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平凡的世界路遥 |
分类: 文学天地 |
《平凡的世界》孙玉厚:你的辛苦不会白费,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题记】
我清楚地记得在1988年春季清明节前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午间开始首播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那时我在读初三,每天中午不回家,从学校的扩音喇叭里聆听李野默老师那动人的讲述,这是我青春岁月里最美好的一段回忆,让我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无限遐想。主人公孙少平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而咬紧牙关苦苦打拼的经历时时刻刻感召着我,时至今天,仍是如此,每当我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一个个迈不过去的坎时,我就从书柜里抽出这套书。在此之前,一生与土地为伴的伯母,小学没有毕业,也爱看书,我读了她从邻居家借来的路遥的成名作《人生》,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九月到呼图壁县一中读高中时,我在县图书馆办了人生中第一张借书证,频繁地借阅各种图书,其中就有《平凡的世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细细品读了这部影响了亿万读者的巨著,读时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读后意犹未尽的我把激励人心的经典语句一条条抄录在日记本里,用了整整两个本子,不时地翻阅,至今还静静地躺在书柜的角落里。后来读大学时我用周末打工挣的钱买了第一套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的《平凡的世界》,深绿色封面,再次拜读了路遥的这部力作。在远离故土、孤单寂寞的日子里,为了考上大学,不得不把所有精力用在学业上。但文学给了我不小的精神支柱,滋润了我荒芜的心田,让我不停地辗转于图书馆、书店和校园之间,如饥似渴地汲取书中的营养。一有空闲,我就把心底对父母的思念,对人生的迷茫,对活着的意义,诉诸于笔端,写进日记里,而《平凡的世界》在灵魂深处给我的鼓舞和慰藉无疑是最大的。
最初不被看好的《平凡的世界》在1988年终于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来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亿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小说里写的是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故事,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呢?
不得不承认《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所有作品中最厚重、最能触动人心弦的作品,这是他用初恋般的热情和执著的意志来写的作品,让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困难时都能燃起希望的勇气和奋斗的信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和生命换来的作品,路遥“以命搏文”,耗时六年,才写出这部上百万字的鸿篇巨著,值得每一个人来品读和珍藏。
人生如寄,所幸还有书籍。生而为人,活着,就要时刻准备着承受磨难。只要心中有不死的梦想,再苦再累再难的日子总有一天会过去的!这是英年早逝的作家路遥和他的作品给我的人生启示。
2021-5-23
【正文】】《平凡的世界》孙玉厚:你的辛苦不会白费,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生而为人,谁不是在其中备受煎熬。可是随波逐流是等不来岁月静好的,只会遭到炎凉世态的大肆欺凌。只有挺起脊梁熬过去,才有可能在万般艰难中拼出一线生机。
生活磨平了他所有的棱角,让他疲于奔命。
你的故事我不知道,无法给你更多的帮助。可是《平凡的世界》中的故事我们都懂啊!老实憨厚的农民老汉孙玉厚,辛苦了大半辈子,煎熬了大半辈子。其实他也年轻过,他也曾为了生活和理想走西口,山西的拜把子兄弟就是他用他的善良换来的。
可惜年轻的时候,他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活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农民(其实时至今日,农民依然是活在生活在底层的人),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他不再奢望诗和远方,只想一家人能够吃饱穿暖(相比起来,我们要比他们强多了,至少不用为吃喝发愁)。
生活磨平了他所有的棱角,让他疲于奔命。后来,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弟弟孙玉亭身上。他自己节衣缩食,却把弟弟送到山西读书。
可以说,弟弟孙玉亭承载了他所有的理想,他希望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弟弟能够帮他实现。一九五四年,孙玉亭高中毕业,分配到太原钢厂做工人。
在那个时代,商品粮在农村可是一种荣耀,可惜孙玉厚还没有高兴多长时间,麻烦又来了。
孙玉亭突然好好地工作不干,要回来种地,还逼着他为自己找媳妇。看到已经二十六的弟弟,还整天缠着老母亲要老婆,孙玉厚的心凉了,看来他的希望要落空了。
关于这件事,孙玉厚并没有怎么懊恼,因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
是啊,这就是命运!正如辛劳一年的麦子,还没等收获,就被冰雹打光了,难道能懊悔自己曾经付出的力气吗?
其实读过《平凡的世界》的朋友都知道,和后来的故事相比,孙玉厚现在所受的煎熬已经算是好的了。
求爷爷告奶奶,借了一屁股债给自己的弟弟张罗了一门亲事,弟弟不但不知道感恩,还把他们一家从老宅子里赶了出来。
虽然孙玉厚一直努力地活着,可是煎熬却没有丝毫的减少。三个孩子都渐渐长大了,连个住的地儿都没有!大儿子的不认命更是让他饱受磨难。苦点儿,累点儿,他不怕,可是生活太煎熬了。
明明知道儿子和田福堂家的闺女两情相悦,可是自己的家庭却配不上人家。看着儿子被批斗,他却无能为力。
他哭着对儿子说:“爸爸对不起你。爸爸一辈子没本事,没把你的书供成,还叫你回来劳动。受苦不说,你这么大了,爸爸连个媳妇也给你娶不回来。爸爸心里像猫爪子抓一样,死不能死,活不能活啊!”
然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借钱为儿子办婚事。大儿子成家了,整天没日没夜地忙事业;二儿子又因为民办教师下岗,跑了城里打工去了。漏说了一点,女儿孙兰花的婚事,也是他的烦心事之一。
岁月不负苦人心,守得云开见月明!
随着儿女们的长大,他也在渐渐地老去,生活终于在这个时候开始回报他了。
孙玉厚第一次吃上白面馍的时候,一点一点儿扣着吃,用力地咀嚼着,他泪眼婆娑地说:“白面馍真甜!”
第一次收到小儿子孙少平寄回来的钱,他会心地笑了,把钱数了又数,然后用破手帕包得严严实实,藏在席子底下。
再后来,小女儿考上了名牌大学,儿子们也为他盖起了漂亮的房子,他走在石圪节的路上心里都乐滋滋地,因为他终于可以挺起腰杆做人了。此时的孙玉厚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
努力吧,不服输的人!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活着,就要时刻准备承受磨难!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每每读到以上这些朴实而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语句,无不倍受感动和鼓舞。
《平凡的世界》就是一部奋斗史,孙玉厚、孙少安、孙少平,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无疑他们走过每一步都是艰辛的,他们流过泪,流过汗,甚至流过血。
就说孙少平吧,他为了理想甘愿放弃读书人的架子,做一个用力气还换钱的小工。汗水流到眼里都没法擦,石块把脊背磨烂了,结痂;再磨烂,再结痂。可是他在空闲的时候却一个人偷偷躲起来读书。
这部小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绝非偶然,没有努力的理想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人生在世,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你的辛苦不会白费,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作者简介】
路遥(1949年12月2日—1992年11月17日),男,本名王卫国,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路遥1949年12月2日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该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获得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2019年9月23日,《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19年9月25日,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