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传统服饰衰落,而西方服饰成为主流?
(2014-08-16 11:04:15)
标签:
时尚文化服装分销服装批发 |
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传统服饰,都是在不断演变的。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5ZH00SIGG.gif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中国的传统服饰衰落”,你这里说的是什么朝代的传统服饰呢?汉服、唐装都不是什么传统服饰。
而西方服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为什么说到中国就说“传统服饰”,拿来对比的西方服饰就没了“传统”两个字呢?
牛仔裤、帆布鞋都不是传统服饰,现代西服和传统西服也有很大的区别,从这个意义来说,“西方传统服饰”、“日本传统服饰”都在衰落,日常生活中统统让位给了现代服饰(现代服饰也是有正装和便装的区别的)。
问题一是:为什么现在的主流服饰是以西方服饰为基础演变过来的?
因为西方社会自从工业化以来,服饰一直跟随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功用需求而改变。但因为西方社会的变革相对也比较平缓,所以一些生活习惯、礼仪、兴趣爱好也相对平缓地传承了下来,有生活基础。
另外,西方社会一直有比较好的商业基础,商业化是服装风格进入日常生活的基础。
例如,骑马这个运动活动一直有传承,所以马术服装也得到了传承,并且改良成了日常服装中的一种风格。
例如,日本的和服,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生活基础一直没有断层。因此虽然传统服饰在衰落,但仍然有它的位置。
再例如,牛仔裤、帆布鞋都是工业化、平民化之后,从一些特殊人群的工作场合演化而来的。但要是一直是脏兮兮的,也没有办法变成时尚。商业化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商人在利益刺激下,会特意地强化概念、升华服装风格的内涵。
问题二是: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服饰没有变成现代生活中的日常服饰呢?
相比较上面一节,答案就比较明显了。
第一,社会变化太大。虽然传统服饰一直也在演变,但中国社会在清末之前,生活方式还是过于固化,并没有发生过西方那样的工业化进程。这就没有给传统服饰一个“适应工业化”的机会。然后一声炮响,社会翻天覆地,传统服饰在生活中的不便利就特别突出,特别尴尬。就像北美的大型动物来不及适应人类的捕杀,就被当初印第安人的先祖灭光了。
第二,缺少生活基础。说白了,建国后的一系列运动,基本上消灭了生活情趣、消遣、礼仪活动,这些东西成了特别特别少数人的特权(当然自古这些东西都是特权,只是罕见像建国后那样集中在如此少数的人手中)。比如骑马,一般城镇老百姓谁能想啊。更何况在政治压力下,服装千篇一律,谁敢穿旗袍、西装?因此服装多样化的生活基础被消灭了。
第三,缺少商业化的力量。这个不说了,大家都好理解。
最近一些年的汉服唐装运动,并不是真正的传统服饰的复兴。因为喜欢这样的款式而去穿,没有问题。但如果觉得这就是复兴传统,个人认为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生活基础不存在了,生命已经没有了,有些东西找不回来也就找不回来了,只能进入博物馆。非要死而复生,结果就是借尸还魂。
就好像西方当年的文艺复兴,谁相信那真是古希腊的传统复兴了?
可惜诚然可惜,但没有什么好遗憾的。这个世界,历史上消失的东西太多了,很多都是不可抗力。
今人应该做的,是保存和传承仍然还有生命力的东西(不包括中医唷),并且了解得更深入,好好发展,产生新的变化,创造属于今人的事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