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胜古迹:鲁南千山头名胜佳景

(2017-08-15 12:01:10)
标签:

文化遗址

山东滕州

千山山脉

奚仲山

分类: 琴棋书画

                          鲁南千山头名胜佳景

                             摘自中华奚仲网官方网站   作者:刘宗英 


名胜古迹:鲁南千山头名胜佳景

 千山头,亦称青山头,又名奚仲山。座落在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西,北与滕州相连。属蒙山、尼山山脉的合并脉系(称之为尼蒙山脉)。东从抱犊崮、鸡冠崮、梁山往西延伸的山系和从北面尼山往南延伸的龙山、莲青山、黄连山等到此碰接,千百个山峰延伸到此终止,所以称千山头。因古时满山是苍松翠柏,不见岩石,故称之为青山头。又往西南伸出一座海拔不足100米的小山像卧着的狮子,称其为狮子山。狮子山的西边又有座圆形小山,名曰绣球山,当地百姓称这两座小山为狮子戏绣球。山虽小,却有造车的鼻祖夏代车正奚仲和春秋时代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的冉有(冉求)长眠于此。
      
奚仲发明创造了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有卓越的贡献。广大人民为了纪念他,就在绣球山顶建造了香堂,立了纪念碑。在狮子山的东侧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车服祠,将千山头山改称为奚公山。让他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青山共存。



      名胜古迹:鲁南千山头名胜佳景
       

奚公山庙宇遍布,是道教、佛教及儒教并备的胜地。为纪念奚仲而建的号称江北第一古刹车服祠,是奚公山胜景之一。绣球山北面的吕祖堂就是儒家品茗论学的场所。千山头山势非常峻秀,海拔233.2米,有桥、泉、洞,千年古柏,更有丰厚的文化遗址。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奚公山钟灵毓秀,故香客云集,每年农历的九月十二日庙会,千年不衰,闻名远近,热闹至极。
     
一、庙宇的分布:千山头顶端西侧有玉皇大帝庙称为玉皇顶。大殿三间座东朝西,在南侧二十米是九天仙女庙。从玉皇顶顺石阶往下的百多米处,石阶南侧有三清宫,百姓称三星观。从三清宫再往下三十米的右侧,有一座宏大的庙宇,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元都观。元都观大门朝西,门前有一条从北岳庙向西南的山涧小溪,小溪上架一石桥,从石桥通向元都观。石桥护栏石刻有仙猿,共十五只,七个头向上,八只头朝下,神态各异。仙人桥的东首南侧有一株千年古柏,树高十五米,树冠达半亩之多,需四个成年人手接手才能搂过来。
     
元都观逆山溪而上约300米处,有一庙名北岳庙,也称北峪庙。此庙的北边有一深井,井内有石洞,洞内曾有一丈多长的大蟒,舌头伸出像莲花,道士们认为是山神显灵,想成神的道士让人用绳送入井下,凡送到井中的和尚,道士均成神而去。事后才发现想成神的道士、和尚被大虫吞噬。直到现在还留传着千山头出神诓死多少和尚道人的俗语。
从北岳庙向上,北山腰之阳有一洞叫朝阳洞,因有一自然石洞得名。在洞口外东侧有一井,井水黄旱不涸。洞中有一石盆像桃形,盆中的水随用随涨。传说洞口外青石上有杨二郎经过此处留下的脚印。从朝阳洞往西60米处有一人工挖的洞,可容十人之多。
     
狮子山绣球山相连的北面,有座面朝北的观音庙,称之为背座观音。再往北即是吕祖堂吕祖堂是在北面、东面、南面三山的环抱之中,此处是一平方里的平坦山脚,也是设庙会的场所,其中有戏台和不知名的庙遗址。再西北300米的山脚下就是仰止阁。仰止阁西就是神仙林,再西是紫竹庵,庵内有明代董其昌写的大草石碑。紫竹庵在庵上村,村中还有供奉冉求的庙宇。从紫竹庵再往西500米处,在鲁封桥的村东还有一座庙名禀灵宫,也就是玉皇大帝的传达室。
名胜古迹:鲁南千山头名胜佳景


名胜古迹:鲁南千山头名胜佳景
    
  从千山头的西面往北3里就是三宫,即老宫、中宫、北宫。光就中宫而言,是十四个四合房组成,当时(明代)道士数百人。从中宫往西,山脚有一泉,名黑龙潭,潭中的水看上去是黑色,打上来水质很清。

千山头东面庙宇有数处已拆毁,现存较为完好的只有清华阁了。清华阁东下方有一自然石洞,名曰:白云洞。洞深10米可容数十人,再往里洞渐小,人不能入。清华阁的西侧10米处是石崖,石崖下有一泉,雨季时水量大,旱时水量少,可供数人饮用,水质甘,牧童多饮用。
     
二、仙人桥及千年古柏:千山头元都观依山座东朝西,门前横着山涧沟,上下山的人们必须从仙人桥通过。一是山路平正,通过仙人桥可拜谒元都观三清宫北岳庙,又可步入石阶直上玉皇顶九天仙女庙,更可以跨越到山的东面清华阁等庙宇参拜;二是凡来千山头的人们一定要观赏仙人桥的建造工艺和在仙人桥松树荫下体验神仙般的感受。元都观庙在唐代就有四方来朝拜的香客,断定仙人桥也是唐代的产物。桥的全身做工精细,坚固玲珑,特别是桥的护栏上雕刻的仙猿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桥身的每一块石料都是精工细锲,石与石之间特别紧密,据传北京的卢沟桥比它宏伟,可不比它精细。三是有个传说:凡经过仙人桥上的香客能如愿以偿,或能好病或能长寿或能升仙,因此,谁不愿意在仙人桥上走几趟呢!
     
