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的足迹:三进渡渎(45)

(2018-05-01 13:15:20)

三进渡渎http://s16/mw690/005zr6jpzy7k7tpvrI3cf&690

(村口碑坊,部分是原构件)

礼拜天,和文友张君等准备去白露山附近女埠街道的一些大村走走。

上午,我们走过桥头,看过下潘后,已经到了午饭时间,准备到择基工业园区吃过饭后再去虹霓山、岘坦等村,因不识路途,误进了渡渎村。

北宋末年,渡渎村始迁祖章三七,因避境内方腊乱,由淳安渡渎迁居于兰溪望云乡。明代任工部尚书的章拯所撰《渡渎章氏宗谱序》载:吾家为宋名相郇国公后裔,先世曾徙居淳安渡渎。遇方腊乱,渡渎首当其冲,三七承事府君(十二世)乃携亲房避地兰溪,依望云乡八行董公少舒鲁营歼御,得免于难,选择附近圣地以居,居乡以八行改纯孝,而府君所居仍号渡渎,不忘本也。经过八百多年的繁衍发展,现在已经达到了3700多人口,成了兰溪著名的大村。

现已列入国家传统村落的渡渎村因历史的久远、古建筑的众多,历史上的人才辈出而闻名四方。http://s11/mw690/005zr6jpzy7k7tsaSLMfa&690

    渡渎村古建筑众多,有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余庆堂、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章氏家庙。还有枫山故居、尚书石牌坊、徵士第、正心堂、诚意堂、衍六厅、恭敬堂、和贵堂等古民居一百多处。在我国古建筑史上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渡渎村更是人才辈出,尤其在明代。据在浙江省嘉兴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工作的章氏后裔章寿发梳理,在明朝270年中,出了23名邑庠生、1名县庠生、4名府庠生、4名国子监生、4名太学生、9名进士、1名会元。由功名出任官职以及因子、因父被恩荫授官的渡渎人更为众多,任各地县职的有知县、主簿、训导等16人;任各地州府职的有知府、知州、判官、通判、训导、教授、守备、经历等18人;朝议大夫4人;寺卿2人;上林苑典簿1人;金吾卫正千户1人;各司司吏3人、给事中2人、右参议2人;各部郎中1人、侍郎4人、尚书2人。在这些官员和人才中,担任国子监祭酒的章枫山和他的侄子工部尚书章拯自为翘楚。http://s2/mw690/005zr6jpzy7k7tv3mr7e1&690

(章氏家庙内景)

对于这样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古村落,你想解读她,走进她的内心深处,没有几次的近距离接触,全方位的了解是感受不出她所有的韵味的。

渡渎,我已经是第三次来了。每来一次,她带给我的是不一样的风貌,我渐渐走进了她的内心,感受到了她别致的风韵。

第一次,是前年的夏天。在热心的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带领和解说下,我对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弄清了兰溪大儒章枫山先生的“枫山书院”的前因后果。而这一次,我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村口的路边小店用过饭后,我成了向导,从一面是“尚书“、一面是“都宪”碑坊开始,到章氏家庙,道学里,徵士第,枫山先生故居,余庆堂、新建的枫山书院,一路行去,带着他们去感受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村庄容颜,去领略这个已经有八百多年历史古村的风韵,去聆听她走过风雨,走过沧桑的步履声。http://s6/mw690/005zr6jpzy7k7u5BTy545&690

(墓砖)

在章氏家庙的功德碑前,有二块厚重的墓砖,是前些年村人从太公的墓内找来的。墓砖不稀奇,但稀奇的是上面的文字。一块刻划“地()”,一块刻划“天又()”。这二个相同的“久”字少第一撇的字给了我们一个难题。我和张君面对砖块研究了好长时间,猜测可能是他的后代为避先考讳而缺笔的久字。为了弄清这个字,我们问了在旁的村民,他也搞不清到底是哪个太公墓中的。因不知这个坟墓的主人是谁,也就不能从家谱中去查找他的名讳,他所处的时代。所以不能有一个确切的结论。要解开其中的谜面,需要从文字的演变,丧葬的禁忌,地方的风俗,墓主人的生平等去仔细地考证。http://s8/mw690/005zr6jpzy7k7tyr8fJ57&690


