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学硕考研经验

标签:
教育收藏杂谈 |
这位同学是我们联盟18年研友群里特别热心肠的一个小哥哥,经常会帮大家答疑解惑。小哥哥又是本届少有的几个韩语二外考研的考生,中途还一度想调剂到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专业,所以这个经验帖应该能帮到不少人。
各位立志考研的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年我考取了大外日研,现在把自己考研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首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情况,本科出身三本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才决定考研且属于小跨考(据说大类之间的跨考才算真跨考,同为文学内部的跨考只算小跨考)。
接下来根据初心联盟的同学们和我自己遇到的情况,我大胆推测一下18年考研的大致情况以及总结一下19年考研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1.无论是本校还是外校,是一战还是二战,都不可以轻视政治和二外的地位。今年考研我认识的同学中就有一部分虽然专业课优秀,可就因为政治或二外差1-3分而无缘复试,着实痛惜。
2.在专业课上,外校的同学一定要更加努力。本校的同学经过4年的学习已经熟悉了老师的教法、平时考题的结构和考法、答题的方法套路等,在这些方面完全有可能较外校同学更有优势。所以你必须比本校同学更加努力,才能使老师在阅卷的时候更少的找到你的扣分点,你的分数才能接近你预估的理想分数。
3.重视初试,这次考大外的经历给我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就是一定要重视初试。一旦初试通过并通知你复试,就意味着大外有意向要录取你了,也就是说复试阶段不会为难考生,一般不会出现超过初试难度的题,这个时候只需要再加把火基本就能十拿九稳。
接下来介绍一下大外日研的情况,大外专硕日研分为日语口译专业和日语笔译专业,大外学硕日研分为日语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方向),专硕和学硕都属于日本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大外有2个分支,一个是英语方向,一个是日语方向,英语方向的归英语学院管,日语方向归日本语学院管。所以学硕的日语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方向)入学后上课都一起上,授课内容除了一小部分其余都相同。
接下来说一说各科怎么复习和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1、政治
政治:分为选择题和分析题,对于分析题和政治整个概念和框架的把握,主要通过看考研政治的视频来形成。
老师一般分章节讲课,认真听课后就会对于政治每个概念大致是什么意思、有哪些重要考点心中就会形成一个大致印象了。在看教学视频基础上,还需要一本选择题和分析题都有的考研政治的资料。资料里的选择题对于巩固教学视频学到的知识有帮助,而分析题部分主要对资料每一个章节的分析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出自己对于这个章节分析题的套路。
做题技巧
例如有一道分析题问“结合材料说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资料给的答案字数相对比较多,要一字一句去背就太多了。我采用的方法就是在答案中找到很重要很关键的语句并勾画出来,再写在题边上。这道题答案的关键语句就是“从狭义上说…”、”从广义上说…”、“ 马哲、政经、科社是马义体系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三句话,而这三句话就是自己总结出的这个章节分析题的套版。
比较勤奋的同学甚至可以把这个套版写在笔记本上,凡是问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三句就可以拿来作为很好的参考,大多数时候都排得上用场。具体答题时,在此基础上,再把材料里面的人名、地名、事件名引用出来。这样一来简答题就完全符合了“材料+分析”的模板,阅卷时两个部分的分才都能得到,顶多扣少量的分。
另外关于政治还有一些重要的归纳性的时间节点、重点等一般在教学视频里都有,一旦出现了这些知识,最好记在笔记本上,积少成多,然后时不时拿出来随便看一看,加深自己的印象。
2、二外
二外:大多数同学二外选的是英语,大外二外有英/俄/德/法/韩/西6种选择,我选的韩语。虽说语种不同,但也有一些经验是可以共通的。
对于二外我进行分析后得到了一些结论:
