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ynxxb.com/Upload/News/2011-5/17/N95002906280/s95002939116.jpg
http://news.ynxxb.com/Upload/News/2011-5/17/N95002906280/s95002939779.jpg
目前最全的徐霞客游记全译本。
本报记者 马丽娅 摄
http://news.ynxxb.com/Upload/News/2011-5/17/N95002906280/s95002940335.jpg
朱惠荣教授给本报记者签名赠书。
本报记者 马丽娅 摄
http://news.ynxxb.com/Upload/News/2011-5/17/N95002906280/s95002940851.jpg
http://news.ynxxb.com/Upload/News/2011-5/17/N95002906280/s95002941383.jpg
http://news.ynxxb.com/Upload/News/2011-5/17/N95002906280/s95002942032.jpg
http://news.ynxxb.com/Upload/News/2011-5/17/N95002906280/s95002942676.jpg
一组雕像表现的是徐霞客即将离开云南时的一幅画面。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一组关于徐霞客的雕像。画面中,丽江土司大管家、鸡足山长老为即将返乡的徐霞客辞行。1640年,55岁的徐霞客足疾越来越重,已无法再踏上旅程。1640年2月由丽江土司木氏派数名纳西精壮之士以轿子将其千里迢迢送回故乡江阴,风雨苦旅,历时156天,到家后不久,徐霞客便病故家中,一生实现“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夙愿。
我想,徐霞客太爱云南了。以至于把旅行的一生中众多“最”留在了云南:51岁进入云南为期一年零九个月的旅行,是他一生中外出时间最长、行程最远的,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旅行。云南也成为徐霞客除家乡以外生活时间最长的省。
在《徐霞客游记》中所记录的自然景观中,目前已辟为旅游景点的已达五十多处。昆明的西山、腾冲的火山及温泉、大理宾川的鸡足山、大理的蝴蝶泉、丽江古城等,都成为今天云南旅游的热门景点。
“中国旅游日”由《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而起,而我们将借助这本游记,走进徐霞客在云南的动人往事。
解读:为什么是5月19日?
朱惠荣:翻开《徐霞客游记》象征性的开篇之作,记录了徐霞客游览浙江天台山故事的《游天台山日记》,在书中第一句,徐霞客就记载了:“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这样一句话。
“癸丑”指的是明万历四十一年,即公元1613年,而“三月晦”指的是农历三月这个小月的最后一天,用今天使用的公历来计算,徐霞客出发的日子正是公元1613年5月19日。随后接着徐霞客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这样简单的十二个字,表达了自己当时与天空一样无比开心的心情“天空阴云尽散,阳光明媚,人的心情、山中的景物,都有喜悦之态”。就是在“俱有喜态”的这天,徐霞客从浙江的宁海开始了他一生的系列的旅程。
徐霞客是中华民族爱旅游、会旅游和文明从事旅游的代表,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的杰出代表,选择这样的人物和他作品的开篇日为“中国旅游日”,是当之无愧而意义深远的。
朱惠荣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云南省徐霞客研究会会长
朱惠荣教授从事历史地理学教育,自1976年开始研究徐霞客并从事《徐霞客游记》校注、翻译工作。出版多本《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校注》等多本《徐霞客游记》方面译著,其中1997年出版全四册的《徐霞客游记全译》,为现《徐霞客游记》版本中最全、最完整的译本。
徐霞客曾游历云南10个州市
明崇祯十一年五月初十(1638年),51岁的徐霞客开始西南之行后正式走进云南,直至崇祯十三年正月离开云南,这是他一生中外出时间最长、行程最远的一次旅行,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旅行。期间的一年零九个月里,徐霞客以昆明和大理鸡足山作为基地,畅游云南。云南是徐霞客除家乡以外生活时间最长的省,也是《徐霞客游记》记录内容最多的省。边疆大量“千百年莫之一睹”的奇山异水,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徐霞客游记》中首次得到详尽真实的记录。
