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叔的婚礼

(2018-10-10 17:54:31)
标签:

随笔

农村

时代

情感

历史

分类: 《我的童年在连队》
http://s1/large/005yCRlczy7oiaLmCKa46

 一直模棱两可的记忆时常蹦出我的生活,找不到头,看不见尾,却又真真实实的存在,我经常把这种情况称之为“选择性记忆”。

 

小时候吃过最多的饭就是结婚酒,生日宴,满月酒......

 

九岁那年,有个在三亚旅游局工作的奶奶他儿子结婚,按辈分来称呼就是小叔,至于是阿婆的姐姐还是妹妹,是第几个称号的叔叔我也不记得了。

 

他们兄弟姊妹几个应邀同往三亚参加婚礼,见证新人的幸福。

 

那时我还在课堂上心不在焉的听老师讲解有关于鲁迅的文章,放学后总是最后一个走,夏天可能还可以见到晚霞,可是一到冬天,就只有灰沉沉的暗夜了。

 

留下来的原因不是多么积极的做卫生,也不是和小朋友玩到忘乎所以,而是写不完作业,背不完课文,完不成老师留下来的任务,所以和多数人的小学一样,都有过过留堂这种光荣的历史。

 

晚间回家,听阿公和阿婆饭后聊起这个话题,阿公问:“要去多少天才能回家”?

 

阿婆应:“两三天吧,谁也不知道怎么个情况”。

 

......

 

一听阿婆要出远门,还是好几天的时间,就不由得心想“出去还不带我,肯定是去哪个好玩的地方”。

 

前一秒才听说,后一秒就马上冲到二老的跟前大声嚷嚷:“去哪里玩?我也要去”。

 

不用提前预知阿婆的态度,就知道她下一句话一定是:“哪里你都想去,不知道自己还要上课吗”?

 

我哪里是爱学习的孩子,要是这样就不会每天都被老师留在课堂补作业了!毫不夸张的说,自己真的就不是学习的料。

 

闹了好长时间,阿公看不下去了就让阿婆赶紧带我一起去,留在家里他管不住,等下又去河边玩,山上窜,哪里有那个闲暇时间跟在屁股后边

 

于是,我课也不用上,作业也不用写的就跟阿婆去三亚参加小叔的婚礼了。

 

那是我有记忆以来去过最远的地方,但是阿婆的记忆中那是我去过最近的地方,听说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去过汕头找正在做生意的父亲,父母离婚后跟着阿公阿婆在鱼塘院子里做起了山大王,在家里作威作福,在连队里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早晨去三亚,晌午就到。

小叔的婚房靠近海边,新娘婶婶很美,房间很温馨,进家的那一刻我就和一同前来参观的几个小朋友打的水深火热。

 

阿婆在来的路上叮嘱我到了小叔家里要坐有坐相,站有站姿,不要总是好奇别人家没有见过的东西,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样。

 

谁知这一玩就给忘了,在小叔家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大闹天宫,从一群正在说话的长辈中间横冲直撞,穿着鞋子踩沙发,在新娘床上玩弹跳板,抓着桌子上的炸饺子就玩起打雪仗,从海南丢到香港,再从香港丢到门口,满屋子都是我们这几个孩子的朗朗笑声,地上也都是我们制造的垃圾,小叔过来好几次和我们说过不能把垃圾丢到楼下,会影响小区的环境卫生。

 

我们点头妥协,几分钟过后又坐不住了,如果不是午饭时间到,估计我在小叔家还可以闹个底朝天就差没有上房揭瓦了。

 

车上,阿婆揪着我的耳朵说我不听话,在小叔家里我们是客人,让我看看自己刚才都做了什么,人家不会夸我活泼开朗,只会说我没家教,又再一次警告我接下来两天的行程要是在不听话,以后出门就不带我了,还说我不长耳朵,一点都没有女孩子的样子,早知道就不带我来......

