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氏家族的科技艺术精英

标签:
夏侯阳算经三礼图东岳图汉书夏侯咏 |
分类: 夏侯人 |
《夏侯阳算经》由夏侯阳撰。成书于《张丘建算经》之前。传本《夏侯阳算经》三卷是流传至今的《算经十书》之一。《隋书•经籍志》载有《夏侯阳算经》二卷。唐初李淳风等奉敕注释的十种算经中有《夏侯阳算经》一种。《新唐书•艺文志》载有“韩延《夏侯阳算经》一卷”。而传本《夏侯阳算经》三卷含有唐代中期的若干史料。北宋秘书省刊刻《算经十书》时,此书已佚。因唐中叶《韩延算术》卷首有“夏侯阳曰”约六百字,遂被认为是该书而刻入。唐中叶算书甚多,仅此得以流传。宋本已不存,清初毛扆影钞南宋本,后收入《天禄琳琅丛书》。清戴震从《永乐大典》辑出, 成为《四库全书》本和武英殿版的底本。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附录此书。
今本《夏侯阳算经》共分十二章,卷上有“明乘除法”、“辨度量衡”、“言斛法不同”、“课租庸调”、“论步数不等”、“变米谷”6章;卷中有“求地税”、“分禄料”、“计给粮”、“定脚价”、“称轻重”5章;卷下有“说诸分”1章。这是一部实用算术书,在十部算经中内容最为简要。在卷上“明乘除法”中记载“十乘加一等,百乘加二等,千乘加三等,万乘加四等”,这具有指数和负指数的概念。本书有若干简化乘除法方法,变三行布算为一位布算,开宋元乘除捷算法之先河。还有以十进小数表示奇零部分的方法,促进了十进小数概念的发展。
因此夏侯阳是夏侯氏家族中在科技界中一位杰出非凡的数学家。
(二)、夏侯氏族的画家

1.夏侯伏朗与《三礼图》
《三礼图》是为《仪礼》、《礼记》、《周礼》宫室、舆服等物所作之图,是解释中国古代礼制的附图文献。“三礼”的图释,始于郑玄对《礼记》所作的图注,又有阮谌的《三礼图》、夏侯伏朗的《三礼图》、张镒的《二礼图》、梁正的《三礼图》以及隋代开皇年间隋文帝敕撰的《三礼图》等。聂崇义的《三礼图》即是参校此六家注释,重加考订而成。
据考《礼图》始于后汉侍中阮谌。其后有梁正者,题谌图云:“陈留阮士信受学于颍川綦母君,取其说为图三卷多不案礼文,而引汉事与郑君之文违错。”正称《隋书·经籍志》列郑玄及阮谌等《三礼图》九卷。《唐书·艺文志》有夏侯伏朗《三礼图》十二卷,张镒《二礼图》九卷。《崇文总目》有梁正《三礼图》九卷。《宋史》载吏部尚书张昭等奏云:“四部书目内有《三礼图》十二卷,是开皇中敕礼部修撰。其图第一、第二题云梁氏,第十后题云郑氏。今书府有《三礼图》,亦题梁氏、郑氏。”则所谓六本者,郑玄一,阮谌二,夏侯伏朗三,张镒四,梁正五,开皇所撰六也。
从中可以看出,阮崇义的《三礼图》是根据上述六位作者的资料编修而成。其中第三位是夏侯伏朗。《唐书.艺文志》中载有夏侯伏朗《三礼图》十二卷。
历代皇家都很注重《仪礼》、《礼记》、《周礼》这三礼,为了直观形象,书画家将这三礼绘成画本供官家、平民参阅效法。而传承《三礼图》的六位作者中就有两位夏侯氏族人。

2.画家夏侯瞻与《东岳图》
夏侯氏族内最早的最有名气的画家当属晋朝画家夏侯瞻。
夏侯瞻是夏侯渊的曾孙,夏侯威的孙子,夏侯庄的第七个儿子,夏侯湛的七弟。
夏侯瞻是夏侯氏家族中一位杰出的画家。善画人物、鬼神。但气韵不足,精密有余,擅名当代,事非虚美,与毛惠远、戴逵不相上下。主要作品有《郢匠图》、《高士图》、《垂山图》、《楚人闹鬼神图》等传於代。《历代名画记、古画品录、续画品录、梁太清目、贞观公私画史、图绘宝鉴》均有录。
其中的《东岳图》被宋徽宗编辑的《天下名山图》中所收录。

三、语音学家——夏侯咏
夏侯咏是前梁时代的音韵学家。安徽亳州人。
《汉书音》:音义是古代典籍的一种注释体式,起于汉魏之际,盛于六朝。音义体以释音为主,少数只发其义。大多数音义兼释,故多称“音义”或“音”。考历代书目或旧注,“音义体”当自汉书始,且六朝音义书以《汉书》音义为最多。受初期《汉书》音义的影响,为史书作音义者甚多。
据《唐书卷五十八.志四十八.经文二》载有夏侯咏《汉书音》二卷。
夏侯咏及其《韵略》的情况只有一些零星的记载,《隋书·经籍志》记载: 《四声韵略》三卷.夏侯咏撰。李涪《切韵刊谬》: 梁夏侯咏撰《四声韵略》十三卷。这里提到的《四声韵略》应该就是陆法言在《切韵序》中提到的夏侯咏的《韵略》。《颜氏家训·书证篇》中提到谢炅、夏侯咏并读数千卷书 ,说明夏侯咏是一位博学之士。此书现已亡佚。
2006年《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刊载的侯莉撰写的《试论夏侯咏的韵略韵部系统》论文指出,从最近几十年发现的资料表明,从对王仁昫的韵目小注中有关夏侯咏的部分,以及对相关韵文材料分析,以魏晋南北朝韵部分合演变的规律为基础,我们可以推测和构建出夏侯咏《韵略》的韵部系统共有166个韵。其中平声49个,上声42个,去声50个,入声26个。
从数学科技、绘画艺术、语音释义等技艺方面来看,夏侯氏家族中真有不少艺术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