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2019-01-03 17:04:38)
标签:

转载

分类: 海淀文史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  敦敏的一曲“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山村不见人,夕阳寒欲落。”诗中描写了曹雪芹住在西山时期常要路过的小道,他虽然清贫简陋,但他每天要走过的曹雪芹小道风景很美。此诗激发了我再次探秘曹雪芹西山故居的心情。[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2 曹雪芹住在西山的什么地方地方要路过曹雪芹小道?他为什么每天要到曹雪芹小道?曹雪芹另外一个朋友张宜泉在《题芹溪居士》一诗中说:“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3 张宜泉在另一首《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的诗中则说:“寂寞西郊人到罕,有谁曳杖过烟林。”则透露出曹雪芹的住处比较幽静偏僻,可能附近没有什么人家。或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曹雪芹《红楼梦》真是在这里写出的!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4 带着对曹雪芹的崇敬和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西山留有许多难解之谜,我多次到西山中寻找曹雪芹小道的痕迹,而这条道就像是曹雪芹故居一样,因为历史的湮没而难以确认。[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5 西山中留下了很多虽然飘忽但还在口碑相传的故事,留下了许多有着意境深远的自然景观和久经沧桑的古迹遗址,有了这些就将这条小道演绎的更加生动。于是,为了更多的了解这条小道,我再次到此寻找那些散落的历史碎片。[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6 曹雪芹是一个很浪漫的人,又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他为什么要住在西山著书呢?,是因生活所迫,还是为了不屈服于权贵?这都是很值得研究的。在北京城里,曹雪芹有贵族亲戚,但曹雪芹愤世嫉俗、蔑视权贵的狂傲性格,使得他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7 曹雪芹最后的10年住在北京西山一带,生活极为困苦,常常是“举家食粥酒常赊”、“卖画钱来付酒家”,即使这样,他也不向权贵世俗低头。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8 曹雪芹小道的道路很曲折,一路上只这样蛇形而下,两侧夹道都是灌木、偶有一处平坦之地或巨石,可以站在那里眺望一下远方,余下的就是默默的前行了。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9 曹雪芹小道,是连接海淀温泉山后和山前最近的通道。从樱桃沟,三柱香至温泉镇白家疃村,其中山间小道有2.8公里。据传考,曹雪芹经常沿小道至白家疃村。寂静山谷里,喧闹不在,只有对曹大师历史烟尘的陈述和西山荒林的思考...[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0 从曹雪芹小道回首向山上望去,巍峨高耸的三炷香更加的形象,而古道则如一条游龙样,沿着从主峰余脉蜿蜒而下的山脊,一直延伸到山下的村旁,这里也应该就是曹雪芹小道的终点,那座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曹雪芹的传说故事和与之相关的古迹的古村落,这座村子的名字叫做白家疃。[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1 读《红楼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影响我们的、感动我们的,还是书中动人的故事,特别是那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是通过这些形象,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一个贵族家庭的兴衰,加深了对社会、对人生的体悟。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具有永恒的魅力。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2  曹雪芹的《红楼梦》真是在白家疃这里写出的吗?[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3 白家疃,仅这名字中一个疃字,就可以让人深刻的记住它,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很多有价值古迹的古老村落,有文献记载早在明朝宣德年间就已成村。清雍正十年(1732)在自家疃村西为怡贤亲王允祥建一座贤王祠,祠内碑记始见“白家疃”村名。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4 《红楼梦》中曹雪芹写道:“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 这里曹雪芹用了“葫芦庙”和“葫芦僧”两个词儿,这“葫芦庙”是否是白家疃五圣神祠?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5  曹雪芹的最后五年据说是在白家疃村度过的。曹雪芹晚年“举家食粥酒常馀,卖画回来还酒钱”,常与贫民为伴。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6 有人称曹雪芹感到“济人以财,只能解其燃眉之急;济人以艺,斯足养其数口之家矣”,并据此认为曹雪芹还在这里边编写了《废艺斋集稿》。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7 敦敏描摹曹雪芹在白家疃新居的情况,为飨读者,曾引缀如下:“有小溪阻路,隔岸望之,土屋四间,斜向西南,筑石为壁,断枝为椽,垣堵不齐,户牖不全。而院落整洁,编篱成锦,蔓植亟杞藤……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8 敦敏的《瓶湖懋斋记盛》记述了曹雪芹迁徙白家疃的时间以及雪芹的一些言行,殊显重要。那么雪芹为什么要迁徙白家疃呢?从乾隆十五六年雪芹辞别宗学迁徙西郊,并几经迁徙,最后一次由香山迁到白家疃。[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19 白家疃村是和硕怡贤王允祥祠堂所在地。康熙皇帝第十三子允祥,康熙61年(1722),被封和硕怡贤亲王,雍正二年(1724),接谕旨照管曹雪芹家的事物,1730年病逝。生前极其喜欢白家疃山水,故修建别墅,工程尚未完工,允祥就病逝了,改建为祠堂,白家疃村因和硕怡贤亲王允祥祠堂而有名。(小戏楼和贤王祠都已被圈入白家疃村中小学内)[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20 按照曹雪芹好友敦敏《瓶湖懋斋记盛》及白家疃村民间传说,曹雪芹也曾在白家疃居住过,并且给当地人施药治病。红学家周汝昌、吴恩裕等人多次到与正白旗一山之隔的白家疃村进行考察调研。[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20 吴恩裕在白家疃村采访时,白家疃村当地人还介绍,白家疃村西的这座小石桥,这座桥附近就是曹雪芹的故居所在地。(昔日白家疃石板桥被一家住房的压住,只可怜巴巴地露出两块石板头儿。到此见此,凭吊曹雪芹的心情荡然全无。)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21 白家疃村西历史上确有一座小石桥,是由四块很大的花岗岩石条搭成,为双孔板桥,两边有虎皮石驳岸。桥宽1米,长6.7米,桥板厚0 . 4 2米。桥西面是一大片荒河滩。桥头东北十余步有一座小小的五道庙。有南山上流下来的河水从桥下潺潺流过。随着时代变迁,小石桥被人逐渐拆除了。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22 (昔日石板桥也已被一家住房的房山压住,只可怜巴巴地露出两块石板头儿。到此见此,凭吊的心情荡然全无。)[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P23 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因为它映照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拨动着人们生活的琴弦,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美的享受。 
                         [转载]探秘白家疃与曹雪芹小道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