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夏侯那些人和事
夏侯那些人和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82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塘村“上海菜团”的义举——赤塘村“保赤塔”修复记

(2021-08-08 15:02:15)
标签:

保赤塔

上海菜团

赤塘村

夏侯

旃檀禅林寺

分类: 夏侯事
    在吉州区樟山镇赤塘村的东北面,矗立着一座宝塔,曰“保赤塔”。它是属于吉州区的国家不可移动文物。宝塔通高约20米,四面七级,青砖砌就。塔顶有刹,俗名“宝葫芦”。塔身嵌有石碑,碑文阴镌:“保赤塔,大清光绪二十年”。距今巳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

赤塘村“上海菜团”的义举——赤塘村“保赤塔”修复记

    “保赤塔”,顾名思义,就是保护赤塘村的风水龙脉之塔。 据村里的老人们传说,赤塘村的龙脉是由村西往东面延伸出去的,龙脉一走,意味村里庄稼就没水了,天就大旱。而每当赣江涨水,江水又会淹没农田,泛滥成灾。于是赤塘村村民就修建了这座保赤塔,锁住龙脉,镇住河妖,以期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岁岁平安。

    关于塔顶的这个宝葫芦,人们还有许多离奇的传说。一说这个宝葫芦是金子做的;一说宝葫芦里面藏着许多值钱的珠宝;更有许多关于宝葫芦与神明、菩萨的奇事轶闻,使宝葫芦变得神秘莫测。对于宝葫芦,人们议论归议论,闲聊归闲聊,但它是否金制银锻,是否真有珍珠宝贝,其实并没有人去关注它,因为村民们心地淳朴,不会有人去贪这不义之财。再者,二十米的高塔一直到顶,塔外无法攀沿,塔内无楼梯上下,即使有人想去一探究竟,也非易事,更何况有那令人敬畏的神明、菩萨守护。因此,宝塔建成一百多年来,宝葫芦一直安然如故。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了二十一世纪的二0O八年,大概是人心不古吧,居然有如此贪婪之人,不畏神明,信奉了民间的传说,以为这个宝葫芦价值连城,便见财起心,打起了歪主意。一夜之间,这个宝葫芦突然不翼而飞了!也不知道窃贼是如何登上二十米的塔顶,将镶嵌在顶端的宝葫芦盗走了。  

    保赤塔,作为赤塘村的风水龙脉之象征,失去了一个宝葫芦,就象雄鸡失去了红冠,无不令人痛心疾首。

    保赤塔,作为吉州区的国家不可移动文物,失去了一个宝葫芦,就失去了文物的完整性。

 赤塘村“上海菜团”的义举——赤塘村“保赤塔”修复记

    其实“宝葫芦”只是一个铜质塔顶,窃贼们丧心病狂的举动,并没有得到他们想得到的金银珠宝,但却给村民的心灵留下一个难以弥合的创伤。而要在塔顶重置一个宝葫芦却又并非易事。有人估算,要重新添制一个宝葫芦并安上塔顶,花费至少要三、五万元。虽说有村委会,但这个塔又不能算是村里的财产,不象土地山岭那样有不动产证,何况村委会也拿不出这么多经费。当然,保赤塔是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文物局按理应拨些维修经费,无奈文物局的经费也是捉襟见肘,该办的项目太多,无法排上议事日程。修复塔顶之事就这样一直拖了下去。

   不过关心塔顶修复之事,还是大有人在。只是平常大家都忙于事务,早出晚归,无暇他顾。唯有春节期间,大家都有闲暇,很多人都会谈及保赤塔的修复之事。特别是在上海打工的“上海菜团”,他们虽身居都市,却心系家乡,每年回家过年都要叨念那不完整的保赤塔。只是象我们这样并不富裕的农村,要花费几万元维修塔顶,仅靠一人之力也确实很难。有一位颇有见识的村民夏侯寅生提出了一个捐款集资修复塔顶的建议。他提议,每个赤塘村的“上海菜团”村民捐款一千元,为家乡修复保赤塔作一份贡献。他的提议得到赤塘村“上海菜团”的热烈响应,大家踊跃捐款,经过一段时间征集,获得三十五名自愿捐款者。名单如下:

   夏侯寅生 夏侯智明 夏侯武顺 夏侯介文 夏侯志卫 夏侯武明

   夏侯建顺 夏侯勇喜 夏侯贤赣 夏侯芳明 夏侯文安 夏侯喜治

   夏侯有义 夏侯建云 夏侯武安 夏侯利顺 夏侯贤斌 夏侯海圣

   邹元全   夏侯泰鸿 夏侯泰峰 夏侯凌茂 夏侯新顺 夏侯凌松

   葛卫聪   夏侯庚招 夏侯平安 夏侯来军 夏侯耀锟 夏侯贤清

   夏侯有敏 邹元文   夏侯学文 邹元钧   夏侯有德。

    大家公推夏侯寅生负责塔顶的维修工作,寅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考虑,维修工作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定制宝葫芦;第二步搭扎脚手架;第三步安装、固定宝葫芦。他首先通过网上网下了解到相关厂家,推荐了几个合式的宝葫芦塔顶模型,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经协商后确定:制作的宝葫芦为贴金铜质,高一点五米,重量三百斤,造价二万余元。然后与村民夏侯智明驱车数千里前往安徽九华山下某厂家,将制作的宝葫芦运回赤塘村。

    具体工程施工委托馀庆堂夏侯介勋负责。夏侯介勋又从清溪村聘请了两个工人,为了节约开支,村民夏侯来武捐献了价值一千余元搭架材料。工程于二0一六年十二月动工,二O一七年一月份完工,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宝葫芦终于稳妥地安放在塔顶。二0一七年,被窃八年之后的保赤塔顶上又见到熠熠生辉的宝葫芦。

赤塘村“上海菜团”的义举——赤塘村“保赤塔”修复记

    现在每当夕阳西下之际,我们站在旃檀禅林寺门口,往西北方向眺望,看见广阔田野中那座高耸的保赤塔如此雄伟壮丽,就非常感恩先祖给我们留下了这一宝贵遗产。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感谢赤塘村的“上海菜团”,和其他热心村民,因为有他们的捐款赞助,尽力费心,无私奉献,才使保赤塔能恢复原状,使其完好如初。他们的义举为政府解了忧,为村民释了愁,使这个国家不可移动文物重现昔日的风采!我为他们点赞!并特赋小诗一首以记:

   百年宝塔金顶飞,

   芸芸平民痛心扉。

   梁上君子少廉耻,

 “上海菜团”多壮美。

   保赤塔里藏风水,

   宝葫芦上显金辉。

   赤塘村里九瑰宝,(注)

   文物遗产竖丰碑。

  (注)根据吉州区文物局确认,赤塘村里有九处国家不可移动文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夏雷公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