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为所有人的童年回忆,《美女与野兽》和其他像《灰姑娘》、《睡美人》一样的童话故事一样,给童年时代的我们以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奇异事物的无限幻想。然而,圈钱时代的童话故事改编,造出来的电影总是充满了纸醉金迷的气味。人们开始抨击:真人版的童话电影,不再是童话,而是肆意圈钱的工具……
公主与王子,从来都是迪士尼动画最经典的套路之一。
从一个天真的小女孩成长过来,小西相信,有很多姑娘和我一样,在六、七岁那个还不懂事的年纪,心中都已经羞怯地藏有一位自己心仪的王子了(因为受到了《灰姑娘》《睡美人》《白雪公主》这些童年经典的影响)。
有趣的现象也在于:小孩子本不应该被教导恋爱,尤其是在我们身处的这个不支持早恋的环境,但有关迪士尼的经典童话电影,不仅仅是小女孩们爱看,就连父母会陪着我们一起看。
这就是迪斯尼爱情童话的魅力所在:它不止成为了无数家长心中为孩子提供观影的首选,也成为了无数如今已成长为像我辈一样青年男女的恋爱启蒙。
小西记得,童年的时代,我们没有智能手机没有app,更没有优酷、爱奇艺等想看就看的视频网站,唯一的乐趣来源就是电视动画频道播出的动画。那时,《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这些非常早期的动画在电视上一经播出,自己便看得目不转睛。
早期的迪斯尼动画,没有现在这样高端的电脑动画制作技术,画面模糊,人物轮廓和细节也没有现在的3D动画那般精致细微。但那时我们,从来都不会纠结于画质的好与坏,因为我们更痴迷于故事本身。
在欢乐的歌舞声乐中看主角们与小动物自由欢唱,看动画中的反派最终被来自主角们的正义善良之力打倒……成年之后再返回去看这些迪斯尼的动画,王子与公主的套路是多么的俗套,甚至还有人调侃:别看结局是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你只是没往后看他们吵架闹离婚的场景……可就算如此,回味过去,我们依旧愿意沉浸在这些老版迪士尼动画的情怀之中,除了怀旧,也有感慨— —在童年,是这个故事告诉了:
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但盲目的善意有可能会害了自己,
要与小动物和谐相处,自然的力量和无与伦比的,
要相信有责任感的正义是可以战胜邪恶与无知的,
……
随着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迪士尼和影片制作方也更希望这些经典的动画能更加完美地呈现给观众。所以,这些年,3D重置版和真人版童话的电影成为了迪斯尼以及其他电影制作方出品的主要方向之一。
于上周五上映的《美女与野兽》,相信已经成为不少人这些天被刷屏的对象了吧?
了解小西的朋友都知道,小西对迪士尼的动画非常痴迷,无论是以上提到的童年童话经典还是近期新上映的《海洋奇缘》、《海底总动员2》,可是唯有这类真人版电影让小西我在观影之前犹豫不决,《美女与野兽》也成为了小西心中的一道坎……
先例就是2015年上映的《灰姑娘》。
这部电影的出现第一次令小西对迪士尼的造梦功力感到如此失望。影片从头到尾,不否认,剧中演员的服装的确制作精良,仅是Lily
James(Cinderella的饰演者)穿着那一身神仙教母用魔法变来的水蓝色舞会长裙,在现实生活的价值都高到没有人能估算的准。(资料:裙子由18个裁缝花了20天才做出来。为了让这条裙子无需任何特效就能带有波光流动般的动感,制作这条裙子使用了12种深浅不同的蓝色面料,包括了真丝、尼龙、聚酯纤维等等。同时,上面还镶嵌了10000颗Swarovski小水晶,来打造万众瞩目的blingbling的效果。)
其他演员的服装道具也都是价格昂贵的珍品。还有由凯特·布兰彻特饰演的后母,她精湛的表演除了将后母这个角色本身演得冷酷残暴之外,也演绎出了以往动画形象中不一样的东西:后母很坏,可她是个爱女心切的母亲,也身怀着一个女人在没有丈夫的庇护下生活在旧社会的那种悲凉与无奈。
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观众对这部电影不满意的事实:电影昂贵的服化道只是为了掩盖故事本身的空洞。灰姑娘还是那个灰姑娘,只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再接受虚有其表的傻白甜。
所以,在看到《美女与野兽》预告片的那一刻,或许电影中华美的服饰、高颜值的演员还有野兽王子、茶壶夫人等人的高精度形象还原,都给人对这部片以很高的期待和赞誉,但在小西心中始终抱有不安:透过华丽的服化道和耳熟能详的故事背后,如果不再有其它,那么看它的意义又有多大呢?因为没有意外之喜,一切又都是在我的意料之中……
当然,迪士尼也发现炒冷饭并不是经典童话重现的唯一出路,相比《灰姑娘》,我们也会在其它一些真人版电影中发现有趣的惊喜改编:
例如,
《沉睡魔咒》(《睡美人》)
原来坏女巫梅尔·菲森特和国王有着一段与爱和仇恨有关的渊源,才有了故事的发生。而坏女巫对睡美人一路成长而来付出的真心诚意,露出了她的善良与纯真,细心呵护的程度胜过照顾睡美人身边的仙女。
《爱丽丝漫游仙境》
爱丽丝不再是一个看上去不丁点充满幻想的小姑娘,除了保留着幻想与热爱自由自由,电影中接近成年的她也会被逼婚,也要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还有去年上映的《奇幻森林》
或许我们大多对上世纪六十年出品的这部电影的原型《森林王子》印象并不深刻,但单独去看电影本身,剧组工作人员的全心投入都在影片中得到了令观众一饱眼福的完美效果:连剧中动物的毛发都制作的根根分明,对于看多了国内5毛钱特效的国内观众们来说,这无疑已是一场视觉特效盛宴了。还有剧情与现实的对照:人类对自然的蔑视狂妄引来的自然力量对人类的仇视,延展到现实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对动物的蔑视……
总之,看过这些编剧精心改编设置的重置版童话故事之后,我们总会意外地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成年的我们,总是期待在在童话的背后去寻觅些不一样的东西。
就像是学生时代做一篇语文的阅读理解,被题目(惯性思维)引领去摸索或猜测或揣摩作者在作品中深层含义。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
为什么童年时代的迪士尼动画能让那个时代的我们看得如痴如醉,并不是因为它的故事寓意有多么高深复杂,相反,它们是那样简单纯粹地表达着爱情、亲情、友情等等世间一切事物的美好,简单粗暴的为我们点名光明与邪恶的对立。而那时我们没有现在复杂,我们只是单纯的小孩,还未来得及沾染世间的许多风尘,在自己纯净的自留地上和童话一起享受美好的梦幻之旅。
有观影者讽刺美女与野兽的乏味与空洞,称其只不过是放置在电影院供人消费的华丽商品;更有人吐槽艾玛·沃森的演技,说她在靠颜值一路死撑。然而,对于深爱的东西,懂的人总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它是好评如潮还是差评满地,掀开《美女与野兽》真人版电影华丽的外衣,它依旧是我们回忆中的2D动画的经典模样。
所以,如果有情怀有思念,去看看又何妨,不为别的,只为能逃离成人的世界、以纯静的心境去享受一下童年的天真幻想之趣!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