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经典】每天坚持诵读《论语》

(2020-07-13 12:43:23)

【国学经典】每天坚持诵读《论语》

【国学经典】每天坚持诵读《论语》

【诵读日期】

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农历庚子年五月廿三。

【国学经典】每天坚持诵读《论语》

【经典简介】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本章为《论语》:先进篇

【原文】

11.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翻译】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学生们还是厚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像对待儿子一样看待他。这不是我的意思呀,是那些学生们要这样办。”

【解读】

本章记述在厚葬颜渊的问题上,孔子认为丧葬以哀悼心诚为本,颜渊家贫,丧葬应该量力而行,厚葬违背了礼的节俭之意。颜渊生前清贫朴素,一直循礼而行,死后厚葬,亦违背其本心。孔子一直主张以礼办事,把个人情感与社会礼制分得很清楚。他反对任何越礼的行为,坚决维护礼的神圣性。

【国学经典】每天坚持诵读《论语》

本章为《论语》:先进篇

【原文】

 

11.12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

 

敢:冒昧之词,用于表敬。

 

【翻译】

 

季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说:“人还不能服侍,怎么能去服侍鬼神呢?”季路又说:“敢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对生都知道得不清楚,哪里能知道死呢?”

 

【解读】

 

注重现实

本章所记孔子言论,主要表达的是他对现实、理性和实用的重视。

 

子路问鬼神生死之事,孔子的回答则举重若轻,巧妙地将鬼神与生死等空而大,以及玄远幽冥的问题转移到了人生人世上。孔子的这个态度,使儒家学说最终形成了实用理性的特色,对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而中国文化则把目光盯在现实人生上,着力追求社会安定,强调人生幸福。

 

对于鬼神和生死等问题,孔子一向持存而不论的态度。之所以如此,大概有如下原因:

 

首先,鬼神等虚幻之事本就难以说明。鬼神观念起源于远古万物有灵的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因鬼神乃是幽冥之事,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进行实践性研究,更无法彻底讲明。所以,对这些不确定的东西,既无法确实肯定,也不能彻底否定,存而不论无疑是最科学的态度。

 

另外,儒家学说本就是一门重视现实,关注现世今生的理性学说。儒学讲究仁、礼,重点在于修身养性,调节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本质上说,儒家学说是积极入世的。对这些与现实人生关系较为疏远的鬼神之事,孔子并不把它列为研究的重点,所以也不把话题往这方面引导。

 

死亡的问题也与鬼神问题类似,所以,夫子也秉持相同的态度。孔子和儒家真正关注的是现实人生,是世俗的成功与快乐。在孔子眼里,研究人,研究人性,研究人际关系,研究人与家国的关系,研究社会和谐稳定等现实问题,都要比研究鬼神与死亡迫切和重要得多。同时,这些问题,也有足够多的现实事例,完全可以从历史与现实之中总结出相关的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世人,引导社会,造就一个人人安乐的大同社会。正是孔子的这一态度,造就了中国文化重视现实、不谈神鬼等虚妄之事的重要传统。

 

孔子注重现实,回避鬼神死亡之事的观念,对我们有着重要启迪。鬼神死亡之事,固然可以为现实世界的人们提供某种精神寄托,乃至提供心灵向导,但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现实世界的人们获得安慰和某种精神归宿,是为了现实人类的幸福。与其这样绕一个大弯子,还不如学习孔子,把目光、精力和思想直接投射到现实社会。通过研究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找出人类社会不合理、不公平问题的症结所在,思索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总结人类历史上相关的经验教训,提出前瞻性的思路,引领人们走向现实的成功,倡导世人享受现实的快乐。这也许俗了点,但是俗得有意义,也有价值。

 

这里再说明一下,对神灵与死亡,孔子并不是持排斥态度,也没有说它毫无意义,只是面对相关问题存而不论。

【国学经典】每天坚持诵读《论语》

编辑整理于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农历庚子年五月廿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