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云南明清以来书画简述
(2014-10-20 12:02:51)
标签:
转载 |
分类: 艺术博文 |
点此进入珂莱蒂尔旗舰店
点此进入天猫商城
http://www.xpfanli.com/t/img/tmall.gif
http://img.tongji.linezing.com/3101305/tongji.gif http://img.tongji.linezing.com/3101302/tongji.gif
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作为社会文化主流的上层建筑的产品,书画直接反映了各历史时期的审美风尚、价值取向和时代风格;另一方面作为文人士大夫抒情遣性的艺术创作,书画成为了我国文化精英的思想、艺术、品格、修养的集中体现。云南虽地处祖国边陲,但在与中原文化长期的融合和对接中,逐渐形成和构筑了丰富、多元的文化特质。书画艺术不仅得中原传统之神韵,又兼具边疆民族豪放挥洒的风格。云南早期书画艺术,如《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孟孝琚碑》、《南诏中兴画卷》、《张胜温画卷》等,均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季以来,随着汉文化在云南主导地位的逐步确立,云南的书画发展更趋于与中原一致,在全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例如明末清初以担当为代表的僧人书画家群体、清中期著名书法家钱沣、赵光等,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中皆有一席之地。从目前传世作品看,云南书画主要以明清以来居多,以下就云南明清以来书画作个简述。
一、书法
云南明代书势仍承赵孟�之余波,后期又出现了董其昌,二人书法一直影响到清代乾嘉时期。明代云南文人名于世者不多,史料记载也相对简单,传世作品较少,而杨一清、李元阳、傅宗龙等无疑是个中翘楚。安宁杨一清,成化壬辰进士,历官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出将入相。正德中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嘉靖六年为首辅,谥文襄。有《石淙诗钞》、《西征日录》等传世。楷书法多宝塔,行草苍古有奇气。大理李元阳,嘉靖丙戌进士,曾为监察御史,归乡编郡志及《云南通志》。书法温润淡雅,郡中碑文榜书多出其手。昆明傅宗龙,万历庚戌进士,历官蓟辽总督、兵部侍郎,复迁兵部尚书、陕西总督,与李自成军战,军溃被执,不屈,殉职项城,谥忠壮。书法雄伟遒厚,大气磅礴,见称于世。其他如姚安陶�,明万历十八年进士,官至武昌兵备道,其书清新淡雅,自成一格。昆明王来仪,明万历二十八年举人,官应州知州,书法宗阁帖,严守法度。善书者还有张桥、郭之建、康诰、任仁等等。
明末清初之际,云南涌现出大量善书之僧人,如洪如、无住、担当、本元、过峰、大错、中峰、妙地、学蕴、通明、介庵等。这些僧人,在研修佛教的同时,对书画艺术亦十分投入。洪如书颇为秀逸,无住书闲淡自如,学蕴书甚得晋唐笔法,通明书高古另具气象。其中以担当名声最盛,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担当书初法董其昌,后多草势瘦劲清奇,隽永儒雅而有禅意,把历经世事沧桑的出世化于笔端,终成为一代大家。清初介庵(湛福)精工楷隶,尤精篆刻,在京师颇有名声,为方苞所重,姚鼐、翁方纲等人所用印章多出其手,与苍雪、担当号称“滇南三僧”。
清代则以昆明钱沣最为世人所熟知和推崇,钱沣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为官清廉,刚直耿介,深得世人敬重。其楷书宗颜鲁公,平直敦厚有过之而无不及,行书则揉入米元章之纵横跌宕,在清代追求秀丽的书坛中独树一帜,达到极高艺术水平。其他如通海阚祯兆,康熙二年解元,行书宗二王,草书出于张旭、怀素,有“龙蛇落笔惊风雨”之誉,巡抚王继文署名之碑多出其手,实为滇中之大家。昆明虞世璎,其书法从欧阳询,清疏峻利一笔不苟。河阳(今澄江)赵士麟,康熙三年进士,书法出入于李建中、赵孟�之间 ,时复摹石,以惠后学。元江马汝为,康熙三十年进士,其书法师承王赵,用笔结体优雅适度,颇具书卷气,时有“马汝为字压两江”之说。昆明赵士英,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其书法小楷尤著,清圣祖命书前赤壁赋于象牙笔筒,即于御前跪书进呈,大蒙嘉赏。昆明王思训,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楷书法多宝塔,行书圆润得阁帖意。