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昔日的故乡的朋友闲聊,人人都问我:在法国工作吗?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不出去打工?这些问题问得我哑口无言。而在法国人眼里:你不工作,因为你赖,你不工作,是你自己不出去找,你没资格对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我父亲更有意思:闺女,二十年的房贷,想办法打工赚钱把这窟窿给补上。说心里话,自从成家至今,我承受的压力和非议几乎让我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也没有过过一天轻松的日子。整整十年,我总觉得在众人眼里是个废物,是一个靠老公生活的女人。也许是长期不得志的胸闷,我的眼神留露的是忧郁,我的脸上很少有笑容。我变得不愿意和人交谈,其实我原先是一个很健谈的,也很乐观的很有情趣的,对人生很有抱负的人。可是为了爱情,嫁到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在国人眼里是忽略不计的法国小城市。
首先不考虑像我这样的外国人就业的问题,当地人找工作都是难于上青天,小青年学校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由于大批的工厂都搬到劳动力更为便宜的,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濒临瘫痪,大家都转到服务业抢那仅剩的饭碗。有点像国内的国企倒闭的情景,最严峻的时候是:在酒吧里,有张桌子上坐着四个无话不聊的朋友,其中三人待业在家。当然,巴黎就另当别认,它像京、广、沪,集中了全法国最有优势的资源。还有更要命的是:雇主雇员工哪怕相处一天,只要是雇佣关系,必须上税。本身经济不是很景气,哪个老板敢雇人?能省则省。听到最多的,也是频率最高的工作:在养老院侍候老人。就是这样的工作对外国人的我也是天方夜谭。因为它们都设在郊外,你必须要会开车。而驾照呢?它是法国政府有意给外国人的头上套的禁锢,好难好难的……过去在上海的时候,感觉自己很牛逼的,出了国,尤其生活了一段时间,体会就出来了:什么都是假的,好好活着就好了!
出国以前,认识一个从日本打工回来的上海人,我好奇的问他:日本钱那么好赚,为什么选择回国?他沉思了很久,猛猛的吸了一口手中的烟,然后狠狠的用劲掐掉,瞪着眼睛、摇着头: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饥饿,也不是疾病,而是有一个好的身体,有使不完的劲,但是无用武之地。我一直忘不了他当时说话的样子:眼睛里带点血丝,声音很稳,语调很慢,一字一句好像要告诉全世界人:我是个男人,但我尽力了。今天的我大彻大悟他的话:我不再鄙视世界上任何一个职业,我也不再抨击任何一种活法。比如议论最多的“啃老”以及夫妻二人男的持家,女的在外面辛苦的工作……因为生活已经不容易了,何必再为难自己,更何必再去为难他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