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寻根纪实

标签:
夏侯毕节贵州继美堂官田村 |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我贵州毕节始祖、韶公二十八世夏侯子青公告别家乡父老,从江西吉安官田出发,途经云南镇雄等地之后,定居于贵州毕节何官屯。时过二十五年之后,韶公二十七世孙夏侯峻千公亦随之从吉安官田徙入毕节。300多年来,峻千公和子青公之后的历代先辈无不眷恋吉安官田,都渴望得知自己的“根”生于何处,“脉”源于何方。
2007年下半年,我毕节夏侯氏族正式着手《夏侯氏家谱》修编工作,于是,前往吉安官田寻根问祖之事亦随之提到了我毕节夏侯氏族的议事日程。
——邱老总:鼎力相助,一片赤诚
邱老总,姓邱,名晓宏,吉安樟树人,现住南昌市,系南昌舒美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因工作关系,在贵州金沙县与我二弟夏侯远荣结识。当远荣请求邱总帮助到吉安寻根问祖时,邱总颇为热情,欣然应诺,并凭借其大哥邱晓林身任江西省政协常委的有利条件,立即派人四处寻访。2007年8月,邱总回南昌,并按其大哥提供的线索,亲自趋车前往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官田村,与官田村的夏侯维芬进行了对接。当时,邱总颇为激动,高兴万分,立即与远荣通话,并告知了夏侯维芬的联系电话。自此,我毕节夏侯氏族寻根之事初见端霓,若干年来的“寻根梦”有望变为现实。尔后,经过与夏侯维芬、夏侯命林多次电话交流之后,我毕节夏侯氏与官田夏侯氏同祖共宗的问题得到了官田族人的初步认可,夏侯维芬、夏侯命林欣然欢迎我们早日回到老家观光,共商认祖归宗大计。试想,倘若没有邱总的鼎力相助,我毕节夏侯氏族寻根之事不知要走多少弯路,甚至可能成为泡影。在此,我们兄弟俩谨代表毕节夏侯氏全体族人向邱晓宏老总表示衷心的感谢!
——迎游子:锣鼓喧天,举杯频频
我祖父是个道士,算是当时毕节夏侯氏族中有点文化的人。在我未出生的时候,我祖父就编写了一本《年庚书》,对我毕节始祖夏侯子青及之后历代祖人的生卒年月作了简单记载。我从小就喜欢这本《年庚书》,尤其喜欢《年庚书》前面的序言,哪怕当时连断句都断不清楚,我不时也要翻出来读上一两遍。当读到“谯国郡、商音”和“我始祖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东门外六十九都方郭乡樟山岗下官田金紫坊右边,复姓夏侯。尔时,人文蔚起,迪维前光,累世瓒缨……”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一种兴奋感和自豪感。然而,何谓“谯国郡、商音”?何谓“人文蔚起、累世瓒缨”?何谓“金紫坊”?却一直是个悬念。
2007年12月29日,我和远荣兄弟俩带着儿时的悬念,身负毕节族人的重托,从贵阳直飞南昌。翌日早晨8点30分,我们乘上邱晓宏老总安排的专车,在邱总的引领下从南昌直奔吉安官田。官田距南昌250多公里,需途经樟树、吉安等地。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驾车司机蔡师傅也似乎深知我们打回老家的迫切心情,以一百四五十码的时速,娴熟地驾驶着小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速飞奔。上午11时许,我们顺利地到达官田。刚步入进村的小道,就涌出一大批族人,他们满面笑容,敲打着锣鼓,夹道欢迎我们的到来。据说,这是官田村民迎接尊贵客人的最高礼节。根据事先安排,主人们直接把我们带入了夏侯氏宗祠——继美堂。按照惯例,我们首先向祖先焚香化纸、燃放鞭炮、磕头叩拜。通过叙谈得知,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主人们提前通知了远达百里外的族亲代表,备上鸡鸭鱼肉,一大早就生火煮饭,为准备中午宴席而忙碌不停。中午12时许,我们与官田族人共进中餐,与我们同桌共餐的有官田族长、夏侯诗川、韶裔夏侯氏各村有一定威望的代表、邱总等,整个祠堂共摆了整整6桌宴席。席间,所有入席族人都频频举杯,相互敬酒祝福,整个祠堂一片喧然,充满了欢呼声、笑语声、碰杯声,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正是:
百年游子一夜归,
官田老幼若惊雷。
继美堂中佳肴宴,
金紫第前赞语回。
谈古论今亲如故,
焚香化纸紧相随。
祖德宗功今犹在,
光前裕后世永垂!
