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萍:鹤庆甸南白族新娘服赏析

(2014-11-13 13:06:10)
标签:

文化

情感

历史

旅游

收藏

分类: 大理历史文化

陈萍:鹤庆甸南白族新娘服赏析

                               鹤庆甸南白族新娘服赏析

                                                          作者:陈萍

 

  请到阿成老家鹤庆体验美丽的民族风情

 

 

 请到阿成老家鹤庆体验美丽的民族风情

 

 

 

陈萍:鹤庆甸南白族新娘服赏析

 

 

 

 

陈萍:鹤庆甸南白族新娘服赏析

 

                          大理阿成开心快拍:国际影会上的鹤庆美女

 

             新娘装

 

              端庄秀丽的鹤庆女孩

                                       鹤庆甸南新娘装

 

    甸南的白族新娘装是鹤庆的又一个亮点。整套甸南新娘装宽袍大袖,大镶大绾,以黑色为主,配有粉红、粉蓝、大红和翠绿等颜色,对比鲜明,看上去庄重稳沉,由圆盘帽、长衫、团花坎肩、围腰、裤子、绣花鞋和饰物组成,除了长衫和鞋子,其它均为黑色。新娘装多为手工制作,做工非常精细。一般长衫、袖套、团花坎肩、裤子、裤套和围腰先由专门缝制甸南新娘装的裁缝用5到7天的时间缝制好,再请专人描花,最后请绣花能手绣出来。圆盘帽和绣花鞋又分别由不同的能手制作,同时描和绣仍是分开由专人来做。

  鹤庆甸南新娘装,任瘦小的女孩子,只要穿上甸南新娘装,立刻就是团团的一张脸,花团锦簇中显得无比雍容华贵,颇有清代宫廷遗韵,雕花门前一站,犹如一株富贵牡丹,小家碧玉式的华美端妆让人甚至怀疑是否在拍电视剧。

 

 

                           鹤庆甸南白族新娘服赏析

                                                          作者:陈萍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全州辖12个县市,世居着13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各兄弟民族形成了小聚居,大杂居的格局。而居住在滇西北高原金沙江边的鹤庆白族,不仅勤劳朴实,而且还赋有创造美的天才,特别是鹤庆妇女更具其才华。笔者在鹤庆县调查征集白族服饰的时,征集到鹤庆县甸南白族新娘服饰一套,非常别致,独具一格。现将此套新娘服略加介绍,让我们一同去赏析他独有的魅力。

  一、鹤庆甸南的基本概况
  
  甸南位于鹤庆坝子的最南端,它以
积德村的沙河堤为界,河堤以北称甸中、甸北,河堤以南有五个村(金墩、银河、邑头、化龙、孝廉)称为甸南。甸南自古以来素有“文墨之邦”的美誉,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历史上曾出现过翰林、进士、孝廉、举人、达官显贵、文人学士。他们入仕为官,传道授业,商贸交流,与京城、内地各省、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吸收并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在与当地的文化相互渗透融合,逐渐显示出自己独特的甸南文化。在甸南我们除了看到淳朴的民风、浓郁的民俗和尊老爱幼、讲孝道、重礼仪、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同时我们还看到了最具特色的甸南新娘服。从甸南妇女在服饰的穿戴上可以看出,它与甸中到甸北的妇女服饰的穿戴有着明显的区别。在鹤庆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南文北武”,生在甸北的姑娘服饰穿着热烈大方,似火一样热情;而生活在甸中的姑娘服饰穿着清爽宜人,似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甸南姑娘的服饰穿着则是温文尔雅,恬美恰似大家闺秀。从她们的着装上就能让你很容易的区分出她们所居住的地理位置。在甸南,妇女平时只戴盘盘帽,穿前襟短后襟长的右衽外衣,外着坎肩,系短围腰。但当出嫁时则必须穿整套的新娘装。新娘装的做工非常讲究,穿戴独具民族特色。从外形看与清末的宫廷服饰极为相似,色彩亮丽,一般情况下主色调是红与黑,上衣常以外红内黑或是内红外黑为主,基本款式特征是衣袖宽松大方,新娘子穿上此套服饰显得雍容华贵、端庄大方、楚楚动人。

二、甸南新娘服的由来
  
  在鹤庆关于新娘装的由来,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从京城宫廷传来的,另一种说法是从中原某地传来的;有的说已经有四、五百年历史了,也有的讲才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众说不一,但也没有人去具体的考证过,到目前为止有一个普遍的看法是:此套
新娘服装可能是在清末时由宫廷传出来的,因为人们从现在很多的历史古装片中看到,宫庭内的格格们穿的服饰在很多地方与甸南新娘穿的服饰非常相似。据民间传说,该新娘服饰的由来是:“皇帝封了甸南人杨伦为大官,杨伦在有一年休假回家的时侯,偷偷藏了一套回来,因此,就在本地流传下来,之后又与本地的文化相互融合并不断改进,形成了现在这样独具一格的新娘服饰”。
  

