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铜器】兕觥

(2018-08-11 14:54:45)
标签:

历史

青铜器

收藏

文化

分类: 文玩古董艺术
青铜器:觥
 
    “觥”是古代汉族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青铜器:觥

1、【折觥】朝代:西周早期    馆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1976年12月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村南青铜器窖藏。通高28.7厘米,腹深12.5厘米,口宽11.8厘米,口横7厘米,重9.1千克。觥体呈长方形,前有流,后有鋬,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盖的头端呈昂的兽形,高鼻鼓目,两齿外露,长有两只巨大曲角,两角之间夹饰一个兽面,从头顶处开始在盖脊正中延伸一条扉棱直到尾部,颈部这段的扉棱做龙形,两侧各饰一条卷尾顾首的龙。盖的颈部以下,也就是不再昂起而接近水平的部分,装饰有一个饕餮纹面,在饕餮的头端加铸了两只立体的兽耳。铭文铸在盖内,器身上的铭文铸在内底部。器、盖同铭,共计六行四十字。
 

青铜器:觥

2、【后母辛觥】朝代:商朝后期    馆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
    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通高36厘米,长46.5厘米,宽12.5厘米,重8.5千克。此器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内底中部与器盖内均铸铭文“后母辛”,“后母辛”是妇好的庙号。整器为扁长体,前窄后宽,为一站立状四足兽。首似马,上有一对卷角,“臣”字状目,前两足为兽类奇蹄,长于后足,后两足状如鸟爪,有四趾,尾部作兽首鋬。器纹饰精美,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器盖饰一龙,身尾较长。前胸两侧与腹前端两侧各饰一夔龙,夔首向下,身尾上竖。前足外侧饰夔龙纹,腹后端饰有并拢的双翅与下垂的短尾,后足饰羽翎纹,两者应为一整体,以示禽属。此器造型奇特,寓意神秘。
 

青铜器:觥

3、【日己觥】朝代:西周中期    馆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齐家村西周窖藏。通高32厘米,通长33.5厘米,腹深12厘米。日己觥通体由盖和长方形器身组成,盖前端为双柱角夔龙头,后端作虎头形,中脊为一只小龙,两侧各饰长尾凤鸟纹。器身曲口宽流,四角起扉棱,曲口饰回首夔龙纹,尾随小鸟,器腹四面饰卷角饕餮纹,圈足饰鸟纹,把手为宽大逶迤的兽尾,饰鱼鳞纹。纹饰采用浮雕手法,突出于器表,神秘奇特的造型和豪放粗犷的纹饰组合巧妙,是西周青铜艺术中独具匠心的设计。日己觥器、盖同铭各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
 

青铜器:觥

4、【龙形觥】朝代:商代    馆藏:山西博物院

    1959年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盖面饰龙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纹饰鼍纹和夔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颇富动感。一边一对贯耳用于悬挂;圈足饰相对的夔龙纹,更增稳定之感。特别是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鼍即鳄鱼。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青铜器:觥

5、【兽形觥】朝代:商代晚期    馆藏:山西博物院

    1976年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旌介村出土。高21.5厘米,长24厘米。整体状如蹲兽。前有宽流,下承高圈足。盖前端为龙首形,与上翘的流口扣合为颈,高浮雕粗角、尖耳,眉目突出,颈部起扉棱至盖面中部;盖后部作兽面,双耳高耸;器腹前、左、右起扉棱,后有兽首形鋬。盖部以云雷纹衬托两个兽头,器身则以三条扉棱为中轴组成兽面主纹,口沿下饰昂首卷尾夔龙纹,圈足饰夔凤纹,均以云雷纹衬地。三层花纹。
 

青铜器:觥

6、【兽形觥】朝代:西周    馆藏:山西博物院

    2006年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墓地出土。高29,长30.5厘米。此兽形觥纹饰、造型都具有商代遗风。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兽面纹和龙纹,内卷角大兽面在商代晚期极为盛行,其独特之处在于,在卷角处分别附设两条小龙纹。此觥并未采用常见的三层花纹,没有地纹。整器庄重大气,富丽堂皇。      

 

青铜器:觥

7、【凤鸟纹觥】朝代:西周早期    馆藏:南京博物院

    1954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烟墩山出土。西周凤鸟纹兕觥形似四足兽,兽身为园角长方形,上有兽纽盖。腹饰对称的凤鸟纹,云雷纹地。
 

青铜器:觥

8、【父乙觥】朝代:商代晚期    馆藏:上海博物馆

    父乙觥高29.5厘米,全长31厘米,底部纵长12厘米,横长16.7厘米,重4.8公斤。觥盖前端为昂首而出之兽首,后端作牛首形,中脊为一小龙,前端兽耳后部各有一小蛇。器身周体饰凤纹,主凤特大,长尾逶迤,形态优雅。

 

青铜器:觥

9、【牛觥】朝代:商代晚期    馆藏:湖南博物馆

    1977年11月在湖南省衡阳市蒸水北岸包家台子出土。包家台子南距辖神渡约1000米,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1.5米。其时,牛觥埋在深约1米的黑褐色土中,头部东向,周围未见墓葬痕迹,当为部落首领或长老在一场祭祀天地、祈求平安的祀典后深埋在台地中央的。牛首及背为盖,腹内盛酒。颈部为流。此牛的头部和角形,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水牛形象,牛背上站立一虎,既是实用的捉手,又是一种装饰。牛身上还装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等。此觥的造型设计与实用性完美地融于一体,表现出了优良的工艺设计思想。

 

青铜器:觥

10、【兽面纹觥】朝代:商代    馆藏:故宫博物院

    通高15cm,宽20cm,重0.72kg。兕觥失盖,椭圆形体,口上有流,鋬上铸一兽首,高圈足。流、腹、足上起扉棱。通体以雷纹为地纹,饰兽面纹和夔纹。此兕觥纹饰华丽,工艺精美,属难得之佳作。
  

青铜器:觥

11、【长子口簋形觥】朝代:西周    馆藏:河南博物院
    1997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长子口墓出土。该觥分盖、器两部分。盖身呈圆形,觥盖前端为一昂首而出的兽首,后端呈宽扁尾上翘,中置半环形钮。盖沿内折,伸出子口,套合于器口。器宽短流,侈口圆唇,微束颈,圆鼓腹,圜底,圈足外撇,足底加厚。与龙尾对应的腹部置半环形兽首鋬,下有长方形垂珥。器底内壁有铭文“长子口”3字。这种簋形觥极为罕见。整器装饰手法纯熟灵巧,是西周早期较为独特的作品。
弗利尔收藏展出的四个觥都非常漂亮,先看两个: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1一个造型特别的觥: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弗利尔博物馆——兕觥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