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事半功倍之三处方:「方向、方法、方案」

(2014-10-14 20:52:21)
分类: 我的研究

李庆芳,实践大学国际贸易系副教授。我反思「管理」与「领导」的差异,从差异找意义的思辨历程中,我挖掘出事半功倍的三处方:「方向、方法、方案」;其背后实质的意义是「领导有方向、管理有方法、实践有执行力」与「策略、模式、执行」的本质。文章由实践大学资设系冯琼谊整理、中文系林立智校稿。

 

近期我看了一本书,书中厘清「管理」与「领导」两者的差异。书中提及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找成长的「方向」。于是,我就开始思索「事半功倍」的做事方法,于是我归纳出三个处方:方向、方法、方案。简单的来说,领导就是设定成长的「方向」,管理就是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还要「实践」,也就是拟定具体的执行「方案」。简言之,这三处方也就是管理的「策略」、「模式」、「执行」。以下我就分享这事半功倍的三个处方。

 

 

第一个处方:设定方向

 

第一个处方是方向,也就是公司高阶管理者的「领导力」,领导是设定「方向」,方向对了,才能一步一步迈向目标前进。如果你很努力,可是方向不对,那你始终是与目标背道而驰;忙碌了一辈子,却始终无法达到你的目标。换言之,领导是跟管理学的「效果」有关,效果就是达成目标的程度。

 

事半功倍的起点是「设定方向」,若方向错了,方法与方案有都毫无价值了。举个例来说:当你从台中往南走,是永远到不了台北的;所以事半功倍的第一个要务是设定目标,决定努力的方向。我对第一个处方的反思是:「我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否在对的方向精进」。

 

 

第二个处方:用对方法

 

第二个处方是方法,也就是公司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管理是用对「方法」,当方法对了,就可以用较少的资源,获致较大的成果;因此,我常常鼓励大学生,应该是先把书念「完」,然后快快乐乐去「玩」,要用游戏的态度来度过你的人生。其实,当你以玩乐的态度来做事情,再用对方法,反而会更有效率。因此,对我自己而言,研究、教学,服务等等,我希望以玩乐的态度,用喜欢或对的方法去实践人生的目标。

 

寻找与用对方法与管理的「效率」有关,所以管理也就是寻找方法、用对方法去做事。例如:我喜欢用心智图构思,它便是一个促进思维、有效做事的好方法,用对的方法就能够事半功倍。「我们遇到问题时,会时时刻刻自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个处方:执行方案,

 

第三个处方是方案,也就是公司管理者的执行力。此处方与「实践」有关,也就是「执行方案」,即使你「方向对了」、「用对方法」,还是得去「执行方案」;因此,才可以很有效率或效果的方式去「实践」。我们常常接受很多「善知识」,可是如果有了这些善知识但不做,还是无法产生效用的。「善用」也是「用善」,其实就是去「用」这些「善知识」。

 

我常常反思我们既有的大学教育有两个缺失:一、常常是「教得难、说的多、做的少」,更是忘记把所学放在日常生活上。二、本质上就忽略教育在生活上的应用,而去追求一些很深奥却不是学生能用的理论。这两缺失让学生落入一个困境:教授过多的理论,如果不去实践、不去拟定方案、不确实执行,那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执行方案上,人们常常是「担心九十分钟,实际执行只要十分钟」。所以我对第二个处方的反思是:「我应该要时时觉知是不是『说的多、做的少』」。

 

 

我的反思:「管理」是追求事半功倍

 

我以这篇文章分享了事半功倍的三个处方:设定方向、用对方法、执行方案;这三方的背后实质是「领导要设定方向」、「管理要用对方法」、「实践是执行方案」,有就是公司经营管理的「策略」「模式」「执行力」。我也以这三方与企业分享并自我检视,我是否也在正确的方向、用对的方法、执行可行的方案。

 

为什么这三个处方对我们很重要?就某种程度而言,依据展演观点(performative)的道理,「人生」就是一系列问题之形成与解决所组成的。当我们遇到了问题就是要找方法解决,而解决问题必须要注意到「方向、方法、方案」,因此我们必须修炼这三个课题。近期,我常遇到一些人,始终「说一套、做一套,所说的却永远做不到」。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理论」,而不去「亲证」理论,那永远不能达到目标。最后我还是强调:做事一定要讲求「方向、方法、方案」。

 

表 1:事半功倍做事的三处方

个处

反思中

1方向

「领导」是设定「方向」

拟定「策略」

我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否在对的方向精进

2方法

「管理」是用对「方法」

发展「模式」

我遇到问题,会时时刻刻自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这个问题

3方案

「实践」是执行「方案」

「执行力」

我要时时刻刻觉知是不是『说的多、做的少』

 

 

反思:从心下手、从心调整

 

我从「顾问」的角色是「提问」而不是给答案的反思中,应用质化研究的技巧;我更从实战经验发现「企业的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本质上是上又是「心的问题」。换言之,解决企业问题与自己的问题要:从「心」下手,从「心」调整。

 

根据我的实战经验,人生成长要「经历」三个障碍,千万不要「跳过」而是「亲证」,透过「实践」去通过「干扰太多」、「忍耐时间」、「心魔的煎熬」这三个考验。「从心下手、从心调整」的精髓是要切记,别太执着别人的干扰,要忍耐通过修炼的时间,要自主学习与自我肯定。最后,我们要以「实践」精神经历这三关,要以「实做」以产生「成果」,从「成果」中「成长」(实做→成果→成长)

 

本篇文章我以「问题」、「本质」、「开悟」的逻辑分享人生的成长须经历三个障碍。若能「心定」、「持戒」、「持续」地调整,不断提升「心理素质」与「心灵素质」。修炼「心定」致使「小人」不会别干扰你的方向;修炼「持戒」以通过忍耐时间的考验,修炼「持续」自主学习与自我肯定以克服心魔的阻碍。诚如成功大学企管系方世杰老师的座右铭「在不积极中积极」,专注且积极且可以掌握的事,如此一来,必定可以转换到更具价值的「位置与平台」。

 

 

参考文献

[34]_140927_QRM_事半功倍三处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