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壬寅诗历:四月初十日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壬寅诗历:四月初十日作者:曲径通幽
壬寅诗历:四月初十日
元·程文海、宋·陆游
元·程文海
《临江仙 寿崔中丞四月十日》
永日绿阴庭院静,最怜紫燕翩翩。
旧巢已堕不堪粘。
主人情爱重,亲手卷珠帘。
恰则五龙同浴佛,崧高又报生贤。
殷勤深意请谁传。
呢喃如对语,富贵出长年。
紫燕:燕名。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江南。见宋罗愿《尔雅翼.释鸟三》。
恰则:刚刚;刚才。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于江南推荐赵孟畹榷十余人,皆获擢用。丞相桑哥专政,程钜夫上疏极谏,几遭杀害。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宋·陆游
《初夏北窗》
作墨无声紫玉池,年光又入放翁诗。
风和柳岸吹绵後,雨足瓜畦引蔓时。
病酒相如无奈渴,清言叔宝不胜羸。
此生岂复功名事,付与城头画角悲。
紫玉池:应指砚台。
年光:春光。
吹绵:柳絮飘飞。
“病酒相如无奈渴”:司马相如有消渴疾(糖尿病),应忌酒,而他有时又借酒浇愁。后人因用相如病酒作为咏酒后不适的典故。
“清言叔宝不胜羸”:《晋书.魏瓘传》附《卫玠传》:“刘恢、谢尚共论中朝人士,或问:‘杜乂可方卫洗马不?’尚曰:‘安得相比,其间可容数人。’恢又云:‘杜乂肤清,叔宝神清。’其为有识者所重若此。”
“叔宝”是晋代名士卫玠的字,此人气质不凡,时人赞誉其“神清”。后将“叔宝清”用作称颂文士气度不俗之典。
宋·陆游
《初夏北窗》
水际柴荆昼不开,卧听微雨杂轻雷。
春蚕满箔眠初起,社燕争巢去复来。
海桧屈蟠依怪石,山榴零落点苍苔。
一樽及此风光美,车下长坡底用推。
社燕: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有"社燕"之称。
海桧有二种,海桧夭矫坚瘦皆天成。又有刻削盘屈而成者,名土桧,海桧绝难致。凡人家所有,大抵土桧也。《陆游·老学庵笔记》《海桧》
屈蟠:盘曲。
山榴:杜鹃花的别名。
宋·陆游
《初夏出游》
平生与世旷周旋,惟有清游意独便。
小灶炊菰山市口,束刍秣蹇海云边。
春融恨欠舒长日,秋爽已悲摇落天。
首夏清和真妙语,为君诵此一欣然。
清游:清雅游赏。
小灶:轻便炉灶﹐多供行旅使用。
束刍:捆草成束。《诗.唐风.绸缪》:"绸缪束刍,三星在隅。"《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明日贼攻城,设百楼,巡栅城上,束刍灌膏以焚焉。"一说,喻男女成婚。参见"束薪"。成束的草。
秣蹇:饲养蹇驴或驽马。
春融:春气融和。亦指春暖解冻。
长日: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
首夏:始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宋·陆游
《初夏出游》
泥黦棕鞋雨垫巾,闲游又送一年春。
长歌聊对圣贤酒,羸病极知朝暮人。
废堞荒郊闲吊古,朱樱青杏正尝新。
桃源自爱山川美,未必当时是避秦。
黦:玷污。呼童净扫地,勿使黦月明。——宋·
陆游《月夕》。又如:黦湿(受潮发霉)
垫巾:《后汉书.郭太传》载:郭太字林宗,有盛名。曾出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后用"垫巾"﹑"垫角"谓模仿高雅。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闲逛。
圣贤:清酒与浊酒的并称。亦泛指酒。
极知:极其智慧。
吊古:对着古迹怀念古人古事:吊古伤今。
宋·陆游
《初夏郊行》
小砚孤吟恐作愁,长堤曳杖且闲游。
破云山踊千螺翠,经雨波涵一镜秋。
粔籹青红村步市,阑干高下寺家楼。
去年此日君知否,十丈京尘没马头。
粔籹:古代的一种食品。以蜜和米面,搓成细条,组之成束,扭作环形,用油煎熟,犹今之馓子。又称寒具﹑膏环。
村步:村边泊船处。步,通"埠"。
阑干:同‘栏杆
’。
京尘:见"京洛尘"。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
宋·陆游
《初夏山中》
又报东皇促驾归,醉中阙赋送春诗。
佛瓶是处见红药,僧榻有时闻子规。
野客款门聊倒屣,溪潭照影一轩眉。
年光佳处惟初夏,儿女纷纷讵得知!