可以说徐霞客是非常喜欢云南的,按照当时的地方区划,徐霞客遍访了云南的14个府州,按今天的行政区划来说,相当于今天云南设置的10个州市的46个区县。同时徐霞客在云南的游记中所记录的文字达到25万字左右,占现存《徐霞客游记》全书65万字中的40%,是他一生对一个地区考察中写得最精辟和系统完整的游记,云南也成为《徐霞客游记》在全国考察中留下文字最多的一个省。
徐霞客在云南考察行踪从云南滇东到滇南再返回滇东;从昆明向北到宾川鸡足山→丽江→剑川→洱海→大理→保山→腾冲→昌宁→云县→巍山县→祥云→鸡足山。
其中徐霞客在昆明滇池地区探幽览胜40多天,写下《游太华山记》(今昆明西山),足迹遍及晋宁、安宁等地的诸多名胜,并沿当时的滇池湖堤经夏窑、土堆至潘家湾入昆明城,后经小西门、大西门离昆,过黄土坡、黑林铺,游筇竹寺。
《徐霞客游记》对云南旅游资源记录详尽
徐霞客在云南进行了大量的地理学方面的重大问题的考察和记录,首先考察了金沙江、珠江、红河、澜沧江等六大水系。全书中徐霞客仅在云南进行过如此大量的水系考察。徐霞客从湖南开始,足迹遍及广西、贵州,最终在云南还完成了对整个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同时,徐霞客还对抚仙湖等高原湖泊进行了考察,并逐日详尽地完成对云南低纬高原的气象记录。
徐霞客在云南考察并记录了大量的风景名胜,今天云南被公布为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遗产的风景名胜区,几乎都留下了徐霞客的脚步,这些景区也得到了当年徐霞客的赞美。按照当时的记录,是“千百年莫之一睹”的景观,正是通过《徐霞客游记》的记录,云南这些美景得以展现在人们视野之中。例如昆明西山、筇竹寺、海口石城等,都是通过徐霞客第一次公开在世人眼前。
第三方面,徐霞客还记录了云南大量的富饶物产,其中包括对动物植物花卉等的大量记载。还对大理石、腾冲翡翠、保山云子等特产进行了记录。用今天的话来说徐霞客在游记中对云南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同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也详细地记录了当时云南各族人民的民风民俗,包括少数民族如何过年过节、特殊风俗、鸡足山朝圣等,包括大理三月街等也在其游记中有所详细记录。
徐霞客在云南的科考成果丰硕惊人
徐霞客在云南完成了岩溶峰林地貌的大范围考察,成为世界岩溶地貌和洞穴研究的先驱;在云南,徐霞客还探访了金沙江,推翻了儒家经典《禹贡》中记载岷江为长江源的论述。作为徐霞客一生游历的终点,云南太多的旅游资源,让他流连忘返,并留下宏篇巨著。《徐霞客游记》不但是旅游经历的记载,更对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科考,很多记录都成为后人研究的重要资料,而对于溶岩地貌的考察,更是堪称世界第一。
世界最早喀斯特地貌记录者
《徐霞客游记》中有大量对西南地区的考察记录,徐霞客从湖南开始,途经广西、贵州直到最后抵达云南,一路上对中国南方不同地区喀斯特地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考察,游记中的记录更是翔实且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徐霞客从崇祯十年(1637 年)开始,用了近 3
年时间,对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石灰岩的分布、类型、特征做了详细考察和科学记述,并且根据他的考察结果作了认真分类和总结,一路上,徐霞客用简单的火把、线绳等对100多个洞穴进行了考察,对现象和成因都做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这在中国和世界地理学史上也是空前壮举。他对石灰岩地貌所作的考察和描述,是世界上最早、最详尽的记录,比欧洲人爱士倍尔的工作(1774
年)要早 130 多年,他对石灰岩地貌的分类也比德国地理学家瑙曼的研究(1858 年)要早两个多世纪。
为长江正源
徐霞客在云南之旅,考察了金沙江、珠江、澜沧江、怒江等六大水系,特别是对长江和盘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并写了《江原考》和《盘记考》这两篇专题论文是水利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徐霞客专门从昆明前往元谋金沙江两岸,亲自进行了对金沙江的调查,否定了儒家经典《禹贡》千百年来对“岷江为长江正源”的论述,承认金沙江为长江源头的说法。
同样,他亲历珠江源,在《盘江考》订正《明一统志》中又把南盘江源上溯至云南宣威县的炎方,完成了就江河源头考察的成就。
徐霞客与云南旅游景点:
1昆明西山升庵祠:徐霞客纪念馆
徐霞客游记《游太华山记》记载:“由高峣南上,为杨太史祠。祠南至华亭、太华,尽于罗汉,即碧鸡山南突为重崖者。……余西一里,饭太史祠”。当年徐霞客来到昆明后,在西山脚下升庵祠用餐后,上太华山进入华亭寺、太华寺、罗汉寺等进行考察。
1994年经过维修后将升庵祠部分开辟为徐霞客纪念馆,原普贤寺大殿改为纪念徐霞客的专题陈列馆。其中有国内最大一组徐霞客雕塑群像,雕塑描述了徐霞客身患顽疾后,得到丽江土司帮助返乡告别时的场景。
