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上)

标签:
历史旅游时尚文化博物馆 |
分类: 博物馆藏精品 |
蓝色的海星40
我国的古代历史文物在这里按照生成年代分成8个部分展出
1.古代中国展
3.我国有记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4.原始穴居的古人类
5.人类已从雷电中得到了火的知识并开始保留火种,懂得熟食
6.旧石器中期的柳江人头骨(据今约7万年)
展柜里的宝物发出幽幽的光晕,似乎在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遥远的历史。。。
7.距今约1万年的美丽陶罐
猪是人类早期驯化成家畜的,以其形造型的陶罐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8.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猪形陶鬶(音归)(约公元前4200年--2500年)
9.仰韶文化的彩陶盆(约公元前5000年--3000年)
10.龙山文化的黑陶鼎(约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
11.仰韶文化的鹰形陶鼎(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12.小河沿文化的鸟形陶壶(约公元前2900年--前2700年)
13.客省庄文化的陶斝(音假)(约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
15.龙山文化的黑陶鼎(约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
16.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陶瓶(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17.仰韶文化的交错三角纹彩陶壶(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这个美丽的人面鱼纹彩陶盆16年前我曾在西安的半坡博物馆看到过,那个貌似熟睡孩童恬静安详的面容、奇特夸张的图腾鱼纹饰及美丽陶盆色彩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人面为圆形,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此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 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百度百科)
19.仰韶文化先民用瓮棺埋葬夭折的儿童,以陶盆作为棺盖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曾看到古代玉琮,原来台北地标101大楼的外形设计就吸收了玉琮分节的元素,使外观显得挺拔向上,又暗与竹子的节节升高契合。
这样坚硬细致的玉,古代匠人是用了什么手段将它雕琢得如此精准呢?
玉琮内圆外方,蕴涵天圆地方之意。代表了古人对宇宙的理解。
此玉琮分为若干节,每节以边角为中心线,琢出兽面纹,以凸出的短横档表示嘴部、对称的双圈表示眼睛,并在外圈两侧刻出弧线三角形阴纹作为眼角。在近口部隐约可见浅刻的“日月山”符号,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是族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