石屏涂焯,康熙二十四年举人,工行、草书,笔势雄强,结构大气。峨山周于礼,乾隆十六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大理寺少卿,书宗颜、米,对钱沣影响甚大。蒙自尹壮图,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官礼部侍郎,其书法如铁锥画沙,苍劲有力。石屏廖荣纶,善榜书,其大字气势磅礴。通海朱�,嘉庆二十四年进士,官礼部尚书,书法端厚凝重,为时所称。昆明赵光,嘉庆二十五年进士,官刑部尚书,工诗文,书法董其昌,笔意凝练圆润,海内知名,与许乃普、祁�藻、陈孚恩为道光时四书家。呈贡孙铸,道光二十九年岁贡,书法隶、行、草皆工,其书高古雄浑,气骨苍茫,其篆刻宗浙派而时出新意。泸西陈度,光绪三十年进士,以篆、隶名世,篆书规范凝重,行书则舒展飘逸。清代书家中佼佼者尚有高天映、孙�、林有炳、钟岳、张汉、许贺来、李本恂、李因培、师范、谷际岐、陆树堂、陈履和、陈达、李诂、刘�、何桂清、窦�、池生春、黄琮、李坤、孙清彦、赵鹤龄、朱家宝等。
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云南书坛书家辈出,较名者有赵藩、陈荣昌、袁嘉谷、周钟岳、李根源等,赵藩、陈荣昌、周钟岳皆以颜、钱为宗。剑川赵藩,光绪元年举人,所书成都武侯祠联名满天下。昆明陈荣昌,光绪九年进士,书法厚重淳朴,俨然正气。剑川周钟岳,光绪三十一年举人,任民国内政部长,为南京总统府书额。石屏袁嘉谷,光绪二十九年经济特元,其书以王欧为本,兼取褚、米,自创一格,以峭拔俊秀称胜,见者呼为袁家书。腾冲李根源,曾为云南讲武堂监督、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总理,其隶书风格古拙。
而流寓、宦游云南的明代杨慎、朱泰祯,清代许弘勋、阮元、王文治、桂馥、顾莼、宋湘、罗绕典、林则徐等,不仅自身书法极佳,同时也为推动云南书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这些个体,只是云南众多书家中的沧海一粟,仅借此一斑,或能管窥当年云南书法文化之盛。
二、绘画
根据目前能看到的传世作品,我们把云南地方绘画按山水、花鸟及人物三个内容,分为三个时期(明末清初、清中期、清末至近现代),将基本情况和代表画家简述如下:
1、山水画
(1)明末清初
担当早年师法董其昌,风格秀润,追求平淡天真,在经历了社会动荡和人生转变后,遁入空门,其画风更加简练、超脱,形成自己卓而不群的面目,晚年则以生拙老辣,简括率真而颇具“禅味”的独特风格自成一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后继学担当者甚多,得其衣钵者唯其外甥朱昂。昆明温聿新,虽为武举,但于军务之余,于丹青颇有造诣,他画的毛驴及人物,寥寥数笔,各具姿态,栩栩如生。
(2)清中期
主要画家有段谨、杨毓兰、李诂、张辰照、张星照、张��、李荣封、李维新、廖荣纶、段永源、万庭恩、郝�、周传经、钱允湘等。此时的画风,一部分顺应画坛以“四王”为主流的风貌,笔墨厚重,章法严谨,如周传经、钱允湘等。另一部分不拘于中原正统门派的束缚,注重外师造化,在笔墨技法上博取各家之长,呈现出宋、元、明不同时代的遗风,其中李诂是这一时期成就较为突出的画家。
李诂,字仰亭,昆明布衣,杨畹亭弟子,见古名画辄临摹,几逼真。其作画不拘成法,既能谨守“四王”法度,又能取古今各家之长,于青绿、水墨、浅绛无所不能,表现出一种兼工带写的新的文人山水画风貌,画技精湛,于富丽中显出秀雅,被推为滇中第一名手。
(3)清末至近现代
主要画家有何彤云、李维彰、李怀勋、谷沅、刘荣黼、倪涛、许式璜、孙铸、孙清彦、张绍衡、张士廉、张再谨、钱匡之、陈度、萧恩荣、沈河清、胡裕培、胡应祥、李增、胡本姚、詹宝善、江培德、布震宇、董一道、张烈、梁之相、王坚白、周霖、和缉熙、桑文浩、和志坚等。自清末以来,由于社会变革剧烈,外来文化影响加大,画坛亦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画风上有继续承袭“四王”风格的,如萧恩荣、沈河清、胡本姚等,也有走明代吴门路子的,如何彤云、倪涛、许式璜等,虽各有千秋,但少有创新。另有一些画家博取众长,融会贯通,独出一格,其中以孙铸为佳。孙铸是科场不得志之书生,但生平足迹几遍天下,见识和气度自然不凡,于山水、花鸟皆能,是继担当、李诂之后又一位才艺过人的全能画家。李怀勋以宋人笔法,苍坚古峭,自成一家。张绍衡、张士廉父子,以云南真山真水入画,颇有新意,广受民众喜爱。陈度指画山水,以淡墨随意点染又不失法度,简练清远。
由于社会的变更,近现代云南的文艺思想亦较为活跃,画坛方面出现百家争鸣的态势。除传统路子以外,出现受海派、岭南画派影响的现代画家周霖、张烈、和缉熙、桑文浩等,其画风与传统派迥异。这一时期以周霖为代表的丽江画家群体较为活跃,他们组成“雪社”,以书画相唱和。
