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戟门怀古--和县文庙

(2017-05-09 23:52:19)
标签:

转载

     不知何时生成的一种习惯,每到一地,如闻有文庙或孔庙,必去一访,拜拜孔子,探探古迹,“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http://s15/mw690/001Vy38rgy6ORF29x94ae&690

    立戟为门。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引申指显贵之家或显赫的官署。唐时三品以上之官皆列戟于门,以为仪饰。后泛称显贵之家。设戟于门,故谓之戟门。

 

http://s8/mw690/001Vy38rgy6ORH8y00T87&690

http://s9/mw690/001Vy38rgy6ORHpID9ee8&690

http://s11/mw690/001Vy38rgy6ORIZoIoW8a&690
    当地有关部门在文庙大殿内开设道德讲堂。

    大有必要,各地应仿效之!

 

http://s10/mw690/001Vy38rgy6ORKtmvc509&690
文庙的拱桥下是一条商业街,看似生意清淡,老板娘们索性玩起了扑克牌。


http://s4/mw690/001Vy38rgy6ORKufjID03&690

http://s1/mw690/001Vy38rgy6ORKwHCFOe0&690
    立于戟门外,不远处是著名的《镇淮楼》。镇淮楼,又称谯楼、鼓楼,始建于北宋时期,明弘治、嘉靖年间知州陈宪、宋继先均修建。清乾隆、道光年间,知州徐元、李煜也先后重修。这里最出名的典故,是朱元璋常与部下在镇淮楼饮酒赋诗,其中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道:“中原杀气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我上镇淮楼一望,满天明月大江流。”,感叹时事。


http://s10/mw690/001Vy38rgy6ORKxwxLPa9&690
    古往今来,时代变迁。如今的镇淮楼似在夹缝中求生存,失去了往日“满天明月大江流”的气势,他背后林立的塔吊意味着其将淹没在繁华之中。看到这里,是否感到“规划”是何等的重要?!

 

http://s3/mw690/001Vy38rzy6PcmPO7R052&690
    其实在镇淮楼是望不到大江的,只能望到小南门外的横江河。在横江河对岸有一座文昌塔,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和州知州郭继芳所建。如能登上塔顶,或许能望到长江,但目前的状况似无法登顶,尚需假以时日。


http://s8/mw690/001Vy38rzy6Pcnj3ulx67&690
穿过镇淮古桥,左行不远即是文昌塔。
  

http://s5/mw690/001Vy38rgy6ORR9czqYe4&690
将视线拉回,在文庙的后侧有一“陋室”--刘禹锡纪念馆。

    刘禹锡(772-842年),字孟得,洛阳人,唐朝进士,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公元824年任和州刺史。他秉性耿直,志行高远,生活简朴,为官清廉,当时住在州署后三间屋中(现陋室),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陋室铭》。

 

http://s5/mw690/001Vy38rzy6PconApXCa4&690
辛旗同志书赠。

http://s9/mw690/001Vy38rgy6ORRaeeI8b8&690

http://s7/mw690/001Vy38rgy6ORRbJIVg76&690

http://s4/mw690/001Vy38rgy6ORRdFEu713&690

http://s4/mw690/001Vy38rgy6ORRexHOP73&690

http://s2/mw690/001Vy38rgy6ORRfx5lLe1&690

http://s11/mw690/001Vy38rgy6ORRiBfGq1a&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