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孝经碑》

标签:
书法文化 |
分类: 书法故事 |

石台孝经碑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李亨篆额。书法工整,字迹清新,秀美多姿。此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方额、盖石、顶上等均做了非常艺术化的处理,碑下有三层石台阶。
石台孝经碑(国宝级文物),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高
“人们通常称石台孝经碑为西安碑林第一碑。这不仅因其是碑林第一迎客碑,更重要的是此碑集三帝于一身:碑文,文帝孔子所撰《孝经》;唐玄宗以隶书抄写;由唐肃宗题写碑额。”昨日上午,站在石台孝经碑前,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段志凌指着高大的碑石说,石台孝经碑造型极富特色,称得上是西安碑林中形制最气派的一方顶天立地碑。
历史记载
公元713年,临淄王李隆基以两次兵变,杀伯母韦皇后,诛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后又黄袍加身,史称唐玄宗。为避“名不正言难顺”之讳,以确保帝位,他宣布以“孝”治天下。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玄宗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部,让子弟精读勤学,并于第二年亲自书写《孝经》,刻碑以示天下。
据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爱上亲儿子寿王的王妃杨玉环,以致日思夜想,茶饭不思。高力士灵机一动,劝李隆基令各位皇子研读《孝经》,以启发寿王以孝道为重,献出玉环。李隆基欣然采纳,并对诸皇子解释说:“孝之精义乃在于顺,顺者,以父母之愿为己愿,以父母之想为己想。”希望寿王有所感悟。同时,高力士进一步谋划,令杨玉环自荐为道士。免去寿王妃的身份。天宝四年,玄宗立孝经碑后,诏玉环还俗,册封贵妃。
碑文上刻的是文宣王孔子(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西夏时期孔子曾被尊为文宣帝)所撰《孝经》(另一传说为孔子弟子曾子所作,记录了其与孔子的对话);留下了唐朝两位帝王的御笔,唐玄宗李隆基御笔书《孝经》,文和注均为隶书,御批为行书;唐肃宗李亨用篆书题写碑额(写碑额时李亨为太子),连同国子祭酒李齐古的楷书上表,是篆、隶、楷、行4种书法字体集于一碑的艺术杰作。
石台孝经碑是最早进入碑林的碑石之一,同时也是碑林中设计最考究、体积最大的碑石。此碑无论从文物价值、文化价值还是艺术价值上来说,都堪称中国乃至世界古代碑石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