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卓越运营篇】采购订单量少,“到货及时率”低该怎么办?

标签:
采购订单到货及时率博商智汇堂 |
分类: 卓越运营 |
【博商导读】对于大多数制造行业来说,质量和交期是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交期的保证除了高效的生产组织,也需要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能及时到货。在管理上,生产主要是内部协调问题,相对可控;采购主要是外部协调问题、不可控因素偏多,因此,采购“到货及时率”低,成了很多生产型、装配型企业长期的苦恼,如何解决?希望本期原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
采购“到货及时率”是考核采购部门工作绩效的关键指标,一般来说,采购“到货及时率”最好在95%之上,有些企业要求达到98%以上。低于90%的时候,生产部门(或装配部门)就会出现停工待料、加班赶货的频繁交替,严重的,就必然延期交货。铜雀台重汽公司的采购“到货及时率”长期维持在30-42%之间,更换了几任采购主管领导,都未能解决这个“顽疾”。生产和销售人员已经怒不可遏了。然而,在水镜先生的指导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采购“到货及时率”就翻了翻,超过了公司75%的质量目标,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做到的。
公司现状
水镜先生先向大家介绍铜雀台重汽公司的基本情况:“该公司年产能设计为40万台车,平均每月的出货量超过3万台,销售车型共68个。公司属于典型的装配型企业,除了发动机之外,所有零部件都是由上游的257个配套供应商供货。在调研中随机抽取某月份的采购工作清单,上面显示采购系统当月采购的物料项目共6275项,发出订单1478张,有10名采购员,平均每人每月开出的订单148张,按照每月工作26天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下的采购订单5.7张。此外,采购员同时要协助处理到货检验、退货、付款、不合格品挑选等事务。看来采购人员的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
在调研中,发现公司的总体采购量虽然很大,但采购量很小的订单太多,很多单子的采购量都是100个以内的,三五十的居多,一张单子的采购货值不足1000元,个别的还低于500元。供应商的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都不愿意优先安排供货,而是等空闲才给这家企业安排生产和供货,一个零部件不能及时到货,那么一个批次的生产装配就无法进行。
此外,非采购系统中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产品型号太多,生产计划变更多、装配“换线”多,一天内安排多个型号的产品装配,“换线”浪费时间严重、“产出”太低。”
问题分析
“看来采购到货及时率低的核心问题还是因为很多订单量太少、货值太小,对这种单,供应商配合意愿低。”熟知生产运营的刘备分析到。
“赵总分析的有道理,不过我们需要找到在现有销量的前提下,提高采购订单的‘采购量’的方法。我们先来看看这家企业的‘销量构成’。如下图:
解决思路
根据上述数据我将铜雀台重汽销售的车型简单的分为两类:月销量大于500台,是畅销货;月均销量小于500台,是滞销货或新产品——非畅销货。
假如月均销量小于200台的52个车型分3批次、2批次生产的话,每个采购订单的采购量就不足100个,上游供应商根本不愿意供货。所以,我们合并1次订货,以30天为交期,一个月只对“非畅销车型”下一个批次的采购订单。这时,即使订购数量比较小,供应商也有充足的时间安排生产了,这部分采购订单的及时到货就可以确保了。
畅销车型即使一个月下5次采购订单,每批次的采购量也会超过100个。同时,畅销车型的月销量是平稳的,供应商的销量得以保证,供应商基本上会及时供货,这部分到货及时率就可以大大提高了。”
“将车型分类,合并非畅销产品的采购订货量,在产品销售额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单批采购订单量。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赵云若有所悟道。
解决方案
“这个思路也得到了铜雀台重汽的认可,为确保这个策略的执行,我们制定了如下政策:
1、销售部对“畅销车型”和“非畅销车型”进行分开接单经销商可以随时订购“畅销车型”,只要不同“畅销车型”的订购总量满足一次包车发运60台的倍数即可。经销商只能在每月的20日订购“非畅销车型”,下月25日前交货。不同“非畅销车型”的订购总量必须满足一次包车发运60台的倍数。
不过,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明天跟大家继续分享,如何提高‘货值小’的原材料到货及时率!”在众人的回味中,水镜先生结束了本次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