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传之秘——孙过庭《书谱》精妙笔法浅谈之一

(2015-11-02 08:51:24)
标签:

育儿

教育

历史

收藏

文化

分类: 书法学习

http://p2.pstatp.com/large/9049/765108734

文/吴周剑

我们知道,一个笔画的完成,需要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大到横竖撇捺,小到一个点都是有这个动作过程的。

本文着重讲讲《书谱》的起笔和收笔,至于行笔过程涉及内容更丰富,今后再做讨论。

读帖时,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起笔和收笔。古人讲:起笔时“大胆落墨,一气呵成”,收笔时“小心收拾,百般挑剔”。这里讲起笔时能够一气呵成,必定是功力十分深厚时才能信笔写出很好的效果。收笔则与起笔同样重要,故而需要小心收拾。

孙氏的《书谱》在起收笔方面很有特色,十分精巧,特别是对锋颖的熟练使用令人叹为观止。

一、起笔

孙过庭的起笔十分爽利,确实做到了一气呵成。在临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和学习《书谱》的入笔方法。

1、起笔的角度(方向)

首先《书谱》中起笔的时候都不是直入的,它有一个很小的细尖。这个细尖虽然很细很小,但是却不单薄,很厚重。应是入笔后轻微的捻管所致,使的笔画迅速的由侧锋转到中锋来。这样的入笔显得含蓄有韵味。

http://p2.pstatp.com/large/9049/765152219

(图:书谱笔法一之01)

入笔的角度变化很多,几乎各个角度都有,需要仔细观摩,找准入笔角度对接下来的行笔动作有很大帮助。这里用泾渭书法班导师姜老师的几个图示来说明入笔角度的多变。

▼竖笔的不同起笔角度▼

http://p3.pstatp.com/large/9045/5723178571

(图:书谱笔法一之02)

▼横笔的不同起笔角度▼

http://p2.pstatp.com/large/9048/1656957307

(图:书谱笔法一之03)

下面是书谱中不同角度入笔的实例:

http://p2.pstatp.com/large/9047/2794657876

(图:书谱笔法一之04)

变化实在太丰富,不能一一列举,读帖时要细致观察。

2.起笔的藏露

《书谱》的起笔,大都露锋起笔,显得十分爽利,但又不是直入,而是有个角度方向的转变,所以不会显得太过毛刺。少量的藏锋起笔也是为了改变节奏,增加字法章法的丰富性。

▼露锋▼

http://p7.pstatp.com/large/9049/765088925

(图:书谱笔法一之05)

▼藏锋▼

http://p2.pstatp.com/large/9044/6119317181

(图:书谱笔法一之06)

3.起笔的轻重

《书谱》的起笔大都较为轻盈,顺势而入,显得十分顺畅流美。但也间或夹杂一些较为重的起笔动作,有一个顿挫和按的动作。这样轻重结合的起笔,增强了整体的节奏感,有一种抑扬顿挫之感。

▼轻起笔▼

http://p2.pstatp.com/large/9043/7792560221

(图:书谱笔法一之07)

▼重起笔▼

http://p2.pstatp.com/large/9049/765469287

(图:书谱笔法一之08)

4.起笔时与上一笔的承接关系

《书谱》的行文十分流美,一点都不会有阻塞的感觉。虽然连笔不多,大都字字独立,但是字与字之间的笔意上的连带使得章法上出现了流美的效果。因此要注意起笔时与上一笔的笔意上的连带关系,走笔要有势的关系,不可一笔一笔独立开来。

如“志”的第一笔横画以及“俯”的第一笔撇画。

http://p1.pstatp.com/large/9045/5723331578

(图:书谱笔法一之09)

二、收笔

很多人光注意了起笔而不去关注收笔,这是不对的。古人对于收笔十分重视,无不小心翼翼。有来必有收,这样一个字才算写完整,而不是丢了一块。

1、顿收

这种收笔方法是用笔肚子收笔,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引发联想。但是《书谱》中此法不多用。

http://p2.pstatp.com/large/9045/5725090609

(图:书谱笔法一之10)

2.回收

回锋收笔,这里是到了笔画末端略提后回锋,把笔画包在点画当中,同样有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

例如“无”字横的收笔和“令”字最后一点的收笔。

http://p2.pstatp.com/large/9044/6119393217

(图:书谱笔法一之11)

3.放收

这种收笔方法在《书谱》中运用的最多。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收笔时,孙过庭一般有一个提的动作,导致出来一个小小的锋尖。“互”字第一横的收笔很明显。

http://p2.pstatp.com/large/9047/2795476486

(图:书谱笔法一之12)

有些笔画收笔时,提的成分加多,不如上面的含蓄。

http://p2.pstatp.com/large/9045/5723679864

(图:书谱笔法一之13)

有些笔画为了承接下一笔,眉目传情,放收时要注意笔断意连。

http://p2.pstatp.com/large/9046/5492233020

(图:书谱笔法一之14)

4、锋尖送到随处

收笔时最忌讳用力甩出去,而是应当把锋尖送到笔画的末端。这样字才不会轻浮,显得沉着一些。

不传之秘——孙过庭《书谱》精妙笔法浅谈之一
 建《标准化书法教室》的五大优势,你知道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