东皇:指司春之神。
促驾:催车速行。提速。
是处:到处;处处。
野客:山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
款门:敲门。犹款塞。叩塞门。
倒屣:
语出《三国志·魏·王粲传》:蔡邕听说王粲来访,急忙出迎,把鞋子都穿倒了。形容热情接待宾客:倒屣相迎。
轩眉:犹扬眉。形容得意。
宋·陆游
《初夏喜事》
箕颍元非争夺场,潇湘自古水云乡。
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
歛版早知游宦恶,署门晚悟世情常。
茹芝却粒虽无术,散发犹当效楚狂。
箕颍: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
水云乡:水云弥漫,风景清幽的地方。多指隐者游居之地。
敛版:古代官员朝会时皆执手版,端持近身以示恭敬。
却粒:犹辟谷。谓不食五谷以求长生。
宋·陆游
《初夏闲步村落间》
薄云韬日不成晴,野水通池渐欲平。
绿叶忽低知鸟立,青萍微动觉鱼行。
醉游放荡初何适,睡起逍遥未易名。
忽遇湖边隐君子,相携一笑慰余生。
宋·陆游
《初夏新晴》
曲径泥新晚照明,小轩才受一床横。
翩翩乳燕穿帘影,蔌蔌新篁解箨声。
药物屏除知病减,梦魂安稳觉心平。
深居不恨无来客,时有山禽自赞名。
宋·陆游
《初夏行平水道中》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
市桥压担蓴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原烟草蝶飞飞。
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平水”位于绍兴以东四十余里,盛产茶叶。
桥头的集市上,鲜嫩滑腻的莼菜压满了担子;村边的酒店里,饱满可口的豆荚堆满了碟子。
蓴:同“莼”。莼丝:莼菜。
莼菜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太湖流域一带,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张翰在秋风起时,思念家乡吴中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辞官而去,留下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豆荚一般在春末夏初成熟,带荚水煮,用以佐酒,也是一大美味。而“市桥”和“村店”都是人来人往的地方,所以即使诗人并没有直接写人,但是字里行间依然可以感受到此处人烟阜盛,百姓安居乐业。
“傍水风林”,有水有风,给人一种很清凉的感觉;而“满园烟草”又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氛围。
“烟”字用得很是巧妙,江南初夏多雨,空气迷蒙,绿草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朦朦唯美,就像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描写的也是初夏江南的风光。不过陆游这里的“烟草”并不带感情色彩,只是为了突出江南初夏的特色。而“莺语语”和“蝶飞飞”这两个叠字的运用,渲染了极其热闹的氛围,诗人的愉悦之情由此可见。前两联描写了江南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最后诗人又将画面切回了自己身上。
虽然是初夏,但一路走来,依然觉得暑气逼人,于是便在桐阴下换下了夹衣。
“换夹衣”这个动作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情趣,给人一种很自然亲切的感觉。而诗人换完夹衣后是继续游玩?还是返回家中?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陆游的诗以豪放雄健,峻峭沉郁著称,但是这首诗不一样,语言清新明丽,风格自然婉转,反映了他的另一面诗风。
宋·陆游
《初夏燕堂睡起》
歌凤平生类楚狂,山城迟暮得深藏。
洗春雨过清阴合,掠水风生绿藻凉。
晨几砚凹涵墨色,午窗杯面聚茶香。
功名到手浑闲事,此兴他年未易忘。
歌凤:《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歌凤"为避世隐居之典。
楚狂:《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邢昺疏:"接舆,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后常用为典,亦用为狂士的通称。
晨几砚凹:几案和砚台。
前一篇:[转载]壬寅诗历:四月初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