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公教师考试网
华公教师考试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5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不清?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2017-01-22 13:25:14)
标签:

杂谈

http://wx3/bmiddle/005yII0yly1fbzc760mmvj318g0qogru.jpg                               思维的特点
                                   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并非如同感知觉那样,直接的认识事物,而是在我们以往的经验基础上,通过某些媒介认识事物。
思维的间接性体现在:

1. 我们可以通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其内在的、必然的、规律性联系,由表面现象“推断”出内在实质。比如,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的外在手段,推测、诊断出病人内部器官的病变;根据“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这样的动物异常表现,做出地震预报。

2. 我们可以通过某一事物认识其他事物。比如,在珠穆朗玛峰地区40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由此“推断”珠峰在远古时期是汪洋一片。间接性的关键就在于非直接认识,而是“推断”得来。

                                   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及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它包含两层含义:
1.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比如,台灯、吊灯、壁灯、支架灯、吸顶灯、闪光灯、手电筒等,其本质都是为了照明,我们统称为“灯”——概括性;又如,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概括性。

2.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比如,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路边的大石块儿“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概括性。概括性的关键在于提炼、总结。

                                 两者关系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间接性是以人对事物概括性的认识为前提。比如,劳动人民总结的“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民谚,就是在多次感知地震异常现象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找出了这些动物异常和地震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对未来事物做出的一种间接判断,而这种判断正式先有思维的概括性而获得的。


​更多、更准确的考编信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第一时间掌握http://wx1/bmiddle/005yII0yly1fbzcbg7txwj30ge07iwfd.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