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夏侯那些人和事
夏侯那些人和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82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回赤塘

(2021-09-09 11:19:20)
标签:

赤塘

夏侯祠堂

江西

樟山镇

吉州区

分类: 夏侯地
梦回赤塘

2012年3月,我们兄妹两家从湖南永兴县城岀发,自驾轿车穿过江西吉安市区,途经樟山镇和奶奶庙桥,往东北方向走不远,便是赤塘村,这是一个流淌赣韵的千年古村。

赤塘村坐落在吉州区樟山镇,保存许多最为完好的江南古民居,共有几百间房子,初建于宋代,距今有945年历史。大部分房屋坐北向南,地势平坦而宽阔。中国人选建村址历来注重风水,靠山即“龙脉”所在,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中间平地是“明堂”为村基。若是“明堂”前面有婉蜒流水或储水池塘,有山有水,山势围合,形成一处藏风纳气的独立空间。赤塘原名叫赤溪,有条小溪,流经奶奶庙,恰如一条绿色玉带飘绕而至,在古村绾结,再蜿蜒东去,汇入遥远的赣江。可以说,溪水多了,形成一湾明亮如镜的池塘,赤塘村后来由此改名。

小时候,我虽然不是在赤塘生长的,也经常听父亲讲起江西老家,说我们夏侯氏赤塘人古道热肠,信奉国学和儒家文化,以仁义礼智信的家族理念,教育我待父母尽孝道、对朋友讲义气、做生意讲诚信;他们勤劳俭朴,有礼有节,也许贫穷,但有志气。

梦回赤塘

赤塘村前傍小河流水,背靠祈雨岭,全村300余户人家、1500多人。村民大多姓夏侯,只有极少数邹姓。夏侯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中作为复姓排位第五,它是夏禹部落的后代衍化为姓。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河南杞县的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之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代以夏侯为姓,称夏侯氏。迁居沛地之谯郡(今安徽亳州)。在江西的夏侯氏,主要分布在吉安市、新余市、赣州市,而以吉安市的吉州区赤塘村的人数最多。

水有源,树有根。赤塘村是我父亲生长的故乡,是我们血脉的发源地,又是我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有故乡的人幸福的,没有故乡的人是孤独的。1963年,我十岁来到赤塘村问宗认祖,最初印象的是“三老”;老树、老房子、老祠堂。村里有30余株大大小小樟树,古老的樟树也有六七百年了。古樟树有的单立如一把巨伞,郁郁葱葱的;有的横斜两边像一座桥,枝繁叶茂。江西与安徽相邻,这里的街巷老房子,系砖、木、石结构,是徽式建筑的谋篇布局,隐含了吉安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巷道狭窄而幽静,我徜徉于其中,恍如穿越时空的隧道。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赤塘民间建筑是中国音乐曲风最原始的一章旋律。灰墙黛瓦、飞檐翘角、封火高墙,精美巧妙;木、石、砖“三雕”巧夺天工,从它们的纹饰和图案来看,大多反映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文明,以突出“漁、樵、耕、读”的内容最为丰富;虽己没了往昔的艳丽色泽,却依旧活灵活现。曾记得,初次到赤塘村,看见房屋墙上开些丁点大的窗口,从远处看,仿佛是留给燕子的小巢,很有意思,有人说:一则对外岀商人来说有聚财之意,二则给留守妇女起到防盗、安全作用;也有的已婚女子独守空房,孤寂如寥,天天透过小窗眺望远方盼郎归来。

梦回赤塘


梦回赤塘

我曾经记得,有一次来赤塘,正是过年的时候。正月初一,是当家男人开财门,越早越好;女人第一件事是燃烛绕香敬菩萨。然后,本村夏侯氏男丁全部去祠堂祭拜祖宗。男人回家就做早饭,吃素,全是青菜、豆腐类。从正月初七起打“龙”,串家走户讨红包图吉利,一直打到十五日。元宵夜,所有男丁又去祠堂喝龙酒,可惜女人不能进祠堂。农历二月初一下元宵,家家都会请客,晚上,男丁到祠堂吃咸粥,就是用豆腐、芋头、肉加盐煮的粥。至今,我还蛮喜欢那种味道呢。