1994年昆明市政府正式命名升庵祠南的原高峣小学为“昆明徐霞客小学”,为国内第一所以徐霞客命名的学校,内塑徐霞客像。
2沾益县珠江源风景名胜区:霞客院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中记录了徐霞客对珠江源头——南、北盘江发源地的考察活动。其中专文《盘江考》订正《明一统志》,把南盘江源上溯至云南宣威县的炎方(在今沾益县北,与今珠江源邻近),这是徐霞客对江河源头考察的一大成就。经现代有关科学部门实地调查,确认南、北盘江均发源于今沾益县北的马雄山,并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珠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了纪念徐霞客在考察珠江源头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当地政府景区内最核心的区域内建立了“霞客亭”和“霞客院”,其中“霞客院”是景区中最主要的旅游接待场所。
3泸西县阿庐古洞风景区:徐霞客铜像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记录泸源洞在城西北四里:“泸源之水,涌于下穴,泸源之洞,辟于层崖,有三洞焉。上洞东南向,前有亭;下洞南向,在上洞西五十步,皆在前山之南崖。后洞在后山之北岗,其上如眢井……”徐霞客考察的泸源洞即指今天的阿庐古洞。
现在游客们可以游览的阿庐主洞(即泸源洞),全长1300米,上为旱洞,下为水洞,旱洞由40余个厅堂连接而成,石钟乳景观壮丽多变。水洞为1500米的地河,河水清澈,行船可饱览两岸美妙奇景。洞上有明代《阿庐洞记之碑》。2001年在景区公园内建成徐霞客纪念铜像。
4大姚妙峰山德云寺:徐霞客住宿地
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初十到达妙峰山德云寺,访德云寺住持彻庸禅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记曰:“一里,至妙峰德云寺,寺门西向,南望烟萝,后有梦庵亭。后五里,碧峰庵”。清楚记述了妙峰德云寺初创时期的景色。并为后人留下了《宿妙峰山》、《夜宿妙峰山》两首七言诗。后人将诗刻在大殿侧旁,成为徐霞客游滇的重要史迹。
德云寺位于大姚县城南15公里的仓街妙峰山内,寺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1998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5大理鸡足山静闻和尚墓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之五、六及十三详细记录了徐霞客两次赴鸡足山考察的情况。第一次除考察外,主要为静闻和尚选择墓地并安葬。静闻和尚墓今留存,历经几次维修,1998年公布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徐霞客第二次上鸡足山主要是应丽江木土司之邀,在山上修《鸡山志》。
6丽江木府照壁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记述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丽江木府照壁位于丽江古城内。木府原为明代丽江军民土知府署所在地。在一东西长约500米的主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忠义坊、万卷楼、光碧楼、玉皇阁等建筑。
现木府为1999年重建。重建后的木府,因原忠义坊已迁建至黑龙潭公园,而改建一堵大照壁。照壁上书徐霞客“宫室之丽,拟于王者”8个大字,成为丽江古城内的重要旅游景点。
7大理蝴蝶泉:徐霞客塑像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详细记述了这一自然景观:“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蝴蝶泉位于大理市大理古城北20公里,泉池宽约8米。每年农历四月,泉旁古树花开,状如彩蝶,其时蝴蝶群集,翩翩飞舞蔚为奇观。徐霞客对这一自然生态现象怀浓厚兴趣,但因时早而花未开,成为他的一件憾事。当大理人怀念徐霞客,早于上世纪80年代在公园内一片绿丛中塑了一尊徐霞客坐像,是云南省各个风景旅游景点最早的徐霞客塑像。
8腾冲:徐霞客城市雕塑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记:“腾越州城之南门,即当大街之北。城南居市甚盛,城中所无。而此城又迤西所无。乃税驾于大街东黔府官舍。”
徐霞客城市雕塑位于云南腾冲县城南门入城主入口处,雕塑为徐霞客旅途中艰苦跋涉的立雕形象。徐霞客先后在腾冲及其周边地区考察了一个多月,是徐霞客晚年旅游最边远的地区,同时也是旅程最为艰辛的地区,他对腾冲火山、地热等自然资源的考察在学术领域也是成就最为突出的。徐霞客所考察过的以打鹰山为代表的火山景观、以大滚锅为代表的地热温泉资源等于1999年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