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北朝佛教造像
标签:
旅游时尚收藏文化杂谈 |
分类: 博物馆藏精品 |
河北省博物馆
◇清苦老财
河北曲阳地产白石,世称汉白玉,堪与北京房山、四川雅安汉白玉媲美。曲阳人自汉代起就利用当地的白石刻石造像,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如今走在曲阳的村头镇尾,仍见堆积如山的白石雕像和无数的石材加工厂。北朝时期,曲阳是北方佛教造像的中心。北魏晚期,经东魏之北齐时期,曲阳的白石造像形成独有风格,艺术水平达到顶峰。
在河北省博物馆有一个专门的曲阳石刻展厅,展出上自汉代下迄宋元的石刻造像,其中尤以北朝的佛教造像最为精美。北魏晚期、东魏期间曲阳造像逐步形成特有的风格,被称为“定州系”造像,这种风格在北齐到隋达到顶峰。佛像多半是小型白石造像,梁思成称其“结构至繁杂,颇似金像手法”。
古代的曲阳佛教造像陆续都有出土,以1953年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的佛像最为轰动。修德寺遗址出土的这批白石造像,总数2200多尊,其中400多尊有纪年,以东魏晚期、北齐、隋代造像最多。这批佛像多数保存在河北省博和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都有部分展出。
2012年在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村佛教埋葬坑出土了2800多尊白石造像,造像时代主要是东魏、北齐时期,造像风格与“定州系”一致。这批造像大部分仍在邺城考古队清理修复之中,预计将在正在建设中的临漳博物馆展出,其中一小部分在邺城博物馆和河北省博物馆展出。
转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