家  茗芳

茶马世家普洱茶,乃茶中最原始、自然者,茶马世家采用古法制茶,延续云南古茶文化,拥有秘境云南绝无仅有的古树茶园,与世人分享来自世界茶源最优质的普洱茶,把茶之健康,茶之韵味,茶之精神传播四方。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明古道,其通行难度之大在世界上的各文明古道中当是首屈一指。

古道上的马帮汉子和螺马九死一生,但没有退路,艰险的环境造就了他们的坚忍和顽强,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前进的信念,他们用血汗和生命走出了一条血脉之路,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方式。

“马锅头”的“锅”是有其得名缘由的。这种“锅”,是指焖饭用的铜锣锅,扁圆形,底椭圆下大上小,有盖,两耳,一半圆柄,全都是铜的,多为红铜。它是马帮行路必不可少的炊具。其作用主要是焖稻米饭,这是云南马帮的主食,其次可烧水、炒菜、盛物品,一物多用。盛了米或焖好饭的锣锅,在马帮看来是最神圣的。谁不小心打翻了锅,把米、饭泼撒了,就是犯了大忌。全帮人会因此忧心忡忡,担心丢了饭碗,吃不成饭。所以提锣锅的人都是小心翼翼的。盛饭吃时,要用手按住锣锅,不能使其转动。因为在马帮看来,盛饭的锅转了,也是不祥之兆。用勺盛饭时,只能从面上轻轻地一层层地盛,一勺挖个洞也是不好的。无论何种马帮(官帮、民帮,大帮、小帮,长年帮、拼伙帮)在开饭时,第一口锣锅的锅盖必须由马帮的头号首领来开;开盖后的第一碗饭也是由其先盛,本锅饭的第一口由他头一个先吃,于是,马帮的这个首领就称之为“锅头”。“同锅吃饭,就地分钱。”这是马帮的行规;但由其头头第一个开锅、第一个吃饭,这说明全帮人对首领的信任。其头头当仁不让地率先品尝,这里还包含其有冒险和对众人的吃食负责的意思,即表明此锅饭是可以吃的,我已带头吃了,没问题。

       http://fs01.bokee.net/userfilespace/2012/03/06/chamashijia17885562.jpg

由于赶马生活异常艰苦,赶马人自古以来大都是男子汉,当然马锅头也绝大多数是男性。在滇西偏偏出了一位闻名的女马锅头——阿十妹。

阿十妹姓郭,大理州鹤庆县三义村人,白族。她父亲是个小炉匠,生了二男八女,最小的女儿排行第十,因称之阿十妹;她小时候当了童养媳被嫁到母屯。丈夫是个大烟鬼,眼睛又有毛病,几年工夫就把一个富裕的家当吹光吃净了。阿十妹过门不久就去做“背脚”(背夫)。背火腿、草绳等到下关、丽江等地做小买卖。在作背脚过程中,时常与马帮同行,慢慢地对马帮生活有所了解。后来她积攒了一点钱,买了一匹跛脚马,开始赶马做生意。在赶马过程中结识了许多马锅头和生意人。先后和核桃村李福五、辛屯杨绍明、维西人老安同居,并组成了自己的马帮,当上了名副其实的马锅头。由于她容貌娇美,聪明能干,口齿伶俐,真是手有一双,口有一张。所到之处,不但士绅商贾对她十分客气,连“打财喜”的土匪贼盗、设路卡的警官、大兵都对她敬畏三分。1649年以后,她和自己过去的帮工,赶马人维西老安成了一家,在县城搓麻绳、编背辫卖,活了近八十岁,1977年前后过世。

如今古道衰落,遗迹尤存,茶马世家不忘祖业,秉承坚忍不拨、自强不息的马帮精神,继续发展壮大普洱茶产业。茶马世家倚靠世界茶地之源云南的大叶种茶,结合传统制茶工艺和现代科学工序,精心打造最优质普洱茶,以飨天下爱茶之士,以敬古道普洱香魂。纵观茶叶市场,茶马世家凭借醇厚的普洱茶文化和精湛的制茶工艺屹立于众多茶叶品牌前列,不愧普洱茶中之王的称号,不负“普洱名坊,国礼殿堂,云南名片,中华珍宝”之美誉,延续着马帮千年的古道传奇。

        http://fs01.bokee.net/userfilespace/2012/03/06/chamashijia17885564.jpg

走茶马古道开创,承茶马世家辉煌

喝普洱茗茶留香,望中国茶道流芳

本文版权归茶马世家官网http://www.13728.cn/index.asp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