再说千年古柏,起码它与仙人桥、元都观同龄。树围四人合抱,树高十五米,树冠遮荫达半亩。当夏季太阳正午荫凉遮住全桥身,人们品着香茶,迎着徐徐的山风,听着牧羊人清脆的鞭声,看着桥下潺潺的流水,真如同置身仙境。

 三、仙犬坟的传说:据说在清代乾隆年间,三清宫的道士到江南化缘打算重修庙堂。他养了一条比较懂事的狗,因化缘出门,时间较长,不便将狗带走,道士事先就做好训练,经常带着狗到北岳庙吃食,他跟北岳庙的道长议定:让狗每天来吃食后仍回三清宫看门。三清宫的狗实在通人性,主人走了它就去北岳庙吃食,回三清宫看庙守院。说着说着两个月过去了,北岳庙的主持与三清宫的狗也很熟了。有一天,三清宫的狗在北岳庙正在吃着食,北岳庙的道士对狗说:你在我家吃饭,去您主人家看门,哪这么便宜的事!北岳庙的道士开玩笑似的说毕,就没放在心上,主持人也出外化缘去了,小道士把代养三清宫狗的事 早放到脑后去了。
     
三清宫的道士在江南化了半年缘,几乎每天都挂心他的狗,会不会饿着。心想:因吃人家的饭不及时,一定胖不了,回家后一定把狗照顾好些。他归心似箭地来到千山头,虽然感到疲劳,还是想早点看到他的爱犬。当他距三清宫几十丈远时,只见他的爱犬摇着尾巴迎面扑来,他慌忙伏身抚摸,万万没有料到是个空,哪有狗影子。他揉揉眼睛,东瞅西看,急忙走进三清宫,突然发现狗死在香案台底下,已经干瘪了。他悲痛的直跺脚,原来狗挨了北岳庙道士的伤脸,从此不再去北岳庙乞食,就饿死了。


名胜古迹:鲁南千山头名胜佳景
      

      当三清宫道士了解清了情况,很惋惜地将有灵气的狗埋在门外南侧,并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仙犬坟三个字。
     
四、奚仲造车处:世人知道夏代的奚仲千山头造车,究竟在山的何处?据考证,造车场设在狮子山以北仙人桥与吕祖堂之间的三山(指千山头、狮子山、绣球山)环抱的开阔山脚下,此地场面平坦,便于施工。
     
《山东通志》载:陶山南十五里曰奚公山。《地记》云:(奚公山)上有奚仲造车处,轨辙犹存焉……从奚公山造车处进进出出的车辆很多,特别是运料的车辆在青石山路上运行,久而久之磨出了深深的轨辙,虽经数千年仍留有痕迹。
     
五、车服祠车服寺的来历:车服祠建在千山头与狮子山相连的山岭之阳,该岭称之为凤凰岭。车服祠规模宏伟,有三进院组成(前大殿、后寝殿、后花园、膳房和前后院的配房等),这里是缅怀祭祀造车鼻祖──夏代车服大夫奚仲的殿堂。因奚仲发明创造车促进了生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崇敬。为了不忘先贤功绩,后人为奚仲建造了祭殿,名为车服祠。为什么还叫车服寺呢?在唐代佛教很兴盛,有和尚驻进了车服祠,随把改为,所以车服祠成了车服寺。人们广为流传的车服寺的和尚用耙耙的故事就出在这里。
     
六、锦阳湖摩崖石刻:千山头山秀水明。曰山秀,处处有苍松翠柏,庙宇星罗棋布;曰水明,山南是明如镜的锦阳湖。锦阳湖东西长15里南北宽2里,湖中有捕鱼的扁舟,湖中的浅水处长满了水草莲荷,又加之山的倒影,景色十分秀美。以后锦阳湖的湖水通过人工顺入蟠龙河后注入微山湖。现在锦阳湖已成了沃土平地。在七十年代听八十五岁的刘家政老人说,他在十来岁时常到锦洋湖去割草,还采荷叶拾贝壳。
     
摩崖石刻位于狮子山的东面,是水母娘娘像,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手拿着浆水瓶,面向东南锦阳湖,保佑着锦阳湖花艳鱼肥,保佑着锦阳湖周围老百姓四季平安。水母娘娘的东北面就是车服祠。这是古时候人们烧香拜佛的圣地,求神灵消灾降福的地方。据考水母娘娘像是北魏时期的石刻,在鲁南也是少有的。
     
七、奚邑奚邑是夏代发明创造车的祖师爷奚仲的食邑。奚仲是夏代的车正因创造发明了车对国家对人民有巨大贡献,夏天子封他为薛侯,统管薛国。薛国的范围很广,南到邳县徐州,东到东海,西到沛泽,峄县、滕县、薛城、临城是中部,东北到任城,北到小邾国。奚邑的遗址即是夏代薛侯奚仲的政治场所,建都千山头西南侧三华里处。也就是《通志》载的古奚都奚邑的位置《中国历史地图》所标是奚村和后湾村之间的5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出土了很多陶器残片如鼎腿、鬲足、豆盘、石斧、骨针、捻珠等。在后湾南的河西侧出现了四个灰土坑,坑直径达三米,还有房屋的基石和大门的遗迹。再往西一里许俗称马槽地,是当时奚仲侯国养马的地方(也说驯马场),在马槽地发现了古石井,井壁是由不规则石块砌成。


名胜古迹:鲁南千山头名胜佳景

       整理收藏于2017815  农历丁酉年闰六月廿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