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转帖)

(2015-04-25 04:14:20)
标签:

育儿

教育

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泰山梁父羊氏发祥地。

西晋钜平侯羊祜城遗址

分类: 泰山羊氏历史文化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天宝镇地处鲁中腹地,天宝镇历史悠久,素有“小泰山”、“汶阳田”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

据史籍记载,上古至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君主封泰山必禅梁父、梁父城遗迹,“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墓,羊祜城遗址古城墙,民风淳厚,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人文与自然景观众多,北倚国家森林公园徂徕山,南临黄河支流柴汶河,北部山区风光秀丽,南部平原土质肥沃,素有“小泰山”、“汶阳田”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蒙馆公路、0九公路、济新公路、四坡公路穿境而过。东距新泰市区45公里,西距泰安市区40公里,距-公路果都路口仅15公里。全镇总面积158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人口7.8万人,耕地面积8.7万亩。

 

        梁父山,别名映佛山,迎福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南麓,新泰市天宝镇后寺村北。京福高速G20化马湾出口沿省道09公路南行8公里即到。梁父山海拔288米,山势峭拔险峻。山巅有北齐时期刻经巨石一处,巨石状如坐佛,故又称“映佛山”。据史籍记载,上古至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君主封泰山必禅梁父,有“地神”之称。因此梁父山在华夏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史记·封禅书》:“古者,封泰山禅梁父,七十二家。”《大戴礼·保傅》:“以封泰山而禅梁父,朝诸侯而一天下。”梁父山是泰山梁父羊氏发祥地。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东封泰山,之后降禅梁父。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登封泰山,礼祠梁父。东汉建武三十二年,汉光武帝复封泰山,这位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率领大军,浩浩荡荡,雄心勃勃的向泰山进发,封完泰山,又降禅梁父。由是,“自秦汉后侈谈封禅者无不以泰山、梁父并称。”

        这座名载史册的梁父山,便坐落在新泰境内的徂徕山东,又名映佛山。其山依傍徂徕,俯临柴汶,山势险峻,故孔子曾以登梁父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张衡曾以“梁父艰”来比喻仕途险恶。
       西晋钜平侯羊祜城遗址,羊祜故城遗址位于新泰市天宝镇古城村,北依徂徕山,南临柴汶河,东至城东村,西至羊舍村。古城垣大部夷为平地,仅北城垣残存约500米,高1~3米,东端高约3米,夯土层清晰可见,层厚约14厘米,内含东周陶片。城址地面之上可见到大量陶器残片。采集标本有云纹瓦当,正、侧面饰菱形纹的子母砖,三角锥体短铤铜镞。器物标本具东汉魏晋特征。清道光年间《泰安县志》载:“县东南九十里即晋南城羊祜封邑。今复城内有寺,曰大觉寺城西有村,曰羊舍;再西,曰羊祜厅。”一说“羊祜城”是“梁父城”的讹音,此城为“梁父城”。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羊祜故城遗址(感谢图片来源乡土太安博客)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羊祜故城遗址(感谢图片来源乡土太安博客)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羊祜故城遗址(感谢图片来源乡土太安博客)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羊祜故城遗址(感谢图片来源乡土太安博客)

 
       山巅映佛岩上的北齐梁父令刻经,为此山增添了浓重的文化和宗教色彩。汉唐间乐府流行的《梁父吟》,更是脍炙人口的名曲。以至当代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创作的小说,也借用《梁父吟》这一佳题作为篇名。在梁父山下,还有汉武帝东封时所置的梁父县。汉梁父故城今名古城村,尚残存北部城垣,长约500米,高1—3米,在城址的地面上,可见瓦当、弧形砖及大量陶器残片,均具汉代特征。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梁父山、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北齐刻经

刻于北齐武平元年(570年),由北齐梁父羊氏所刻。大般若经石高1.8米,宽2.4米,正面刻经文,《般若波罗密经》刻石在梁父山巅,刻石高约8米,宽5米,状如巨佛端坐。梁父山刻经笔法古朴,笔画俊厚,气韵高逸,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与泰山经石峪、邹城铁山、汶上水牛洞齐名,为山东北朝四大刻经之一,其书法艺术饮誉海内外。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山东泰安新泰市天宝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转帖)

下辖村

天宝一村、天宝二村、天宝三村、天宝四村、天宝五村、天宝六村、西羊舍村、东羊舍村苏家庄村下疃村、北汶西村、陈汶西村、杨汶西村、南汶西村郭家庄村时家庄村、古城村、城东村彭家庄村上官庄村、下官庄村、寇家庄村、花拉湾村、涝洼村黄花岭村、颜前村、颜后村、豪山前村、寨山前村、魏家沟村年家峪村大东庄村大西庄村小东庄村小西庄村、西朴里村、河西村槐林村、庄庄村、赵庄村、杨庄村、前寺村、后寺村、寨山东村、大西峪村、小西峪村、东峪村黄道沟村、高山崖村、松棚村
 
