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分析

(2014-05-12 11:38:00)
不同年龄段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特点

    当代的社会已进入科技的时代、情感的时代,而音乐就是科技与情感的结合点之一。国内外诸多学者已越来越关注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在现代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人从出生到成熟大致历经18年左右,其间分为六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学龄初期(小学期)(6、7-11、12岁)、少年期(初中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高中期)(14、15-17、18)。

    目前,我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分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四个年龄阶段,从幼儿成长为大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均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心理特征,根据每个年龄阶段音乐学习的心理特征具体安排音乐教学内容,是现代音乐教育应关注的课题。

    音乐学习心理内涵包括唱歌、演奏乐器、学习音乐文化知识等有关音乐本体方面的内容。此外,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还应结合与音乐文化息息相关的其他艺术如文学诗歌、美术绘画等等,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音乐学习心理特征去建造最佳音乐学习心理结构。

一、幼儿(3-6岁)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
1.幼儿心理特点
    感知觉,例如颜色知觉,4岁幼儿能将颜色与其名称联系起来,5-7岁可正确命名常见颜色。听觉方面,幼儿中期可以分辨语音细微差别,幼儿晚期可以分辨其母语的各种语音。
    幼儿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举个例子,将屏障后面放个物体,幼儿看不到屏障后面的东西会认为屏障后面没有物体。同时,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就是被很多家长说天马行空的想象,这充分说明幼儿想象力之丰富。可塑性相当大,主要受环境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2.幼儿学习音乐的心理特征
    幼儿期是开始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在当代世界音乐舞台上最负盛名的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李云迪、陈萨等人,他们大都是在3-5岁之间开始学琴,在幼儿期奠定的“童子功”,令他们终身受益。

二、小学生(6-12岁)音乐学习心理特点
1.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儿童擅长于具体形象记忆,高年级时抽象记忆得到发展,情绪表现形式从外显转向内隐。(您是否有时候开始不明白孩子到底怎么了?)

2.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征
    下面我用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叶朗的话来概括:7-9岁的儿童处在“写实阶段”的高峰,他们对任何艺术作品都以像和不像的刻板标准来评价,直到9-13岁,他们才逐步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艺术作品,并形成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直觉敏感性。(亲爱的家长,如果您的孩子还没有到这个年龄段,他/她的音乐老师就要求他们去审美,请相信我,您的孩子不是音乐世界里的幸运儿,而是碰上了自吹自擂的无知先生。)

三、中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特点
    中学有具体分为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由11、12岁到14、15岁进入少年期,有称初中期;由14、15岁到17、18岁进入青春初期,有称高中期。
1.中学生心理特点
(1)初中生心理特点
    初中生进入青春发育期,性的发育非常迅速,出现了“第二性征”。受此影响,初中生时期是一个心理活动复杂多变的时期,初中生处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中间站,其心理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与独立性相互交织、冲动性与自觉性等矛盾相互交错。

(2)高中生心理特点
    高中生开始进入青春初期,高中生身高,体重、大脑皮层结构、神经系统等生理发育已接近成年人水平。高中生时期是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在此阶段,世界观与人生 观已初步形成,生理与心理方面均趋向成熟。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突出的发展,思维的概括与组织能力进一步提高。情感更加丰富,自我意识逐渐成熟, 并开始慢慢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

2.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认知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随注意力、身体协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综合音乐能力也随之得以发展。中学生形成音乐审美态度,包括对音乐的理解与 感受、对音乐作品的评价、音乐表现与音乐创作能力等方面,他们愿意通过作曲家、演奏家、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去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再 满足于那些单纯写实性、拟人性的音乐特点,而逐渐转向以个人喜好(好听、过瘾、有意思)为标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