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5 23:50
到寨卜昌旅游,不少人在感叹古建之雄伟,石雕木刻之精湛的同时,对这里的饮食风俗也颇感兴趣。
村中凡谁家有喜事或有贵客都吃面条。柔韧筋道的面条,配以香蕈(博爱方言又叫土信),五花肉打的卤,再佐以香菜,色香味俱隹,村人称之为喜面;尤以泰顺家族为甚。
在新年的第一天,泰顺族人家家吃面,这种面与平日喜面又有所不同,多加了鸡肉,玉兰,生氽丸子等原料,村人称之为泰顺面。
泰顺族人为什么在新年第一天要吃面?还得从泰顺家的生意说起……
泰顺先人以贩卖铁货为生,按当地人的说法最早是担山,就是徒步去山西用挑子把铁货挑回来销售,后来生意渐大,有了自己的骡队……
话说一年腊月下旬,王禧,王怡兄弟二人随骡队返程。不料大雪封山,骡队无法前进,怎奈时近年关,归心似箭,只好挪步而行。
三十傍晚,风雪交加,饥寒交迫,白天还好说,这漫漫长夜怎么熬?`突然,兄弟二人发现雪地上有行人痕迹,“这里有人家!”二人异口同声。
进得庙来,发现一衣衫褴缕的老人在破棉絮中瑟瑟发抖。说明来意后,老人热情地找来干柴点燃,答讪后得知老人无儿无女,在此守庙多年……
兄弟二人支锅起火,化雪为水,准备做饭。这时老人说:“若不嫌弃,我这里还有前几天一个大户人家办喜事剩下的一些残羹剩菜,你们也吃了吧。"兄弟二人连声道谢,二人又把朋友送的年货一一香蕈(土信)拿来洗净,一并热了作卤,只因水源不足,兄弟二人连洗香蕈的水也没舍得倒掉,澄清后也加入了菜卤之中。
不知是加入香蕈(土信)的缘故,还是洗香蕈(土信)水的缘故,这些残羹剩菜奇香无比,令两天两夜没有喝口热汤的二人唾涎欲滴,老人一旁也翘指称道:香!香!香!
次日,兄弟二人在山神像前许以重愿:若日后发达定给山神重塑金身,并与老人谢别。
说来也是,后来兄弟二人生意蒸蒸日上,闻名全国,并取商号:泰順。
泰顺后人为了感谢山神的恩赐,牢记老人的恩德,不忘先人创业之艰辛,家里凡遇贵客,大事,大年初一都吃面条。
因为这种加入香蕈(土信)的面条有着特殊的香味,人们争相效仿,很快传播开来。
沿袭至今,几经调配。土信(香蕈)面己成为博爱县的一道美味,并支生出许良扯面,但正宗的还是卜昌喜面,泰顺面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上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