 

本来就是一个爱哭的小人,在听到阿婆只骂自己没有骂别的小朋友不听话时,自然经不住眼泪流出来,在车里哇哇的就哭了起来,别提那哭声有多响亮。

 

那个时候我是真的觉得自己特别委屈,想不通为什么一起在叔家里大闹天宫的几个孩子,最后会变成只有我一个人,后来才想明白小时候我什么都不会,最会怂恿别人和我一起闹事,比如去爬电视塔,去河边划船,去偷石榴等等,而阿婆只是我的阿婆,她有义务对我负责,别的小朋友犯错了人家有父母,和她没什么关系,但是我犯错了就好和她有关系。

 

当我想明白的时候阿婆已经是六十好几的人了,不在担心我的礼貌问题,而是不断操心我能不能嫁出去,过得好好不好。

 

人生来回就那么一趟,你能有多少时间去积累至亲之间的感情,你又有多少时间去领悟一件事情的最佳状态?

 

小叔的婚礼进行的还不错,可这功劳我要归根于阿婆的再三叮嘱“你千万不能在小叔的婚礼上惹出什么洋相啊,更不能捣乱......"

 

好像自己就是一个麻烦精,除了惹事就什么也不会了。

 

我是个自私的小孩,因为这趟旅程我是很快乐的,在阿婆的呵斥,恐吓,威胁下依然还能在“南海观音”景区里爬上雕像——大象的背上折腾,在写上“猴子山”的绿草坪里挖坑,在众人还在寺庙里拜佛时就已经跑到最前面,然后与一群陌生人嬉闹,找到我时,正在一座佛像前玩水,一点也不尊重人家佛祖的感受。

 

阿婆上来又是一顿批评:你能不能学学人家家的小孩一样,乖一点,稳一点,听话一点,你要是走丢了谁去哪里找你,早知道不带你出来了

 

哈哈哈,听到这话别说心里有多乐呵了,能让人注意的事情没少干,就好比现在,我心里其实已经笑的人仰马翻早知道,你还会带我出来吗

 

都说佛在心中,走到哪里都是一副宽容的姿态,那不是作死,那是心里的净土,最初的纯善。

 

阿婆被姑姑接来东莞居住后也依旧保持一颗佛心,每月一号两人总是结伴去寺庙拜佛,烧点纸钱给泉下有知的亲人,希望他们顺顺利利,我们平平安安。

 

这或许是每一个佛心人的本真,虽然家里人信佛,但自己却是一个十足的科学迷,无神论者。

 

佛经说:有种花,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生于弱水彼岸,无茎无叶,绚烂绯红。佛说:那是引魂之花——彼岸花。花开一千年,叶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彼岸花开只一团火红,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

 

海天相接的一线也犹如彼岸之花,升起一天,潮起一片,永不相接,永不重逢,永不合欢......

 

第一次见到海,也是那一年,那一岁,那一天......

 

结束“南海观音”的行程,在下午随小叔一行人前往大东海看日落,因其明天就回家了,各家都不愿白来这一趟,索性看了海就算圆满了。

 

金黄色的沙滩上“外国人”着裸露的泳装半掩沙中,晒得黑红黑红,杂乱无章的脚印像一群小鸭子歪歪扭扭跟在母亲身后向前行,直到尽头。

 

翻滚的浪花拍打金黄的海岸,礁石的歌颂,四季的舞曲,我像一个见到新大陆的孩子,手里捧着一把紧握就能散开的海沙,松开轻抓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你不会去想明天的烦恼什么时候会接踵而来,什么时候又会让你遍体鳞伤,又会让你以怎样的态度去接受它们的到来。

 

回家以后,告诉阿公自己在三亚的所见所闻,就好像我曾踏上他生活过的“西沙群岛”,感受他那些年挥洒汗水的军营生涯。

 

长大以后,我用文字记录下小时候的见闻,经历和故事。

 

在那些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里,其实最简单的联系方式就是一对喜结连理的新人的婚宴,一个初生婴儿的满月酒,哪家人又有了喜事,就连丧事在那个年代里都是难能可贵,相互联络感情的一场友谊

 

如今,智能手机遍及全世界,每一个人的旅行方式和购物方式都是满手的网络,批判是一种想要回归本真的念想。

 

去年又去一趟三亚,离别时已经忘了小叔也是那儿人,老一辈的感情没有在延续到年轻这一辈人的身上,走家串户的时代也已经是过去时,来年或者将来,如果没有阿婆那一辈人的领路,我想在到三亚,依然不记得还有这户亲戚。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网络时代的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