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大城二中 |
《公平之惑》观后感
在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这门课之前,虽然知道“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对于理解“可持续发展”还是不够全面。而本学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这门课程的开设刚好可以帮助自己对可持续发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消除贫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可持续发展的三条原则之一就有一条是公平性原则。而对于《公平之惑》观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国教育存在的不公平,这直接制约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公平之惑》这部纪录片中,能够看到我国一部分贫穷地区的教育的薄弱,与城市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同时也能看得到许多人为消除教育不公平而做出的努力以及国家在教育上的不断改革。“均衡、公平、公正”是我们在教育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无论怎么努力都还是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解决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绝非一朝一夕。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尽管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有了政策的保护,可是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得到普及。到现在为止,因为贫穷、偏远而失去受教育机会的孩子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是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普及,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或者是,我们是幸运的。
我们河北师大的师范生,大多都要顶岗实习,这一项措施真的在河北地区能够解决一定的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老师的知识水平不足,在教育上对于学生不能够满足,与教学质量好的学校相比,也是不够公平的。而对学校的选择往往不只是单方面由学生的家庭条件就可以决定的,还与学生的成绩和家庭住址有一定的关系。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不抱希望,尽管因为政策不得不来上学但是已经不再认真学习了。这是事情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有老师说,如果义务教育也有一套考核方式,不合格不予毕业也许会消除一定的问题,甚至使得他们能够继续学习。
还有一关于教育公平我想说的问题,北京市的学生,准确的说是拥有北京户口的学生在我们看来真的是含着教育的金汤匙出生的。但是他们的学习生涯也十分辛苦,虽然得到了全面发展,高举了素质教育的大旗,可能享有高考的优惠。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小孩的家庭可能需要还很久的房贷,对孩子们而言,必须习惯早晨五六点甚至是四五点起床去搭地铁、乘公交上学的生活,这样的生活需要持续十二年;除此之外,在学校因为放学早、活动丰富,很多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去上辅导班。这又是何苦呢。不得不承认,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确实成长的比较全面,也涌现出许多的优秀人才,但是“教育是痛苦的”这句话也没有错。
22期顶岗实习大天文分队 大城二中 郭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