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进酒》拓展阅读:浅谈唐诗中的酒文化

(2016-12-16 16:11:28)
分类: 课本资料
     

浅谈唐诗中的酒文化

唐诗中酒的称谓繁多,有醪(浊酒)、醴(甜酒)、醍(红酒)、醙(sōu白酒),有绿蚁、浮蚁、椒浆、烧酒、腊酒、壶浆、醅(pēi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未过滤的酒)等不胜枚举。酒器种类同样也是品类极多,功用齐备。其中盛酒器有缸、瓮、尊(樽)、罍( léi )、瓶、缶、壶等,饮用器有杯、盅、壶、卮、盏、钟、觞、碗等等。  
  一、 宴会酒。
  宴会是比较轻松的时刻,往往是喜庆的日子或者是朋友团聚集会的场合,此时此刻,觥筹交错,热闹非凡,酒是宴会必不可少的兴奋剂。且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开琼宴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张继的《春夜皇甫冉宅欢宴》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时。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二、饯行酒。
  临别饯行,友人们既共叙美好回忆,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绵绵的离愁,真诚的祝福,都留在饯行的酒席上。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三、 传统节日酒。
  我国古代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往往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时。传统佳节,诗人自然饮酒舒怀。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孟浩然《积登万山寄张五》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曾》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不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四、 独酌、闲饮、咏怀酒。
  诗人们有时空闲,独酌杯酒,抒发人生感慨,或激进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奋进;或感叹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想念佳人、人生坎坷而处于矛盾、苦闷和焦灼中的彷徨和痛苦,他们以酒寄情,托物言志,咏成不少千古佳作。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 边塞军中酒。
  边塞诗中酒诗非常常见,王翰《凉州词》最为优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诗悲壮雄浑,抒发了征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还有唐朝诗人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胡雏:即胡儿。浑:全。炙:烧烤。犁牛:杂色牛。叵罗:酒杯。秦山:即终南山,又名秦岭。)
  六、祭祀神灵、村社酒。
  这是饮酒中场面最为壮观、气氛最为活跃的时刻,往往是上下三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国传统节日以祭祀神灵、集社欢庆丰收最为热闹。此时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锣鼓喧天,欢歌狂舞,痛饮豪赌,游戏玩耍,热闹场面,应有尽有。如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埘shí,鸡窝)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七、 写酒后风采。
  李白《白马篇》酒后竟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西汉著名游侠)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萧何、曹参)。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录》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醉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八、 登高赋诗饮酒。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们登高临远,极目远眺,把酒临风,或思乡,或舒怀,言情咏志,风靡至今。如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zhāo)散发弄扁(piān)舟。”

九、 展现社会不合理的酒诗。
  诗人们以他们敏锐的视觉,发现了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疾苦,也感受到达官贵人们的奢侈,这些酒诗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如杜甫《自京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轻肥》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释贯休《富贵曲》太山肉尽,东海酒竭;佳人醉唱,敲玉钗折。宁知耘田车水翁,日日日炙背欲裂。
  谈到唐朝的酒文化,不得不重点谈一下唐朝着名的诗人兼酒民李白、杜甫、白居易。
  郭沫若先生说李白生于酒而死于酒,李白的一生真是别要饮,聚要饮;喜要饮,悲要饮;闲要饮,忙要饮。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李白的诗歌语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风格多样,尤以雄奇、飘逸、奔放着称,气势充沛,汪洋恣肆。诗人磊落不羁,游遍大江南北,他热情奔放地讴歌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名句名篇俯拾皆是。杜甫称李白斗酒诗百篇,他在微醉时吟成的酒诗,大多也脍炙人口,流芳千古。如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等。这位诗仙酒仙最后竟死于腐胁疾,即慢性酒精中毒症,此病为大量饮烈性酒五年以上才染。呜呼,哀哉!
  杜甫的诗歌,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誉为史诗。杜甫少年即豪饮,世称少年酒豪,他嗜酒如命,百罚深杯亦不辞,他喝酒饮如长鲸吸百川,只可惜,耽酒须微禄,他一生穷困潦倒,街头酒价常苦贵酒债寻常行处有,后半生难得见他有几回痛饮狂歌的日子。公元770年,杜甫避难到湖南耒阳,县令慕其诗名,送酒慰问。结果,饥肠辘辘的他,一醉竟成千古不醒。杜甫真可谓是尽醉而归,此真乃百不幸中唯一的幸事也。
  白居易晚年自号醉吟先生,他爱酒,酒盏酌来须满满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浅切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真率地抒发了个人情怀。他在诗歌的题材、风格、表现形式等多方面摆脱了盛唐诗的传统,为后人的诗、词创作开启了新的门径。他的诗《琵琶行》真可谓是千古绝唱,诗坛圭臬。他死前要求简葬,只带一坛酒入墓。由此可见他对酒情有独钟、难舍难分。后来传说有盗墓者挖掘坟墓,先见一坛子,打开酒香四溢,不禁喝得酩酊大醉,这才保住了香山居士的遗骨。白居易墓中藏酒,真可谓料事如神矣。
  酒是娱乐宴会的兴奋剂,又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把高雅的情趣依附于酒中,把美好的精神也寄托在酒里,他们反复吟咏,把酒文化酝酿成甘甜、芳醇、浓烈的佳品。我国古代酒诗(古人以酒为题或饮酒乘兴而做的韵律诗)的发展要晚些,酒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云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同时,《楚辞》中也有先秦酒诗。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分裂,酒诗充满了忧郁激昂、悲凉慷慨和消极颓废的特点。当时的诗人刘向、曹操父子、竹林七贤、陶渊明、谢灵运、何逊等人留下酒诗多篇,尤以陶渊明的《饮酒诗》二十首最为称着。但此时的饮酒多是上层社会取乐、解愁的奢侈之举,没有普及成民间士庶的日常活动。
  待到唐朝初年,酒文化所蕴藏的激越和豪迈,五谷精灵所酝酿的芳香和仙态,全都因政通人和、社会繁荣昌盛,因诗人们的才华横溢和超凡脱俗的崇高追求,因诗与酒千年情缘的继承和发扬,赫赫盛世的唐王朝终于把诗酒结合这部文坛大戏推向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潮。就唐朝的时代民族精神而言,乐观、自信、自强是主流,雄壮、浓烈的美酒,正与唐帝国形象相得益彰。唐代民间的豪饮之风,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这是盛世太平时民众自豪的欢娱。恰如李白醉后所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此时的主流诗风,一扫魏晋南北朝时的消极颓废,而成为豪健开朗、狂放热烈。唐初的酒诗最值得今人反复吟咏、仔细品味。
  直到中唐,酒诗已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但是,安史之乱后,酒诗已开始盛极而衰,酒诗的风格也开始滑向低迷彷徨,酒诗之情也逐渐由豪转悲。比如白居易《醉吟二首》其二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晚唐之际,日薄西山,国势衰微,初唐的时代精神已无处可觅,酒诗也身世醉时多残花伴醉人,酒诗之雄情和豪气荡然无存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