基本概况
天宝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优势产业特色明显。天宝樱桃种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独特的品种和生长条件,使之在清明前后便可成熟,为“江北鲜果第一枝”。目前,全镇樱桃总面积已达2.5万亩,年产量达1500万公斤,拥有中华樱桃红灯意大利早红、艳红、莱阳矮化、龙冠、乌克兰大樱桃等5大系列、28个品种,樱桃大棚800多个,使樱桃上市提前3个月,春节刚过人们便可吃上鲜美的大棚樱桃。1998年,天宝镇被农业部农业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樱桃第一镇”。2001年在农产品国际博览会上,天宝樱桃获“优质果品”奖;2002年天宝樱桃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产品。天宝镇梁父山板栗色泽深红,口味纯正,营养丰富,有“泰山甜栗”之称。目前,全镇板栗总面积已达1.5万亩,年产量达150万公斤,被称为“鲁中板栗”之乡,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天宝茗海青茶属茶中珍品,该茶香气浓、叶片厚、无污染、营养丰富,被誉为江北第一茶,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产品”。目前,全镇茶叶已达1万亩,年产茶叶10万公斤。同时,该镇以其2万亩蔬菜被称为“泰安菜园”,以其1万亩桑园被评为新泰市“桑蚕生产基地镇”。

林果业

天宝镇党委政府按照“北抓果树,南抓丰产林,中间抓好绿色通道”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北部山区以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果树为主,大力培植樱桃板栗、茶叶等特色产业;南部平原以发展优质速生用材林为主,重点发展农田林网和速生丰产林。2005年全镇经济林面积38000亩,其中:樱桃面积2万亩,板栗面积1.5万亩,茶叶面积1000亩,花卉面积1000亩,绿化苗木1000亩,年产果品量达7500吨。用材林面积6500亩,农田林网面积达到2.6万亩;桑园面积5000亩;山林面积24000亩。全镇林业经济收入达19600万元,占全镇总收入的30%以上,林业生产已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之一。1998年天宝镇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樱桃第一镇”,2002年天宝镇的特色产业樱桃板栗被山东省农业厅和省绿办批准注册为“年家峪”牌樱桃和“梁父山”牌板栗,并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樱桃、板栗已成为天宝镇的特色支柱产业,在济南、北京、大连、沈阳等地都享有盛名。山东电视台、泰安电视台、大众日报、泰安日报等10多家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2005年被泰安市评为“林业生产先进镇”。

种植业

 
2005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5.9万亩,总产量2496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20公斤,比2001年增加了9%;花生种植面积3.5万亩,总产量899万公斤,比2001年减少6%;地瓜种植面积8700亩,总产量428万公斤,比2001年减少23%;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万亩,其中蒜苗5000亩,菠菜5000亩。
 

蔬菜生产

天宝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抓好大棚蔬菜生产,2005年,全镇冬暖式大棚达到1200余个,蔬菜大中拱棚达到1.9万个,分布在杨汶西、西羊舍、彭家庄、西朴里、槐林等村,主要种植西红柿、蒜苗菠菜菜花等。
 

畜牧业

2005年,生猪存栏52860头,养羊32620只,家禽31.2万只,肉牛3800头。全镇共建成畜牧小区4个,规模养殖场286个,奶牛存栏200头,新建万只肉鸡场一处,5000只蛋鸡场2处,引进黄白花肉牛100头,种鸭3000只,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镇畜牧业总产值达12508万元。2003年获新泰市“畜牧三等奖”。
 
 

光化寺
光化寺景区位于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东端,风景秀丽,是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六大景区之一。景区面积1万余亩,植物树种主要以松、柏、刺槐、麻栗、经济林为主。光化寺院落始建于后魏,初建时寺名无考,至隋已有光化之名,寓意昭示佛教之鼎盛光大。历代以来,不断翻修、重建,为佛教胜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该寺由山门、大雄宝殿、配殿组成,殿内四壁绘有清代壁画,山门两侧有乾隆,光绪重修碑。寺东南一里为墓塔林。大家现在看到的建筑是1995年对其修复的。光化寺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其中古松、三义柏、周猛洞以及光化寺、波罗蜜经、大般若经等景点都为光化寺景区的标志景点,让人看后不忘、流连忘返。寺内古松树龄均在千年以上,柏名“三义柏”一本三株,轩邈竞上,笔立堆翠。松称“蔽寺松”状似丹凤展翅,冠盖亩余。历史风光名著《岱览》中记载:“寺当奥区、左右两峰如抱,前望诸山,如翠屏遥列”。乾隆年间进士成城在《宿光化寺》一诗中赞到“水石澄寒色、松风起梵声。此时尘鞅客,心迹亦双清”。

参考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