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科尖子生培养的尝试与实践

(2015-10-26 15:09:02)
标签:

教育

一、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算尖子生?

    1)有良好的品行,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并且远大。只有志向高远的人,才有培养价值,才值得我们下功夫去雕琢。有志向的人才值得培养;有崇高目标的人才最有潜力。           

    2)综合素质要高。我们在选拔尖子生时,总是被分数迷惑,忽视综合素质。我们的培养计划不应是一年出几个北大清华,而是多少年后能出几个大师,几个大家。北大清华不应成为我们终极目标!把培养的目标放的更大一些,成长链再长一些,才更科学合理。

     3)、智商情商潜力巨大。尖子生不能是一时尖,而应有强大的发展后劲,甚至一生都保持良好的发展优势。在选拔学生时,智商和情商并重才好。

    4)、注意“偏才”、“怪才”。虽然是偏科生,但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样的学生也应该创造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只是要求,不全面的人太多太多。特长生中的尖子生的也要高度重视。

二、励志是尖子生成长的内驱力。

     名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名人的成功自然有先天的素质,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东西,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借鉴。从政治家到军事家,从科学家到教育家,从文学家到企业家;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名人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斗志和兴趣,也拉近了学生和名人的距离。

     我时常教育学生要向名家看齐,要有名人的意识和思维,要和名家比一比,赛一赛。有时,我会单独找一些有潜力的尖子生谈话,告诉他们成功人士应有的品质,应有的追求,应该做到什么分上。尖子生有了心中的榜样,也就有了学习的乐趣和斗志,并且他们有时还模仿效法名人的生活。让尖子生从一开始就具备尖子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理想,尖子生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好。

 三、重视尖子生的“共生效应”。

     尖子生对班级形成浓重的学习风气、对学生探索良好的学习方法有着潜在的作用。对尖子生,我在力求让他们发挥榜样作用的同时,再发挥强大的辐射作用。最初我将尖子生分散,安排后进学生同桌,后来觉得弊大于利。现在基本上水平相近的学生同桌,前后座尽量安排相对后进的学生;个别尖子生虽和水平略差的同学同桌,但前后座尽量另有尖子生。这样或许尖子生更能互相激励和借鉴;对后进学生来讲,平日学习不会过于焦虑,同时不影响他们课下请教问题。

 四、全程跟踪与服务

 1、早确定和选准尖子生,帮助尖子生提高薄弱学科及强势学科的薄弱环节

  只有尽早确定和选准尖子生,才能使任课教师尽早有针对性开展培尖工作。教师要充分了解尖子生的学习、生活、性格、爱好、兴趣、特点等方面的情况,特别了解每个尖子生的优势学科及薄弱学科,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及同学间的关系,从学生角度了解各自的爱好、性格等方面情况,从而开展一系列的培尖工作。我们给每个尖子生确定了他们的学习计划,突出强势学科和提高薄弱学科,要求任课教师对尖子生的薄弱学科和薄弱章节进行跟踪和指导。

   2、加强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尖子生的培养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积累,平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①答题的规范和严密性;②答题的速度及准确性;③知识的积累,对一些重要法则注意总结及引伸,要求尖子生准备“三本”:笔记本、错题本、奇思妙解本,并强化尖子生的“一学就会,一做就对,考试得满分”的意识。“学了,做了,会了,”只是量变的积累,而“做对满分”才是质变的提升。我们要求教师要善于解决学生会做而不能得满分的问题。在每次的训练和大考中,教师要对尖子生的试卷认真统计和分析,把尖子生的错题收集起来,帮助学生找出失分的原因。做好记录,并对一些典型的错误,教师应不断布置反馈练习,进行强化训练,突破瓶颈,提高成绩。

   附:尖子生的十大学习好习惯

1.认真预习的习惯

2.专心听课的习惯

3.及时复习的习惯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练后反思的习惯

6.积极应考的习惯

7.阅读自学习惯

8.观察的习惯

9.切磋琢磨的习惯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3、加强学习方式的指导--放手让尖子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尖子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按正常教学计划、进度,尖子生吃不饱,“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我们做到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将班上学生分学科划分学习小组,任命基础较好的同学为组长,将几名该科成绩好的学生与几名相结较弱的学生组合为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合作学习,采取定期活动形式,每个组员都带着问题参加探讨、研究,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发展优势科目,提高弱势科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各个同学的成绩都提高得较快。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学习动机,学习目的要明确。

2)、注重磨练意志、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3)、注意心理的调适工作。

4)、树立尖子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

五、加强教师间的合作

  1、对尖子生实行导师制。

  2、教研组合作

  3、利用社会资源

 六、尖子生提高学习效率案例 

    1、“记错本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科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做到有错必改,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2、“1× 5” 学习法。做一道题要有做一道题的收获。反对搞题海战术。做一道题,要从五个方面思考: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②为什么要这样做。③我是如何想到的。④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⑤一题多变看看怎么样。这样做一题通一题型,效果是:1×5>1×1

  三、“1× 3” 纠错法。一道错题,从三个方面分析:①错在哪里。②错的原因是什么。③符合什么条件,错误的答案才能变成正确的答案。收获是:1×3>1×1

  4、“1×3”思考法。一道对题,从三个方面思考:①解题的依据是什么。②还有没有别的解法,若有多种解法,哪一种解法更佳。③这道题还可以如何变化?收获是:1×3>1×1,最终在比较与发展中提高了解题能力。

  六、政治课怎样培养尖子生

   教会学生是会

会学习

 1、现象:很多成绩不好的同学只有一个原因,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自学能力”,即使到了高中也还不会学习。比如,很多学生除了上课听课,下课作业以外,不知道如何将生活与学习进行有效的联系,更不知道如何辅助课上的学习。

 2、纠正办法:

     一名学生要在平时锻炼自己做以下四个方面的事情:

1)学习读课本:抓重点、找中心、挖本质、找规律。

2)学习听课:带着自己的预习思考与老师的讲解进行互动,边听边反思,课上不理解的课后找资料、找老师问清楚。

 3)学习做课后总结:每节课的课后都要总结一下:课上讲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哪里是你不理解的?本节课与那节课相关?

 4)学习分析试卷:了解出题老师的命题方向;了解每道题目考察的知识重点;挖出老师布置下的干扰信息;找到每道题的关键问题;了解该试卷的目的。

 3、益处:学会通过自学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会考试

 1、现象:考试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的“博弈论”,但是很多学生却只能看到考试带给自己的压力和障碍,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却无法在考试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以及对手的劣势,无法在考试中做一个竞技者。

  2、纠正办法:

1)了解出题人对知识的选择

 2)了解题型变化的选择

3)在面对不同题型的时候可以灵活转换自己的“思维”

 4)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冷静、淡定”,把身心关注点放在寻找问题的解决要害上。

 3、益处:

1)可以站在出题人的角度上推测考什么、怎么考。

  2)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3)克服考场紧张、脑空白。

会思考

 1、现象:很多学生(包括生活中、工作中的成年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把自己的思维“丢了”。大家只擅长一件事:模仿、抄袭、记忆,但是在任何一个崭新的问题前,非常缺乏的,是自己的“原创思考能力”。

  2、纠正办法:

平时在学习中增强以下行为的训练:

1)在做题时,加强对思维起点的判断

2)在做题时,关注式子怎么变

3)在做题时,总结解题的收尾工作

 4)在做题时,反思自己对所有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3、益处:解决同学们知识点但不会做题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