1.大外二外韩语考题的难度属于初中高级都有,整体的难度不是很统一,所以不是很好把握每个级别应该复习哪些知识点。但有一点好的地方在于,二外出题常常有一定的重复性,所以要好好把握住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把往年真题都拿来做并分析。比如分析真题后我发现二外韩语除了今年外,往年都会考到一定量的历年真题(今年也有少量的历年真题),所以分析真题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考试时遇到往年真题才能把分牢牢抓住。
2.今年难度相比往年总体有一定提升,主要表现在主观题数量增多了一些,今年增加了作文,阅读题除客观题外增加了简答题。
3.翻译题重点在于两个小句的连接和一些词汇、词组、语法表达。
干货分享
两个小句的连接需要使用连接语尾,最万能的连接语尾就是(绝大多数情况都可以使用)。其他的只需要记住,转折关系—、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 / 。词汇表法就主要在于平时积累,首先把真题里的所有的词汇搭配都完全弄明白并标注好,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中级水准搭配、词汇、语法的一个拓展。比如通过中级水准的教材、附带详细讲解的TOPIC相关试题,积累里面的词汇、搭配的表达。
4.阅读题里的简答题一般只会问你与该篇文章密切相关的问题,答案基本可以在原文里找到原句进行回答。所以要提升阅读能力,在做真题以外平时也要看一看中级水准的课文或阅读课本。今年作文是“ ”,写自己研究生阶段的计划。作文一般控制在10句话以内即可,怎么凑齐这10句话在于平时的积累。我们可以从做过的阅读、翻译,看过的文章中发现一些好的比较百搭的话,记在笔记本上,时不时拿出来读一读背一背。考试时直接拿出来用,根据具体的题目,再自己想1—3句话使文章与题目挂钩即可。
3、专业课
专业课:由于我专业课考的不理想,就简单分析下经过这次考试我获得的几点感想吧。
首先,综合日语这一块除了文学&语言学占一小部分外,其余大部分还是靠日常的积累和平时的基础。所以词汇这一块真的要日积月累,尤其是一些发音比较特别的单词,更要特别整理到笔记本上。
文学&语言学建议在自己预习的基础上,报初心的相关课程。阅读感觉需要多训练N1和专八水准的题。作文的话,重点掌握一下小论文的写作架构,记一下模板和一些比较百搭的句子。翻译与写作这一块,个人觉得应该在重视基本功的基础上,多翻看一些口译&笔译类的相关资料,多增加自己对于这些文章的印象。基本功建议通过一些练习为主的教材进行训练,相关资料可以参考比如日语笔译实务、日语口译实务等教材。
另外出题方面,去年复试笔试出现了井上靖的《何为青春》在今年初试再次考到,所以不能排除今年复试笔试的个别题会在明年初试再出现的可能性,比如今年考的孟姜女的故事也有可能出现在明年初试。所以大家对于复试真题也要分析分析,一旦考到类似的心才不慌。
还有一点我个人的经历,在进行基础学习时,如果没有学校老师指导,自己基础有不太好的同学,教材建议不要选择上外社的日语综合教程。因为这套教材1—4册没有出版答案,5—8册几乎全日语难度较大且答案没有解析,自学起来费力不讨好。
4、复试
复试:关于复试这一块之前有同学分享过且说得已很全面,我就简要说下自己复试的整个流程吧。
往年大外一般在复试前一星期公布复试名单,今年由于系统故障导致临考前三天(3月21日)才公布。当时看情况本不抱太大希望的我看到复试有自己的名字,赶紧通过父母的关系联系医院快速体检。体检时(3月22日)离复试只剩2天时间,白天我在医院体检的同时,父母在社区帮我办理政审等资料。拿到报告后迅速回家收拾行李并买好第二天一早的机票,父母晚上将我送到机场附近城中村的旅社,各种烟味、声响加上担心睡过头赶不上飞机,一晚上每个小时惊醒一次。3月23日早上5点半到机场等待,下午到达学校放下行李立马去学校报到递交材料。收取报告的都是学姐志愿者,态度都很和蔼并让你填写复试准考证,之后在学校提前找好考场,便回旅馆开始复习。
第一天(3月24日)的考试为上午考二外听力&专业课笔试,下午休息,第二天(3月25日)上午面试后整个复试结束。
二外听力类似于平时的听力考试,难度中级偏初级水准,会出现一些不太会的词汇或者没来得及听全的情况,不要担心只需尽全力写好自己听到的一般不会有问题。
专业课笔试时间2小时,题量相当多,所以平时可以练一练N1水准的做题速度。
面试按备考室—待考室—考场的顺序依次进入,当天复试的同学先全部集中在备考室,此时可以带手机、电子词典和资料。到考试时间后,每次会叫几名同学进入待考室准备,此时电子设备和资料一律不能带入。老师会给待考室的同学每人一张纸,上面有你的考题即一篇文章(我们这次为N2难度的一篇阅读)。此时只需全神贯注去理解和默读文章,5—10分钟后进考场面试(一次进一个)。
面试时,老师首先让你自我介绍,之后让你读手中的文章(听你的语音语调及有没有不会读的字),接下来5名老师会根据文章内容依次各向你提一个问(此时是背着来回答的),有的问题可能原文中就有答案,有的问题需要你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进行回答。之后随机一两位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随意提一到两个问题,甚至还可能随机问一个其他问题。
面试时不要过于紧张,回答老师提问时,尽量在正确的基础上使用较为风趣的语言,这会给你增添不错的印象分。 总之,“台上三分钟,台上十年功”,无论初试还是复试,想得高分还是靠“日积月累”,多练习、多背、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