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晋国民老公张继科未来好运悠长

(2016-08-26 14:15: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名人命运

​奥运会就这样结束了,带给我们许多的惊喜,也带给我们众多的遗憾,更带给我们无尽的期待。在这样的一届奥运会上,有人走下了神坛,但也有人走上了神坛。这不,有人就成为新的国民老公,比如宁泽涛、张继科、易建联、孙杨都成为了新晋的国民老公。

张继科,是的,这是一位不是单打冠军的国民老公。为何呢?第一,人家四年前就是冠军了,四年后更是感觉“无敌很寂寞”。第二,则是他帅气的外表,你说奥运会是看成绩的舞台,这个不假,但这更是一个看脸的舞台,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事实。第三,则是因为他没睡醒时就与对手PK,打完一局输了,刘国梁喊他醒一醒,然后他醒了,立马四局逆转对手。这样的霸气,女粉丝们自然很喜欢,而这样的装逼,谁敢不给满分呢?

奥运会结束后张继科在某平台直播中说,“自己已经准备退役,四年后东京奥运会真没想过,打不动了,太累了,我打不动,真去不了了,时间太长咋去啊?我现在该得到的成绩都得到了。”张继科表示:“早晚都有那一天。不当教练不当教练,退役给小胖(樊振东)当经纪人。为你们打球也是一件比较开心的事情,不会进娱乐圈的,都是朋友而已。

新晋国民老公张继科未来好运悠长

​张继科,男,汉族,1988年2月16日出生,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山东青岛人。

2000年进入山东鲁能乒乓球队,2003年1月进入国家队。2008年全国锦标赛,张继科以全胜战绩为解放军队获得男团冠军之后,在男单比赛中连胜马林、王励勤两名奥运冠军,以及奥运亚军王皓一举获得男单冠军。2011年5月15日,张继科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击败王皓,赢得职业生涯首个世乒赛男单冠军。2011年11月13日乒乓球男子世界杯赛,获得职业生涯首度加冕世界杯赛冠军。201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乒乓球男单金牌和乒乓球男子团体赛冠军。2013年世乒赛成功卫冕。2014年10月3日,韩国仁川亚运会乒乓球男双决赛中,马龙/张继科夺取男子双打冠军,张继科连续第二届亚运会拿到男双金牌,2010年张继科在广州与搭档王皓夺得亚运会乒乓球双打冠军。

2016年8月12日,张继科获得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亚军。

新晋国民老公张继科未来好运悠长

​张继科八字排盘如下:

乾造:戊辰 甲寅 辛丑 缺时

大运:乙卯 丙辰 2014丁巳 戊午 己未

张继科的八字财星当令,虽然前三柱印绶两重,但被月柱的财星克制,为失令身弱格局。从事体育行业的,命局中没有食伤不可能是靠艺术、技术特长来吃饭的。那么张继科的时辰上多半还是坐下了食伤,那么格局更倾向身弱了。喜印比帮身,官星也可不忌。

张继科之所以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世界冠军、大满贯得主,多半就是靠时辰食伤泄身吐秀,与印绶搭配构成“食伤配印的”组合。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张继科的大运走得实在太好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除了靠自身的拼搏、努力,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外,还需要有好运的支持,才能在机遇的到来的时候牢牢把握住。张继科17岁以后开始进入官杀大运,与命局官印相生,名利双收,站在了世界乒乓球舞台的最高峰,为中国屡次赢得荣誉。

用印绶的人都很理智的,头脑很清醒。关于张继科在本次里约奥运会有将选择退役,而不选择继续参加东京奥运会,实属明智之举。因为东京奥运会的年份是2020年庚子,食神旺地,合住命局中的辰丑印星,且与大运形成冲克作用,这一年恐怕很难发挥出理想成绩。人走好运,连命运都会眷顾。与其说是张继科自身的意愿,不如说这也是老天爷的安排。

张继科的八字是用印星的,确实对娱乐圈不感冒,所以张继科退役后确实像他所说的不会进入娱乐圈。而且张继科后面还有二十年的印绶大运,如果不再继续打球的话,可能会选择日子过得很安逸一些。这可能是前面当运动员太累了,尤其是在中国当运动员,在体力和耐力上的付出是超乎常人想象的。晚年还有二十年的比劫大运,可谓好运悠长。

---------------------------------

声明:本博客内所有文章均为鑫淼居士原创,如有需要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视为侵权,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鑫淼居士提供八字有偿预测,费用请咨询:
唯一QQ工作号:2546045680,或搜索“鑫淼居士”;
微信公众号:xmjs2546045680,或搜索“鑫淼居士;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5094721865?source=blog

扫描添加鑫淼居士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