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23)-工作室开展关于新课标解读的解读暨美术学科学术论坛活动

标签:
教育时评收藏文化杂谈 |
分类: 活动简报 |

市区杨书虎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20230209
杨书虎名师工作室开展关于新课标解读的解读暨美术学科学术论坛活动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之际,成都市、成华区杨书虎名师工作室成员、电子科大附小美术课程中心全体教师于正月十九下午13:50——17:40,在电子科大附小府青校区,以学开篇,开启新年学习第一课。大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迅速投入到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学习过程之中。
一、关于新课标解读的解读
会议开始,电子科大附小党委委员、副校长黄敏对工作室成员与美术课程中心老师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期待大家在此次学习中学有所获。
紧接着,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学督导、学校美术学科国培项目首席专家陈实老师,作了题为《知道 理解 运用 创新——艺术课标的KUDI》的讲座。讲座中陈教授从2001——2022历次课标改革中,回顾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我们厘清思路,知道新版艺术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我们熟悉的四个“学习领域”怎样在新课标中转变成四类艺术实践活动;2022版新课标第一次正式提出的美术学科质量标准及描述,等等。在详细分析解读中,我们了解到,每一次课改都是一次坚定扎实的成长,每一次课改都有时代的痕迹与要求。接下来,陈教授还用多个实际案例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项目式教学方法如何操作;如何创新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开展跨学科教学,从而感受:在知道、理解、运用的基础上如何加强创新,使我们能更加快速的融入艺术课程标准的理解动用中,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去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美术课堂教学。
二、参观新学堂美术馆和校史馆,并与老师们合影留念。
陈教授讲座结束后,杨书虎老师及工作室成员陪同陈实教授一同前往新学堂美术馆进行了参观,并与工作室成员们合影留念。



三、美术学科学术论坛活动
随后,进行了论坛交流活动。交流分为两部分,一是杨书虎工作室成员学术论坛分享,二是美术课程中心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回顾与总结。
1、成长分享:《坐而论道 不如起而行之》
成都市建设路小学纪晓露老师从自己教师生涯中的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实例出发,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多看书、多写、多记录、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忙中偷闲地规划好各类活动及比赛的准备,让大家学习到:一线教师的成长就是不断地在小事中做、在小事中学、在小事中得的过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看似简单微小,但却是成长的必须。
2、读书分享:《读书解惑,学以致用》
电子科大附小陈媛老师以“急”读书以解惑,巧读书以致用,分享了自己读《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3、点专家.微论坛 : 如何应用 pocomaker制作一本电子读物
列五中学陈倩老师在她的点专家.微论坛中,向我们展示了她制作的pocomaker电子相册过程,并带领我们了解了设计领域的一些实用软件,讲解了相关制作方法,拓展了与会教师的知识面,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4、教师代表发言
电子科大附小唐澜瑜老师对自己上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及学校工作进行了总结。从总结可见其在教育教学中勤勤恳恳,精心育人的为师之心,正像她发言的题目那样:《虚心学习提高自己,勤勉务实培育学生》。
电子科大附小刘晓芳老师亦对上期个人工作做了总结。她从“初感受”到“教学工作”、“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从“师徒结对”到自我发展“计划”,处处都体现出她在电子科大附小这个大家庭的氛围中受到的浸染与成长。
5、教研组总结
电子科大附小美术组大组长戴卓老师就电子科大附小五大校区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美术教研组结合国家、学校课程要求,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开展各类活动,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教研组工作成果让学校的美育成效明显。就像戴老师所说:不论个人还是学校,我们要夯实常规工作,创新实践活动,更好地提升学生素养。
6、专家点评
陈实教授细致地点评了工作室、美术课程中心本次的活动。希望我们养成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自我的习惯,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前提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教学相长;他还强调,认真对待每次工作室活动,把握关键的人和事,抓住内因和外因,多和名师交流,取长补短,把任务当成挑战,苦干加巧干,并在活动中乐学、勤学,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标签”,促使自己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和成长。
7、颁奖
陈实教授、杨书虎老师为获得“老少颂党恩·喜迎二十大”活动中特邀评审证书的老师、科幻画优秀指导教师等代表以及2021-2022杨书虎工作室优秀学员称号的老师代表颁奖。
四、领衔人总结与安排

工作室领衔人杨书虎老师对本学期将进行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安排:继续加强美术成长课堂教学研讨,有序做好工作室成员课堂教学展示,适时开展工作室送教活动;探讨和建立美术成长课堂制度与规范,加强实践,深入研究与构建美术成长课堂。同时,加强美术技能培训与学习,为工作室作品展做好准备。
杨老师为大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并鼓励大家踏实走好每一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在每一次的专家指导、名师引领、成员分享经验的过程中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相信,我们必将在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中稳步提升,不断成长。
学员学习感想: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听了陈实教授的主题讲座,深深认同“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这句话。新时代的美术教师要转变角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河段思维”,还应该拥有“全流域思维”;要理解美术及其发展情况,强化自身美术素养,更要紧跟新课标,更新评价方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我们不但要脚踏实地做事,也要抬头看看前路。
陈实教授还从基于课标看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做了详细的讲解,鼓励老师们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践行核心素养导向的美术课程教学,丰富美术教学的方法与内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教书育人的核心素养。和学生一起进步,实现职业生涯中的教学相长。
纪晓露老师分享自身成长经历,为青年老师的成长提供了经验与建议:坚持学习,促进自身发展;“抱团”成长,强化学习的驱动力。
陈媛老师分享了自身的读书感悟。她以“小李”同学的故事,讲了自己如何时时在发现问题时返回到新艺术课标对应的学年段分析问题,再回到实际教学中试着解决它,并在学校课程中心的引领下进行结合与拓展,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唐澜瑜老师与刘晓芳老师做为教师代表对上学期个人工作做了总结。戴卓组长就课程中心教学工作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杨书虎对本学期工作进行了安排。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并要求大家踏实走好每一步,每天进步一点点。
成都市海滨小学
伴随着冬日暖阳,满怀着对新学期的憧憬,2023年第一场杨书虎名师工作室会议如约而至。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关于新课标解读暨美术学科学术论坛活动》,杨特特别邀请到了成都师范学院的陈实教授开展以《知道、理解、运用、创新——艺术课表的KUDI》为题的讲座。陈实教授给我们讲述了自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22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2022年4月颁布的《艺术新课标》在之前的基础上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完善了课程内容结构、强化了学业质量指导。这样就对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从“美术老师”的角色上升到“艺术教师”的角色,最终转型成为“美育教师”。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不要局限于“河段思维”,应拥有“全流域思维”。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艺术新课标的颁布,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细心对比出课标中的变化,掌握课程改革发展的大方向,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学生。
接着,纪晓露老师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对于她给青年教师的两条建议:“坚持学习,促进自身发展;报团成长,学习的驱动力。”我也感同身受,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才有回报。正如她所说:“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步伐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陈媛老师的读书分享——《艺术新课标解读》,通过将平时课堂中遇到的一些教学问题在书中寻求解答,从而从容地应对低段孩子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谈了读书获得的感受与成长。
最后,陈倩老师的“点专家微论坛”环节,她向我们讲解了pocomaker的电子相册制作,带我们了解了设计领域的一些实用软件,增长了我们的见识。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专家指导、名师引领、成员分享经验,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互助交流,实现了工作室成员之间的共同成长。相信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会不断努力,勇攀专业高峰,向名师的道路稳步前进!
撰稿:何海燕
图片:王亚奇、阳卓君
编辑:杨丹璐
校稿:纪晓露
审稿:陈媛、李朝霞
审核:杨书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