——继美堂:氏族象征,风范犹存
据《夏侯琚公派族谱》记载,我夏侯氏在吉安共有13个祠堂,除总堂追远堂外,其余祠堂都统一按《千字文》排序,即:天字号聚贤堂、地字号继美堂、元字号余庆堂、黄字号爱敬堂等等。可见,继美堂在吉安的10多个祠堂中还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祠堂。继美堂座落于官田村,占地面积约三百来平米,已几经修复,是我夏侯氏至今仍保持得比较完好的祠堂之一。祠堂正前面是一个高大雄伟的牌坊,上书“金紫第”三个红色大字。当金紫第牌坊进入我眼帘的时候,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勿需介绍,我便断定这就是我祖父编写的《年庚书》中所称的“金紫坊”!通过金紫第牌坊便进入继美堂,继美堂左右两侧各安放着一个石狮子,正面大门上方镶有一块大匾,上书“继美堂”三个金色大字。进入继美堂之后,首先是一个大厅,大厅两边四棵柱子上刻着两副醒目的对联,第一副的上联为:“兄膺鹗荐,弟步蟾宫,花萼联辉,永称谯国旺族”,下联为:“父占京魁,子登乡榜,乔梓济美,聿光官田名门。”第二副的上联为:“官司印绶,惟尚清廉休计利;”下联为:“田种玉珠,欲绵福泽要存心”。大厅之后是一个小厅,小厅正面便是官田族人烧香拜祖之地。以直观感觉,整个“继美堂”的确显得有些陈旧,但她却蕴涵着我氏古老的宗族文化,反映着我氏族的道德风范,载誉着我先辈的灿烂辉煌!她既是我先辈的不朽业绩,又是我夏侯氏永恒的精神象征!身临其境,大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之感!
——祭拜祖:族人相伴,一表虔诚
宴席间,当我们向官田族人赠送礼品时,一位族人说道,他们正在集资重新购买继美堂外面的一对石狮子,约需8000元钱,目前只集资到3000多元,问我们能否捐点钱,为老家作点贡献。出于对先祖的虔诚,我弟远荣二话没说,毅然捐资2000元。席罢之后,我们在官田村夏侯诗川等族人的相伴之下,一起前往金紫第牌坊右前方不过五六百米的墓地进行祭拜。据族人们介绍,这是位于官田的一所最老的祖坟,但究竟是哪一位老祖人的坟墓,连官田族人都无从知晓。该祖坟四周无山,葬于一个小平原之中,墓碑是一块小石方碑,高约1米左右,镶在一墩约两米来高、4米来宽的厚土之中,坟墓上长着一棵茂盛的樟树,墓碑上的文字已模糊不清,无法辩认。我们和官田族人们一起,向老祖坟焚香化纸,磕头叩拜,以示对先辈的悼念。
中午2时许,我们兄弟俩与官田村族人共同合影之后,在一片锣鼓声中告别了官田老幼,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官田。
——查古谱:人才济济,俊采星驰
何谓“人文蔚起、累世瓒缨”,只能从官田夏侯氏族谱中才能找到答案。经查阅《夏侯琚公派族谱》,真可谓亮点累累、琳琅满目,人才济济、俊采星驰。在该谱中,最为耀眼的要数我吉安始祖韶公。韶公名韶,字鸣廷,号成九,生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初家湖广长沙府石灰巷黄竹头下。韶公幼习书经,同兄韺一起“同领乡荐”、“联登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正三品,后因谏言被贬任吉州刺史。