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喜欢,不能成为你不尊重别人的借口

(2018-03-01 14:33:16)
标签:

情感

青春

励志

杂谈

分类: 《傲骨女人心》
http://s11/mw690/005yCRlczy7pWrYyokOba&690

  对于这篇文章一开始我是不太想写出来,因为这件事毕竟和自己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也没有造成个人的什么损失,但是这件事情又和自己息息相关,一直萦绕在脑海里,直到今天还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哪。

  有些矛盾,说不出的为难自己。

  一个月之前,我在微博上的“军恋食堂”里看到一位博友发出了一张帖子,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是军恋和军嫂的朋友,欢迎加入xxx微信群”。

  出于对军人的一种敬仰和对军恋的一种期望,我当时就在微博上私聊了一下这位博友,高三学生,还是个长得挺好看的姑娘,告诉她自己有想进这群的意思。

  就这样,她把我拉进了这个微信群。进群初期,感觉群风还可以,至少没有什么大的争论问题出现,我也是处于一种有时间就聆听他们说的状态,发言的时间还是比较少。

  进群大概一周左右,我陆陆续续的发现这个群的涉军问题比较多,偶有几个人是不管军恋有多难熬,他们都从来不会在群里散播负面情绪,但多数人还是会经常抱怨生活中那些本应该由男朋友来完成的事情,现在却要她们自己动手完成,大概是觉得有些委屈想要说出来,表达一下军恋的不容易。

  群主姑娘对于这些问题也是视而不见,甚至有时候还会带头抱怨一下自己的感情问题,可以说这个群给我的感觉就是个人用来宣泄情绪并且得到安慰的地方。

  有些事情你不想它来它就偏偏要来,你越是害怕它就越要发生。

  终于,该来的还是来了。

  那天,小A和男朋友闹分手,在群里委屈了好久,一直在抱怨军恋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说着说着还会时不时的蹦出几句不得体的语言。

 小B可能是看不下去了,出来和小A说了几句比较正能量的话,大概意思就是感情是自己的,跪着也要走完,选择军人做男朋友又不是别人逼着你的,作为一名军恋女孩除了要理解军队的规章制度以外,还要能理解自己男朋友的为难之处,总是抱怨这抱怨那的能解决问题吗?这样只会给这个群带来更多的负能量,本来军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可能是个人的性格问题,我觉得小B说的没有什么不对,偶尔抱怨一下就行了,总不能经常性的去抱怨吧!这会带动多少人的负面情绪啊,还是在这样一个公众平台上,那么多的人在看着呢!

  可群主姑娘觉得小A这样抱怨没有什么不对,反而还觉得是我们的错,得罪她了,甚至还由此话题引起了她对自己感情的不信任,觉得我们两个才是反面人物。

  为此,我们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被移出群,原因是正能量的话不该说,负能量的话才是王道。

  带着一头雾水又跑到微博上去问她:“姑娘,我是哪里错了吗?为什么被移出群了,能给我一个解释吗?”

  接下来我得到的答案是自己怎么想都想不到的:“没有理由,我喜欢”。

  很不想撒谎,那一刻我的内心是燃着熊熊的焰火,随时等待爆发,但是出于礼貌和不认识,我还是没有那样做,而是把聊天记录删除了。

  小C问我怎么不在群里了,我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她,她觉得是有些不公平和不可思议,但群又不是她的,也只能是除了安慰我还是安慰我。

  我说群主只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在处理问题上还是会有一些情绪化,但是这样的理由并不能说服自己去理解一个这么荒诞的做法,可以说是个人基本素养的问题。

回想高三的自己,也并没有做过这样“我喜欢”的事情,就算在不喜欢,也不应该用晚辈的高姿态来踩踏一个一个长辈的话语权。

专栏作家罗西老师说过:很多问题,一开谈,就发现不仅是鸡对鸭说,而是一个星球撞另外一个星球,根本就是两套语言,两条思维,都鄙视对方,都懒得听。没必要跟那些对你有敌意的人解释什么,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只会相信自己所了解与理解的。

  相比于群主姑娘,我更认同另一位群主小D的做法,同样是高三的学生,同样是拥军妹子,同样都是群主,她在面对这样类似的问题时先是安抚好争论双方的情绪,然后让她们都私底下去冷静一会。其次是杜绝群里大量出现负能量的话题和情绪,以保证群的整洁度和群成员的积极性。最后是写一份致歉的公告,检讨作为群主的失误,和谴责那些试图破坏群和谐的人。

  在事后,我还特意去和小D聊了一下,我说群是她的,她怎么没有在这件事情上采取踢群的方法解决?她也可以随性这样做的,只要她喜欢。

  小D说群是她的没错,但是她喜欢,不能成为她不尊重别人的借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王朝的衰落就是铁证一般的存在,况且建群的初衷是为了大家能够很好的留下来交流,并不是为了滥用群主的权利体现群主的权威,本来微信就是微微一信,难能可贵的是大家都愿意共同聚在一起,聊聊心里话,说说老故事,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主张直接踢人的方法解决问题。

  那一刻我才明白一个几十人的群和一个几百人的群,差别在哪里。

  忽然又想起罗西老师的话:乱世或浮世,求同存异并不容易,在“社会能见度”较低或者有墙的地方,一个人坚持的东西,是不可能被说服的,因为大部分人没有这个习惯与素养。

  小时候大人就经常教导我们说见到叔叔阿姨要问好,别人帮了你要说谢谢,撞到别人了要说对不起等等。

  这些终究都归根于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延续了上千年。

  抛开她们的曾经,不管经历过什么,两个人,同样的年纪,不同的为人处事,群主姑娘的处理方式就很容易得罪人,就算不认识也不应该因为“我喜欢”就这样草率做决定。

  自古就有“子不孝父之过”的说法,说的好听点是没有礼貌,不尊重别人,说的难听点是没有家教。当然了,我这么说仅仅只是自己的观点,并不能代表别人的看法,或许有人也会这么认为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

  细节决定成败,同时处理问题现人品。

  两件小事,两个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小见大上升到社会层面。

  教养永远比能力重要,一个人可以没有能力,可以不够优秀,可以不够有钱,但是如果不会做人,那就不要怪别人指责你的父母没有把你教好。

  这不是情商和智商所能比拟的问题,而是民族精神是否传承当今的问题。

  传统美德有很多种,礼仪只是其中的一种。

  我喜欢,真的不能成为你不尊重别人的借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路归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