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乙双方《工程结算》对量工作模式之浅见

(2014-05-16 17:17:08)

一、对量在《工程结算》工作中的意义     

    对量是甲乙双方工程结算中关键的、决定性环节之一,前期的工程量计算毫无例外地涉及到后期对量。由于计算主体所处的立场不同,计算方法自然也迥然不同,计算结果更是大相径庭。

    从“工程建设承包制”实行以来,业主和施工单位对工程结算造价管理工作都非常关心!业主不仅自己的工程造价人员与施工单位进行对量,而且还要请咨询公司再次进行审计对量,其目的就是要把工程造价弄得清清楚楚,得出准确的量从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工程结算对量工作所占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远远超过计算量所用的时间。在对量过程中发生激烈的针锋相对的争论也是经常现象。正如初入此行的工程造价员所说“我知道和气生财,但有时和气生不了财,他们太不讲道理了,我只有据理力争,不能任人宰割,否则无法向领导交待!”这话虽然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是,工程结算对量工作毕竟不是像坐在幽雅的咖啡厅里聊天和安静的水塘边钓鱼那样诗情画意,而且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员大都是粗犷豪放型的性格,工程结算对量工作由正常的工作语言演变为争吵的情况很常见。但是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双方都持这种态度,都认为对方不讲道理,工程结算对量工作就很难进行,一个工程项目的结算工作拖上一两年也就很正常。

     由于每个人对规范、定额的理解千差万别,有的设计图纸本身也有毛病,变更签证混乱,不少地方模棱两可,双方意见很难统一,从而导致结算工作迟迟不能了结,这是参与结算的双方特别是施工方所不愿意看到的。总之,对量过程是比较繁琐的,也是非常辛苦的,内中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风云变幻也只有经常对量的人才会有切身体会。对量的意义和难度远远超出行政领导和外界人们的想象,作为一个工程造价人员掌握一些必要的对量技巧和策略会使对量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1985年以前,工程建设没有普遍实行承包制的时侯,经常采用的“重点抽查审核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工程造价的精度要求。现在的工程结算都是“全面审核法”。

    不论是手工对量、软件对量还是软件与手工对量,对量的一些基本操作流程还是相通的,先把一些原则性的共性问题确定下来。例如单位工程划分、结算使用图纸、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要求标准,设备与材料划分、甲供材料结算处理,人工单价、自购材料价格基期,定额子目缺项换算办法,钢筋采用什么接头、土方的挖运填界定……等等。然后从粗到细,先易后难,控大量调小量,求大同存小异,相互沟通。  

   如果被对方发现了计算错误后要勇于承认,千万不要固执已见。固执己见是初入此行的新手最致命的毛病。遇到双方意见无论如何交流也不能统一时可以把这个问题先放一放,不要纠缠太久影响后面的工作。有些分歧会随着对量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双方理解、差距也会缩小。

    工程结算对量不仅是项技术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还需要从业者具有非常广的工程专业知识面,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和对规范与定额的正确理解,精确快速计算工程量的技能,还需要掌握沟通技巧谈判艺术外交家的性格修养等等,在计算工程量之初就要考虑后续的对量工作,要尽量表达清楚。包括图纸号、设备位号、名称、位置和构件的基本属性,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编号等要详细注明,每种量都要有据可依,对自己算的量要了如指掌,定额子目换算要注明来历。不论是什么量都要有根有据、有充分的说服力。不能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硬要强加于人,只有得到对方认可签字才算对完量。每次对量结束后都要有记录,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那些问题有争议,对增减的细目和原因要罗列清楚。对量过程是可追溯的、可查和透明的。最后参与对量的双方或三方在上面签字盖章。特别是涉及到有争议的、敏感的,或者甲方领导拍板的问题要注明,双方具体的工程造价人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因为这是责任问题,将来要有所交代。

 

三、手工对量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如果是手工对量,要先对总量,如果比较接近就OK了,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双方的量肯定有差异并且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遇到这种情况双方都要冷静,有经验的工程造价员会很快发现、识别对方的错误,并做到有的放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些送审的资料做得极为隐蔽和巧妙,这就需要审价人员敏锐的洞察力足够的耐心。如果不能精确定位对方的错误所在,那么安装工程可以以工艺流程为主线逐项核对,对设备安装、工艺配管、电气仪表、防腐保温、金属构件、炉窑砌筑,都要从起点到终点、从主线到分线核查,不要嫌麻烦没有捷径可走,要静下心来逐项逐条一一核对;

    土建工程可以按构件、按楼层、按材料分别进行核对。先核对各种构件的量,如柱、梁、板、墙各自是多少,看看相差最大的是那种构件,如果是梁相差最大,那么就按楼层进行分解,看相差最大的是那个楼层,然后对这个楼层中的各种编号的梁进行核对,应该能很快查清相差的原因,这个时候可能有意外收获,就是能够找出对方的有共性的问题。双方的工程量计算式都要清楚明了,应该都能看得懂。

