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迪说天道:为什么丁元英穷成这样,还不找人帮忙?
(2018-09-19 20:16:56)
标签:
电视剧电视剧天道王志文遥远的救世主娱乐 |
文/华迪说天道
今天继续为大家解读3个对话,希望大家有收获。
对话一:
他解释道:“这些都是从孤岛发烧唱片店买的,开店的也是一个发烧友,熟人去 80 元一张,零售 100 元一张,卖半年多了。圈里的人也纳闷,他从哪儿整来这么多收藏唱片?今天我在丁先生家一见唱片就明白了,所以特意借了一张比较。如果丁先生的名字叫丁元英,那就没错了。唱片打上印章,那都是心爱之物啊,不到万不得已,谁舍得卖呀?”
芮小丹心里“咯噔”一下,眼泪差点没掉下来,这故事太让人心酸了。就是说,丁元英已经困难到必须变卖唱片了?!
这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她对丁元英的印象,她再次想起了肖亚文的那句话:以我的智力,我理解不了这种人。
她心里说:这小子还有点个性!
解读:
1、为什么丁元英穷成这样了,还不找人帮忙?
首先,丁元英是暂时的困难期,他的资金虽被冻结了,但是只冻结了3年而已,3年后,资金解冻了,丁元英就可以度过这个资金难题。
另外,丁元英带去古城的唱片,有1500多张,按照他给刘冰市场价50的价格去算,他的这批唱片,能变卖到75000的现金。如果真的到了最困难的地步,把所有唱片变卖了,以丁元英在古城的生活方式,扛过3年,也是没有问题的。
2、这些唱片都是丁元英的心头好,但是丁元英还是选择帮唱片变卖了,这个让我想起一句话:人生就是下棋,不能只看到眼前,要在乎大局。
丁元英在乎的是大局,丁元英不在乎现在的得失,他的大局就是稳当过好这三年。一味懊丧,一味埋怨,于事无补,有时退一步,等于进两步,步步不让,斗气使性,争强好胜,往往落得个满盘皆输。以丁元英的个性,他不变卖唱片,他就真的会活不下去,而丁元英的智慧就在于,他不在乎一事一时的阻塞,该退让时退让,该曲折时曲折,用智慧铺路,用坚韧搭桥。
对话二:
叶晓明摆摆手说:“我是谁呀,敢瞎想?你让他们做音箱的时候捎带着做一台,到时候都算到音响配置里了,反正有人出钱,干吗不试试?这种小活拿到家具厂没人给你干,就是给干咱也不放心哪,不是一个道行。”
冯世杰说:“音箱我有把握,我做过。机柜我就不敢说了,毕竟是村里的小作坊,基本都是靠手工,没见到东西不敢答应你。”
叶晓明说:“绝对能做,比音箱简单多了,就是一个思路,一捅就破。”
解读:
1、很多事情就像一层窗户纸,你知道了思路后,一捅就破。但是你如果不知道思路,没见过有人这样玩,你就永远捅不破了。从叶晓明一开始质疑、不相信,到叶晓明去丁元英家见识了音响后,他懵逼了,因为彻底被震撼了,原来音响还能这样玩。
如果,叶晓明一辈子没机会见识丁元英的音响,他一辈子都会选择不相信。
所以,所谓神话,只是常人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但是只要你见识过了,思维跟上了,你之前不能理解的事情,你也能理解。
2、一个人为什么坚信一件事可以做成?原因无非就是他见识过这件事有人做成功过。就拿收入来说,有的人觉得月入过万很难,但是中国有钱人实在是太多了,月入过万多如牛毛,但是为什么到了自己身上就觉得月入过万很难?走出去,看看别人怎么玩,看看别人月入过万的路径和方法是什么,眼见为实,你见到了,你相信了,你就会想办法去做到了。
对话三:
叶晓明颇有意味地一笑,话里有话地说:“单为见识一下味道太淡了吧?你不是一直想为村里找点事做吗,这丁先生,你知道他是哪个庙的神哪?假如……我是说假如啊,假如什么什么的,也许是条道儿呢,你也不损失什么,指不定哪块地里打粮食呢。”
冯世杰到现在才算明白了点意思,说:“你脑子就是比我活道,眼里出活儿啊。”
叶晓明说:“得了吧,我比你活道,我先关门了。我也都是随口一说,发烧友的心是相通的嘛,交流交流,玩呗。
解读:
1、你如果是某个领域的发烧友,你可以借助你这个领域发烧友的身份去认识更多厉害的人。叶晓明和冯世杰都是音响发烧友,如果不是音响圈子的,他也没有机会结识到丁元英。不管多么富,多么有权,多么有高度的人,他必然有爱好。
就跟马云那么成功,学太极也得找太极圈子厉害的人教。如果你业余时间热爱某个领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这个领域的发烧友,说不定以后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2、同频才能共振,就正如叶晓明说的:“发烧友的心是相通的嘛”。生活中请结识更多同频之人,遇到不同频的,敬而远之,甚至拉黑!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他父母都改变不了,更何况你。
以上解读完毕,对你有启发不?出自公众号华迪说(每天一篇解读)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如果你想更好的理解《天道》这部电视剧,我建议你可以去搜《李大内行密码
》一书学习,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