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国产的妖怪ip近几年被回锅炒的火热,可谓有从书里稳步走向世界荧幕的趋势,从那些古老的民间传说,历史神话中走出来的妖魔鬼怪当起了演员也是有进行过深刻研究,跟着时代尝试转型的。
国产妖怪们的出道方式多种多样
首当其冲的就是情感纠葛型,如《聊斋志异》王祖贤在1987年主演的聂小倩在亚洲范围内大火了一把。
甚至在怀旧韩剧《请回答1988》中作为一种年代符号出现。
2008年的《画皮1》中最受好评的“脱皮”场面,女妖们除了恩怨纠葛、美若天仙之外,造型和技能带来的视觉满足早不止提高了一个档次,最为巅峰的就是今年巩俐在《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中的演绎彻底洗白了白骨精,是今年最受好评的国产电影特效之一。
除了以上情感纠葛型的妖,还有贪得无厌型的怪!
如今年年初《功夫熊猫3》中的终极反派——天煞,先不说其形象是不是取自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它的名字就与中国的八卦相关:“天煞孤星”是北斗七星第四颗与第七颗连心的中垂线上,是一颗忽明忽暗的星。天煞是指非常凶恶残暴、不吉利的一颗孤星,就像俗语中的扫帚星,比喻人的时候,主要是指不吉利总是给周围的人带来祸害,注定孤独一生的人。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在电影中属于单枪匹马型的贪婪怪!
当然到了今年年末,贪婪怪的等级和种类又升级了,究极进化成了成群结队型的贪婪怪,在这个讲究公平做事的时代,怪兽们要想演电影也不得不附和一下人类的道德底线,毕竟2005年的《King
Kong》实在是打的太使人心碎。
为此《山海经》表示已上线。
贪婪?成群结队?我这里有好多符合标准的演员呀!
电影《长城》中的饕餮就是来自元老级ip《山海经》《神异经》中的「四大凶兽」之一:
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大头大嘴。利用他的身体特征(大头大嘴)来象征贪欲。
怪兽出场吼一声,背后功夫深
为了凸出深柜演员小饕的战斗力,本片中的道具均由大名鼎鼎的新西兰维塔工作室为电影及演员量身打造,而这家工作室也是《魔戒》三部曲的御用道具工作室,《魔戒》的原版道具也在过往的拍卖中频频拍出天价。
这次《长城》中的道具在电影上映前进行了一次公益拍卖,拍卖会所得资金在现场全数捐赠给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长城公募”项目,这种商业模式虽在好莱坞早不是新鲜事,但在国内却是首次尝试。
四大神兽
显然,《长城》的野心是要打造成一个电影IP品牌延展下去,只有可延展的商业模式和选材才可以稳定的将中国文化ip推到全世界的眼前。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把《长城》当一个电影,那真是小看了《长城》。
一向善于把控中国题材的张艺谋导演,这次与好莱坞的合作初衷是在于想把中国的神话、英雄商品化传播出去,就像漫威那些所有能飞能打的英雄形象一样,或是king kong这类的反派怪兽。
希望每个小孩子家里都右手拿一只鹤军景甜,左手拿一只饕餮对打。
这种工业性的电影商业模式全世界只有好莱坞最拿手,试问,如果有一家在业内全世界最顶尖的公司来找你谈合作,你愿不愿意?
要合作当然要找最顶尖的“公司”了!
初次尝试,当然有种种漏洞和争议,加上又是跨国的文化交易,可接受程度上更是难上加难,还记得全老外制作的《木乃伊3》吗?
张艺谋导演这次已经表明态度,就是将文化ip商品化推广,国人太不会包装自己的文化精髓。他自己也一改以前动不动就文革阴影的风格,转而向更宏观的层面上来选取素材,即使不足,也有进步。
难道中国电影只有扒出那些暗黑历史,农村题材才可以在国际上获得关注吗?
五千年的人文历史呢?怎么不说,谁来说?
大众化,不是一个贬义词。
(许诚毅导演——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得主、史瑞克、胡巴之父)
从小众走出来,是国人导演都在努力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