以后,我毎次走进赤塘村,听到宗亲说些江西话,心情总有快乐回家的感觉,春风满面,充满幸福感。一棵棵老樟树,一栋栋质朴的老民居,一栋栋高大的祠堂,都会有一个个典故和传说,“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路窗”,给了我多少遐想、多少追忆。穿行巷道,背靠砖墙,仰望蓝天,我想,父亲童年时代,总是围着老屋玩耍、踏着荧火追蛙声;看那老房边盛满阳光,漾着一洼清凉的池塘,留下朗朗话语和笑声。“吉安老表一把伞,走出家门当老板”,可惜父亲为生活所迫,过早离开故乡,来到湖南当学徒苦打工,维持基本生计。解放后,他回乡几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见见家乡亲人,叙叙久别亲情,来看故乡的云、寻找童年的梦。一个人不管在哪儿,总有自己不能忘怀老家的一方山水、一处景观、一段经历、一栋老屋。

过去,许多乡村的人们为了炫耀门第和尊祖,纷纷立宗谱和建祠堂。家谱即宗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的历史图谱,它具有“教化、敬贤、理政、信史”的功用。祠堂始于明代中期嘉靖期间,官宦之家只设有家庙,直至夏言上奏朝廷,才建有祠堂。“祠”指的是祭祖,“堂”是指高大宽敝的房屋;祠堂是氏族祭祖、尊贤、议事、求神的场所,村里的荣耀和婚丧寿喜有关的仪式都在这里举行。“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它是村里最引人注目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精雕细琢、底蕴深厚。在我看来,祠堂不仅是赤塘人用砖瓦、木头和石料书写的宗族年轮,都有它的久远来历,有着符合这个地方的历史文脉和文化性格。在这里,有宗亲们的欢喜和哀伤,也有他们爱国家爱故乡爱家人的精神食粮;祠堂就是一扇门窗,透过它,我看到一个夏侯宗族强大的生命力、原创力和再生力。

梦回赤塘

梦回赤塘

据族谱记载:公元1067年(宋治平四年),夏侯韶之裔孙夏侯琚从吉水水北迁来吉州赤塘,在此开基建村,为赤塘夏侯之始祖。赤塘村现存许多各类明清建筑,其中有八个祠堂,除一个为邹姓的,其余七个全是夏侯祠堂,分别是:正伦堂、居仁堂、聚贤堂、萃顺堂、爱敬堂、叙伦堂、明德堂、余庆堂。其中正伦堂有341年建堂历史,为夏侯总祠;生父夏侯玉成是聚贤堂人,养父夏侯咏麟是居仁堂人。

2009年3月,我回江西老家续谱。来到夏侯金公宗祠,大门两侧书写堂联:“谯国太常家、吉州刺史第”。宗亲告诉我,唐代时期,我们先人夏侯韶原在湖南长沙,在朝廷任太常寺卿,执掌朝廷礼乐。公元678年,奉命调往江西任吉州刺史。几十年后,夏侯韶年老归隐,带领家人来到吉水水北,安家立业,繁衍生息。“谯国”、“吉州”指地名,前者是安徽亳州;“太常”、“刺史”指古代官职。在江西吉州一带,凡是有这十字楹联的夏侯祠堂,都是夏侯韶的后裔。几百年来,夏侯一族英才辈出,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卓越贡献。

梦回赤塘

如今,我旧地重游,看到老家许多祠堂建筑,一律的青瓦灰墙、天井斗拱、木雕石雕,随着岁月的流逝,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它受到自然侵蚀,得不到及时修缮而破旧;有的遭人为破坏,如“大跃进”、“文革”期间,被强行折除;又有的被改为仓库使用,使人惋惜。赤塘村虽然不及渼陂村、钓源村那么扬名天下,但赤塘村拥有十个建筑物属吉州区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是我眼里的美丽乡村、梦里的精神家园。那些古老的樟树、民房、祠堂屹立成江西红土地上亮丽的山水风光。虽然,我没有在赤塘生活过,但它让我魂牵梦绕,终生难忘。多少个白天,我都想到它;多少个夜里,我会梦到它。因为它们都深藏着一个个老故事、一部部家族史,令人耐读和细嚼,永远读不完,回味无穷。最温暖的词汇,莫过于老家;最美好的念想,莫过于故乡。

作者:湖南省永兴县盐务局   夏侯建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