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节气“小满”想到老子的“道法自然”
今天是2021年05月21日,辛丑年农历四月初十,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小满。
小满不满,麦粒渐满;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小满,生活美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此时,春花渐渐枯萎,而小麦长势喜人,麦粒逐渐饱满,将熟未熟,故称之为“小满”。
小满,是一年中最有智慧的节气。吹着夏天的微风,带着夏花的芬芳,农作物将熟未熟,收获在望,却又从容不迫地生息。
由小满节气不由得想到做人要谦卑,不要自满。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很有道理。英国诗人T·S·艾略特说:一位自高自大的人,就像是一只公鸡,它以为太阳上升,是为了聆听它的啼声。一个民族亦是如此,无论何时自我膨胀都要不得。(配图为净圆老师书法)
老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子的话。
“法”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遵守,顺从”。这样去理解,就大致能理解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说,人在大地上生存,遵守大地万物生长作息的规则;
大地承天,万物的生长繁衍和迁徙是依据自然气候的变化而进行的;
自然气候,天象变化遵从宇宙间的“大道”运行;
而宇宙间的“大道”,则是世间万物本来的样子。
老子的学说核心是“无为”,遵从“大道”。而这句话更清晰形象地讲明了“天、地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的难点在“自然”,这个“自然”,并非我们平时说的“大自然”,天大地大,“道”最大。“道”又怎么会去遵循大自然呢?这个“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大自然”这个我们现在用得很多的词是从这里衍生出来也不一定。
所以前三个“法”字可以理解为顺从,而第四个法字理解为“即,是”也对。
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自然”即“道”。
道就是万物本来的样子。这一点实际上是这章《道德经》内容,我们来看全文:
《道德经》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这么个东西,浑然天成,生于天地之先,无声无形,无需外力辅助,独自周而复始的运行,从不停歇。可以视之为天地之根本。
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权且称之为“道”,再勉强取个“大”的名(所以我们应该叫它“道大”么……)。
它广大无边,运行不竭,连绵扩展到至远而反,再从本原开始运行,在时间和空间里里周而复始,从不停歇。所以我们称宇宙之道为“道大”(果然叫道大),天地之道为“天大、地大”,人中之道为“人大”。
宇宙间有四大(注意不是大小的意思,是有四种运行之道),人大只是其中最小的道。“王”是人王。我们原来讲过诸子百家都是统治建言中带哲学意味的思想,所以这里是对人王建言,用“王大”代指“人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过去,要真正以“道”来统御万民,就要顺应时令和万物生长规则,让他们回复到他们本来的样子,无为而治,天下得自然之法,安定。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这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后来刘邦称帝之后,就采用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学派拉来了黄帝做大旗,称为“黄老学说”,让战乱的天下休养生息,人间大昌,迎来了“文景之治”。
小满不仅仅是一个节气,它包含了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也是此意。
未满,才有上升的空间;未盛,方有进步的余地。
小满,未满,恰恰好。
今日小满,心有小满刚刚好,
小有所得即安然。
愿你,快乐满满,笑容满满,好运满满,幸福满满!
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
农历辛丑年四月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