三、甸南
新娘服的基本构件
  
  新娘的服饰主要由帽、上衣、裤子、围腰、方巾、扎脚带和绣花鞋、首饰等部分构成。  
首先是新娘帽。帽子在整套新娘装中最具有特色,面料可用金丝绒、黑色丝绒或灯芯绒制作,帽顶呈圆形平顶,由帽口和平顶两部份组成,然后再把上下两层相连为一体,上下两层用篾环作衬,上层扁平,下层皱有60道褶,帽口边用两道黑辫子镶嵌,帽檐直径为30厘米,帽口直径为l5厘米,在帽檐下层的皱褶上靠边檐处镶嵌着一朵直径为7厘米大的葵花饰物作装饰。葵花的装饰一般由黄、红、绿色亮片和琉璃泡片组成四个层次,花的中心为黄色,依次是红色、绿色和亮片琉璃泡片,帽檐皱褶上的“花”主要作用是在戴帽时亦用来辩认方位,有“花”的一方在左边。因为新娘所戴的帽呈扁平形,帽口的直径仅有l5厘米,所以新娘子在戴帽时必须先在后脑勺紧束一发髻,然后将帽戴在其上,再用长衣针固定。
  
  其次是新娘的上衣。由衬衣、长衣、坎肩三部份所组成。穿佑衽白色长衬衣,衣襟前短后长,领口绣花并用黑布条滚边,衬衣的袖口处是用五色花边叠接制作而成,最具特色;外穿的长衣面料一般用粉红、桃红、大红或黑色丝绸制作(坎肩的颜色红、黑搭配),长衣前襟下摆齐大腿中部,如同男子穿的长衫一样,长衣袖比衫衣袖短l5厘米,袖口宽24厘米。在长衣袖外再另加长22厘米、宽25厘米的袖套,在袖套上面依次镶多道花边,先是一道4厘米宽的花边,然后是五道0.6厘米宽的花边,在是一道l.5厘米宽的花边,最后是四道0.4厘米宽的花边。在花边外绣有艳丽的牡丹花,菊花和风凰等图案,多道花边要等穿的时侯才用针线把它串在长衣的袖上,使长衣的袖口处露出2-3厘米,形成鲜明的层次感,穿在身上艳丽华贵。外穿佑衽立领坎肩,坎肩肩窝特别大,足有35厘米。(坎肩的面料一般用红或黑色金绒制作),上面有的绣金色花纹图案,钮扣是空心圆形用银制做而成。
  
  再次是裤子。新娘裤一般穿用黑色面料制作的宽腰大裆裤,待裤子穿好后,在裤腿的下口8-10厘米处用扎脚带将裤腿束紧。系黑色围腰,围腰长而大,全长72厘米,上口宽72厘米,下口宽96厘米,左右两侧各镶宽l4厘米直条绿色丝绸边,围腰把手为双层,长35厘米,宽3厘米,用红色面料制作;围腰带长58厘米,宽3.5厘米,选用碎花面料制作,围腰在腰间系好后自然展平,围腰带不紧束。然后在围腰的左上部系一块绣花方巾,方巾用粉红色丝绸料制作,边长43厘米,四周用长8-10厘米的翠绿绦须镶边,然后对角叠成三角形状,别在围腰左上部,起装饰作用。
  
  第四是新娘鞋。新娘鞋在整套
新娘服中较为讲究,别具一格。鞋的面料用桃红色绸缎制作,首先在鞋面先用桃红色的绸缎布料镶一圈,然后在鞋面的两侧分别绣花边,在鞋后跟上部缀有一片形如杏叶状的鞋叶,在鞋叶上绣“如意”图案,鞋底一般用三层牛皮制作,鞋似“船”形,俗称“船形绣花鞋”。
  
  最后是新娘的首饰。新娘的首饰主要由耳环、银镯、针筒银链和戒指等构成,其中银质手镯和针筒银链大都出自本地工匠之手。主要是因为在鹤庆以北的新华村早就是闻明世界的制银之乡,银手镯一般分为“细丝”、“粗丝”和“粗夹细”三种。细丝就是用较细的银丝(直径0.1厘米)制做成直径为l.5厘米的绳状手镯;粗丝则用0.2厘米银丝做成;粗夹细是用上述两种银丝混合制做而成的。银手镯式样的选择取决于新娘的喜欢。而针筒银链长40厘米,它是由l2条银链排列组合,在银链的中段有“石锁”状的饰物连接下部,银链下端缀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属相,针筒银链挂在胸的左前侧,但也有挂红色或绿色方巾的,即实用,又能起装饰作用。耳环、戒指和玉镯等其它饰件一般由自己准备,但也有亲友赠送的或是由婆家送的。
 

四、新娘装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利用
  
  从甸南新娘的穿戴上,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如从新娘所穿的宽襟大袖衣上可以看出,它从某种意义上包含着一定的儒家思想,这可能与甸南一带较早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导致该地妇女思想相对保守。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段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随着在不断的改变,以前的新娘装穿戴较为繁琐,行动不便,所以现在的年青妇女都不愿意穿戴,甸南的新娘装很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消失,因此,对甸南新娘装的保护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深入对甸南的新娘服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合理保护开发和传承利用的措施,使其发挥出最具民族特色的价值作用,引起让更多人的关注,让服饰文化真正价值体现出来,使濒临消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得到科学的保护和应用。
  
  笔者认为,对甸南新娘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先进行合理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利用:一是从收藏价值方面开发,设计出即美观,穿戴又方便的甸南新娘装,而后鼓励一部分妇女在现时生活当中穿戴,以穿此装为荣,慢慢使其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代表着甸南妇女美好形象的符号;二是从旅游产品的纪念价值方面开发,充分利用好旅游大州这个文化平台,向各地游客进行宣传和出售此产品,来扩大效应;三是提高知名度,先让本地各大宾馆的礼仪、迎宾队伍穿戴,以此提高知名度;四是可以利用舞台文化展演的方式来开发,多向外界作展示,使其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鹤庆不仅是银器之乡,而且还是民族服饰文化最具特色的艺术之乡。
  
                                        作者:陈萍       单位:大理州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