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在聊天,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起,聊的尽是些谁比谁过得苦。好像非要让全世界人民都明白:我是一个最最苦逼的人,最好还补上一层意思:现在我正在饥渴的边缘或者死亡线上苦苦的挣扎。但是,我要说:即便是这样,又有什么用,因为当人赤条条的降临到这个世上,是以一种悲怯的哭声来宣布他的存在,随着产房里清脆的“哇”的一声,注定了受苦受难的一幕上演了。
说到苦,应该是我们的父辈、他们这一代人才是真正的苦。由于城乡间的生活质量的悬殊差别,为了获得本不该分得如此清楚的一张城里人的身份证明,怀揣着梦想背井离乡来到大上海“讨生活”,他们才是为这座伟大的城市做出贡献最大的移民。受尽了苦难和委曲。
上有老,下有小,并且正好赶上“多子多福”的年代,家家生孩子就像母猪下崽似的一大堆,还有,那时的物质可谓的匮乏,什么都要凭票的计划供应,能吃上个鸡蛋就觉得是在过年了。遇到夏天的高温季节,单位补助点汽水之类的消暑食品,我爸那个兴高采烈的样子,让我永世不忘:闺女,快,看爸给你们带什么了?因为这声音是在弄堂口传进家的。我们姊妹冲上去,抢着要帮忙拿……可就是这样的环境,从来没有听到过父亲有一句抱怨的声音,哪怕就是脸部的表情也没有过。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苦吗?
我很好奇的问过父亲:爸,你感觉苦吗?他的回答即让我欣慰又让我不舍:爸不怕苦的,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只要你们姊妹好好读书,别像爸一样是文盲,长大能有出息就好了。欣慰的是:我们姐妹都非常健康的生活着,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不舍的是:父母操碎了心,受了如此之苦却不吭一声。而至到我成家了才彻底领悟了为人之父的苦心:只要心里装着希望、装着信念,再苦再累,又能怎样?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超市里的物质应有尽有,温饱也已经不再是问题,人们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幸福,苦的含义也变得更为诡秘,我想:应该是对现实生活中很多令人困惑和不满的回应吧!此种的苦和父辈当年受的苦比比,真的是不足挂齿。或许有人尤其是无病呻吟的小青年会不苟同我的观点,但我的回答依然还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不需要愤青,只要你是踏踏实实的乐观向上的过好每一天,生活回馈给你的就是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