走过道学里,来到“徵士第”,前面是一块宽阔的空地。在房子大门前,还保留二个很多年前被村民用工具凿去部分凸起的巨大青石磉板,印证了村民章正良所说的巨大雄伟的古建筑遗址。

这座府第,章正良说这是仿皇宫建造的,关于它的传说,是与做过知府的章适弟有关。

章述(1514——1589),字适弟,号两峰。嘉靖丙午(1546)举乡荐。初授福建漳平知县,时有倭寇为患,述擒其魁首,受上司表彰,后调广东化州知州,寇又范边,与战告捷,以平寇有功升云南永昌知府。有枫山遗风。《广东通志》列名贤。祀邑乡贤。http://s15/mw690/005zr6jpzy7k7tZ6Fd48e&690


章适弟多次到过皇宫,期间,曾与皇帝的一位嫔妃有染。一次,由于皇帝的召见,章适弟又到了皇宫,正与那位在楼上窗户中探出头来的嫔妃眉来眼去的时候,被皇上看到。皇上问他,情急生智的章适弟向皇帝回禀,说是在研究皇宫的建筑样式。皇帝也没有发现章与嫔妃的异样,真的以为他是喜欢宫殿,于是就允许他回家按这座宫殿的样子建造府第。章适弟回家后,就按这座宫殿的样式建造了府第。这座章氏府第,恢弘高大雄伟,它伸展出的飞檐翘角差不多都盖住了章氏家庙。在咸丰年间,不知何故,曾在此屋中停留的太平军离开后,到了三华里之遥的马岭岗又复返,将它烧毁。

离开徵士第,来到章枫山先生故居。按村里人说,章枫山先生先后住过二座房子。因底下的高楼大门上铁将军把门,我们只好登上高高的石阶去看了他低矮的平房。http://s7/mw690/005zr6jpzy7k7tFrczk96&690

章枫山先生故居

章枫山先生是明代的大儒,做过国子监祭酒,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负责人。86岁时,皇帝还提拔他为礼部尚书,由于年纪大,或者对官场有些灰心,他谢绝了皇帝的好意。他位高权重,学问广博,道德高尚,“道德、功业、文章”为世所重,后来者为之楷模。http://s5/mw690/005zr6jpzy7k7tJXvxyb4&690

小庙(左)和枫山书院(右)外观
http://s8/mw690/005zr6jpzy7k7tRL2V9d7&690
新建的枫山书院内部

下午二时多,我又凑巧见到了从金华匆匆赶回的新建枫山书院的主人章年海老师。60多岁的章老师是金华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市政府督学,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十多年来,他有志于继承先祖遗志,以老房子为基础兴建枫山书院,准备以枫山书院为依托,开办理学研究中心,目前已投资了700多万元。这些老房子是他这些年千辛万苦从各地搜集来的,不仅具有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每一座都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在书有植桂培兰门额的一座民国时代的房子前,章老师对我们叙述了这座房子背后的故事。http://s13/mw690/005zr6jpzy7k7tMFZViac&690

章年海和章正良

这座房子的主人原是一位茭白船上的头牌。当年,她的艳名冠绝兰城,引得城乡的一些富贵争相而来一掷千金。后来她从良,在兰西老家建了一座房子,招了丈夫,过起了夫耕妇织的田园生活。平时,她还时不时的接济穷人,做做公益事业。可能是她的阴功积德,后人个个有出息,四乡八里对她赞誉多过嫌弃。这也是一段关于九姓渔民,关于茭白船的故事,是研究兰溪茭白船的素材。http://s16/mw690/005zr6jpzy7k7tUXq0L5f&690

植桂培兰民居

渡渎,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里,有多少沉没了的历史过往,经过有心人的精心打捞,那些沉在河底的丰富岁月,就会浮出水面,为振兴乡村,发展旅游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018.5.1http://s11/mw690/005zr6jpzy7k7u8NCIO6a&690

国保余庆堂

 http://s9/mw690/005zr6jpzy7k7uaXx3208&690

宁波旅游团队在余庆堂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