丽江纳西族画家周霖,传统功力深厚,诗书画皆能。其山水早期遵循传统风格,中年后融古涵今,自成一体,题材多取之于滇西北的雪山峡谷,加上当地少数民族人物的点缀,别具风貌。1963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同道中亦备受推崇。
2、花鸟画
(1)明末清初
主要画家有熊才、过峰、学蕴、通奥、刘朗、钟廷桧、钟岳、方正阳、缪德新、张端亮、佴溥等。这一时期的花鸟,兼工带写,注重传统技法。通海钟廷桧、钟岳父子的水墨牡丹采用没骨写意技法,笔随意行,意到笔到,名噪一时,有“钟家牡丹”之称。寓居华宁的河南人刘朗,善画鱼、龙,有“刘大鱼”之美誉。通海缪德新善绘谷雀,一时无两,与温聿新齐名,有“温驴缪雀”之说。建水佴溥的芦雁和鸲鹆图,名贯滇中。巍山张端亮的松鹤图,虽着墨不多,但神态生动。最为盛名者当属过峰,过峰为明楚王后裔,披剃游滇,一生绘事仅以写兰抒发感情,寄托亡国哀思,可谓纯粹的文人写意画。他善写草书,并以草书入画,中锋为主,潇洒挺劲,其构图简括险峻,给人一种空旷恬静之感,品格超逸,远负盛名。郑板桥曾有“当面石涛还不学,何能万里学云南”之诗,此“云南”即过峰。
(2)清中期
主要画家有张尔荣、李荣封、李承基、陈履和、谷际岐、蒋�、陆智、陈达、周其淳、李诂、陆树堂、丁应銮等。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稳定发展,出现更多文人画家,这些人在公务之余,信手挥洒,颇有笔墨情趣,如谷际岐之松鹤,尹壮图之墨竹。职业画家中,最有成就者当为李诂及周其淳。李诂画技全面,工写兼备,其指画亦颇有新意。周其淳善设色花卉,用笔精到,设色明丽秀妍,雅近南田,被当时云南学政顾莼推为滇省“画工第一”。
(3)清末至近现代。
主要画家有孙铸、李嘉树、赵钫、陈�、许椿龄、徐煌、缪嘉惠、丁希�、曾兰芳、果成、丁槐、王铮、赵鹤清、李华、郭燮熙、杨天禄、肖士英、周霖、廖新学、刘文清、刘华轩、袁晓岑等。清末云南的花鸟画风主要受恽南田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缪嘉惠。缪嘉惠于光绪间应召入京,供俸于福昌殿,此后慈禧赏赐给臣属的花鸟画幅,多出于缪氏之手。京城人士亦喜缪画,竞相购买,时人称之“缪姑太”。镇雄人曾兰芳,平生力摹恽南田,故号曰“师南”,其画虽无出新,但也能得南田之神韵。此外孙铸之清供、李嘉树之花卉,赵钫之牡丹、陈�之螃蟹、许椿龄之折枝、徐煌之花鸟、果成之兰草、郭燮熙之梅花、王铮之走兽亦可圈可点,各有风貌。
民国时期因受到海派和岭南派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局面。周霖的花鸟,先师法青藤(徐渭)、白阳(陈淳),后又受到任伯年、吴昌硕及岭南诸家的影响,融汇贯通,形成自已的面目,在云南现代花鸟画坛独领风骚。肖士英留学日本,专攻没骨花卉,其画笔法严谨细致,造型准确生动,设色艳而不俗。廖新学远赴法国学西画,归国后将西画技法融入中国画中,别具一格。袁晓岑早岁学岭南画派,其花鸟、走兽颇得高奇峰、高剑父精髓,后亦以写意孔雀成一大家。
3、人物
(1)明末清初
(2)清中期。
(3)清末至近现代。
主要画家有张再谨、孙清士、孙清彦、苏万钟、黎广修、张文林、杨琛、杨应选、胡应祥、李云峰、苏心谷、周霖等。杨应选是杨毓兰曾孙,家学渊源深厚,又自有创新,其《竹林七贤图》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赛会并获奖,曾名噪一时,其弟子李云峰、王澍等承其衣钵,对当时云南画坛有较大影响。
以上例举的仅仅是云南明清以来部分书画家,虽为沧海一粟,但基本可以了解云南书画的发展及代表性人物。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即:一是云南的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云南虽地处边陲,先人们却从不闭塞,他们懂得向国内外的先进文化学习,正是这样的胸怀,使得云南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创造了无数艺术史上的奇迹,留下这么多的书画艺术杰作;二是先人们具有不受门派约束的自由精神。或许正是因为云南书画没有沾染文人相轻的陋习,没有受到正统与非正统的派别之争的干扰,可以毫无羁绊地去追求美,追求精神的目标;三是率真、朴实是云南书画的一大特点。在云南的山水、花鸟画作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云南绘画中以真情写真山真水、写身边花鸟鱼虫的求实风格。正是由于具有兼容并蓄和那种广泛吸取古人技法的自由精神和“师造化”的真情,让云南画坛百花齐放,门类齐全、各种技法并存的全面发展,使得云南书画在中国艺坛独树一帜。转载华夏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