韶公学邃才宏,著有《青云楼稿》十集,《书经注考》、《礼乐大典》、《教子备考》等共四十八卷。在继美堂现存的对联中,“兄膺鹗荐、弟步蟾宫”便是对韺公和韶公兄弟俩“联登进士”的写照。韶公之后,自然非夏侯辉、夏侯正和夏侯俨莫属了。夏侯辉,字景辉,号宝庵,韶公二十一世,夏侯汝霖长子,生于明正统辛酉年(公元1441年),系夏侯正的堂兄,明宏治乙卯科乡试中式二十名举人,诰命进阶中顺大夫,正四品。当地官府为了表示对夏侯辉的敬重,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吉安知府张汉和庐陵知县吴世泽共同在继美堂前为夏侯辉建造了金紫第牌坊,至此,官田夏侯氏族人的荣耀和光彩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夏侯正,字本端,号直庵,韶公二十一世,夏侯汝钦之子,生于明景泰甲戌年(公元1454年),明天顺己卯年科乡试十二名举人,家竖京魁坊,历职浙江宁波鄞县教谕。夏侯俨,字若思,韶公二十二世,夏侯正长子,丙戌、乙酉两科乙科进士,家竖世科坊。在继美堂现存的对联中,“父占京魁、子登乡榜”则是对夏侯正和夏侯俨父子俩的写照。除此之外,韶裔子孙中还有进士夏侯選、翰林夏侯时和、福建县知事夏侯楷和贡生夏侯慧等6人、举人夏侯霁等5人、以及二世祖札公五经博士、三世祖藻公等等不胜枚举,正如古谱序所云:“后唐中,有为节度为常侍者;后梁乾化中,有为御使者;宋政和中,有兄弟十人登科者”、“而夏侯氏前后数世,父子兄弟俱有文声,褒封显爵,代不乏人。”由此可见,没有韺公、韶公兄弟俩,没有夏侯正、夏侯俨父子俩,则没有“兄膺鹗荐,弟步蟾宫,花萼联辉,永称谯国旺族;父占京魁,子登乡榜,乔梓济美,聿光官田名门”这副对联;没有夏侯辉,就不可能有金紫第牌坊,官田夏侯氏也不可能如此名声大振!
——寻根果:知我之根,晓我之源
据查有关史料,在韶公之后的9—16代期间,可谓派系繁多,堂祠林立。从派系来讲,有吉水西洲、枫溪、安溪、庐溪、赤溪、官田、六渡、泰和、永丰茶口、兴国等;从堂祠来看,有追远堂、聚贤堂、继美堂、正伦堂等约几十个宗祠。追远堂为太常卿韶公奠基水北之总祠,聚贤堂、正伦堂为九世祖琚公辟基赤溪之总祠,继美堂为十六世祖仕可公拓基官田之总祠。由此可见,我毕节夏侯氏应属赤溪官田派系,本派系祠堂为官田继美堂。
令人费解的是,在《夏侯氏琚公派族谱》中,我入黔始祖夏侯子青之父名信侯,但信侯之父是谁,竟然断线了!无独有偶,子青之弟名子云,子云生一子名贱生,但贱生之后同样又断线了!故对我子青支系只能追溯到入赣二十七代,无法再往前深究,这将成为我子青后裔的一大遗憾!
如此出乎意料的结局,自然对我们兄弟俩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任何“根”的深与浅都是相对的,总会有它的尽头,我子青支系的断线,并不影响韶公之后整个世系脉络的大局和定论:韶公为我氏族的入赣始祖,吉安水北为我氏族的发祥地,官田是我毕节始祖峻千公和子青公的出生地,我毕节夏侯氏与吉安夏侯氏同宗共祖、一脉相承已无可非议!
这就是我毕节夏侯氏三百多年来梦寐寻求的根!
这就是我毕节夏侯氏世世代代渴望追溯的源!
后一篇:勇毅笃行笔耕不戟—致夏侯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