 

四、软件对量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如果双方都是用软件做并且是用同一软件做,对量时会方便轻松许多,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互相交换文件,检查对方软件中建模是否与图纸一致,计算设置、楼层设置、参数输入、做法套用、代码选择等等是否正确,构件是否遗漏等等,只要这些东西都做正确了,那么计算结果应该是基本对的。如果发现对方的准确率较低,就需要逐个构件检查。只要仔细检查一定会发现计算的错误和漏洞。

    软件对量的优势在于它能实时提取所需要的数据,方便、直观、高效。未来的趋势必然是软件对量,手工算量和对量的落后方式必将淘汰。

 

五、混合型对量工作的流程和思路

   所谓混合型对量就是指软件与手工对量,这是我们近几年遇到的新情况,因为我们一般是用软件做工程结算,而有的对方是手工做的,随着时代发展手工计算工程量将最终淘汰,但是目前软件算量还没有达到普及程度。遇到不入流施工队或者不入流业主的手工算量我们也无法回避。

    假如我是施工方,我将把完整的电子文件拷给对方,或者把各种明细汇总表打印给对方,让对方检查结算文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集中起来形成书面东西反馈到我这里。下次对量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充修改和增减,由于对方所处立场角度不同一般都是做减法,对方发现我少算的地方一般是不吭声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做工程量计算时就要认真仔细力求精确,最大程度地降低误差率,虽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也要力争把误差率控制在1%以内。      

 

六、工程造价对量工作总结

  根据几十年的工程造价对量经验,计算结果不同是必然的,相近是偶然的,相同是没有的。计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施工方往往故意高估冒算,甲方和咨询单位往往算得比实际消耗要少,这是由于所处立场的角度不同所决定的。

  2、往往施工方对定额的理解不如咨询单位,但甲方、咨询单位对施工现场不是很熟悉,也会造成计算结果的差异。

   3、一般来说施工方对钢筋、规范图籍的理解要比甲方和咨询单位要深,而甲方和咨询单位的个别工程造价人员对钢筋、规范图籍很不熟悉,对量时缺乏共同语言,影响钢筋数量。

   4、由于对现场不熟悉,对图纸理解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特别是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许多咨询单位是很茫然的,而施工方则一清二楚,这样必然会出现计算结果的不同。

  5、工程量计算的工具和方式不同也会造成计算结果的不同,同一工程用手工与软件计算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用不同软件也会有不同的计算结果,不同的人用同一软件计算结果也会不同。

  6、手工算量时施工单位送审的钢筋计算书往往是按施工的思路进行计算,而甲方和咨询单位一般是按预算规则操作,两种计算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7、经验丰富的工程造价员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计算出来的结果往往有很大差距,新手计算的漏项错算现象非常普遍。

 

七、接受工程造价审核部门检查

   工程造价人员审定了《工程结算》、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还要经过“工程造价审核”部门的审核检查,出具《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后才是业主的最终付款依据。

   经验丰富的工程造价人员都知道,工程结算并不是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进入工程结算就可以了,而是进入工程结算的每一笔工作量都要有书面依据。

   首先:要有工程《竣工图纸》、《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单》。

   第二:隐蔽工程要有分部分项合格工程的《验收记录》。

   第三:手段用料要有批准的《施工方案》和《验收记录》。

   第四:工程量套价和材料价格要有合法的批准依据。

以上四条缺一不可……必须无条件向工程审核部门提供。

 

八、工程造价对量工作感概

   涉及几亿投资和几万吨钢材的大项目,业主方必须规范双方的算量标准和要求,在对量前要制定周密的对量策略、计划和进度。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对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对量时要想控制局势,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非常不容易,需要有渊博的知识面(设计、施工、材料、定额)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在对量时取得主动,做到知彼知已、对症下药,才能掌控复杂局面。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做得合情合理。双方能够就某个单位工程不进行具体对量,就把工程数量确定下来,这才是工程结算对量的最高水平!也是我们工程造价同仁追求的最高的理想工作境界!

    如果我是施工方的造价员,对自己的计算结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轻易把结算文件报出来!经过再三核对、仔细检查后报出来的《工程结算》是基础资料扎实、齐全,有根有据、清清楚楚毫不含糊的数据。因为我们报的《工程结算》是证章齐全、资料完整的结算文件,漏算的项目对方是不会给加上的,多算的项目对方发现后是要减掉的。所以我们要像高考缴卷那样严肃认真,只要我们这样做了,用不了多久在业内就会名声鹊起……工程造价人员追求的最高的理想工作境界就不难达到!

     如何快速准确地对量,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如何使对方口服心服,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如何熟练运用对量技巧等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对量流程和模式。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甲乙双方的行政领导要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关心、支持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不论水平多高、资格多老、都要继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赶上时代的前进步伐。                                                 

 

                                                                                                                   基建老兵  柳保青

                                                                                                                   QQ :  26775284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