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原文、译文、注音、音频合集(建议珍藏)

标签:
国学经典原文译文注音音频 |
分类: 国学经典 |
国学经典原文、译文、注音、音频合集
(建议珍藏)
【壹】孩子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是什么?
所谓经典诵读,主要是指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幼学琼林》、《朱子治家格言》、《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周易》等诸如此类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那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又会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
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
四、国学经典诵读,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为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读经典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
五、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六、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
马来西亚著名经典学教授钟积成先生在他的讲座“做智慧父母,育优秀儿女”的报告中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他说: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那一个民族?回答是犹太民族。他接着又说,本来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但现在却又为什么不是中华民族呢?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丢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经典。他认为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法宝。钟教授进一步指出,经典教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文字经典:即教育孩子大量阅读、背诵古今中外经典诗文。另一方面是美育读经:即经常让孩子观看古今中外名画、名雕塑、建筑、艺术品,经常聆听世界古典音乐,歌剧等经典音乐。让孩子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最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只有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才会有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国学经典教会我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我们应该提倡现在的孩子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民族智慧。少年强则中国强!
【备注】
文字来自:秦汉胡同国学书院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感谢原作者
2019年10月7日星期一农历己亥年九月初九重阳节
【中华国学经典】
【阅读链接】
【音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