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对大雪不以为然,原因是到了冬季北国冰封的场景太寻常、太多了。作为水韵江南的镇江对于雪姑娘的到来极其珍贵,原因是南北差异,随着地球的温升,每年冬季镇江人大雪纷飞冰封世界的场景极其少见,从而变得稀罕了。记得小时候,每年冬季到初春总要下好几场雪,那时屋檐下的冰铃铛要挂很长,气温也比现在的三九冷得多。今年的三九,说它是温冬一点也不夸张,世界不太平,连气候也不太平,该冷冷不下来。
寒冬的脚步终于蹒跚走到了小年,小年的定义在中国有着南北方的差异,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旨在春节前多过一个小年时,那时的水陆交通方式太慢,圣旨在北方宣读为腊月二十三,圣旨快马传到江南已是腊月二十四,这才有了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之说。小年前的北方寒流大规模南下,气温骤降,朔风挟裹着雨雪,终于腊月二十三下午光临了镇江,后来雨停了,雪花扬扬洒洒的飞舞,让人们感受到了冬天那份寒瑟的味道,入夜雪还在下着,天气预报说夜有中雪,我看着马路旁汽车顶部开始积雪,心想明日出门拍雪景有望。
腊月二十四大清早我便起了床,到住宅楼顶平台拍摄了一组城市雪景图,便匆匆回家吃了早餐出门。外面的雪下得不是很大,马路中间基本上无雪,被来往车辆辗化了。我骑着电动车十分小心弈弈缓慢前行,对冰滑路面骑行贯彻一慢、二看、三脚撑地原则,尽管一路上不断有人滑跌,我平安抵达南山北大门,进入善园景区。作为镇江人,我对南山的四季都有那种割舍不了浓浓的情感。镇江有着丘陵山地的独特风貌,人文历史厚重,北宋书法家米芾曾挥毫书写“城市山林”的美称。善园是南山风景区中一块不可多得的风光秀丽之地,北方寒流南下送来的飞雪,给大地温柔的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地毯。站在善园眺望群山,嵯峨连绵的峰峦此起彼伏。由于夜间下雪时气温比较低,今年的第一场雪是干雪,不像往年那样湿湿粘在光禿禿的树干上,整体看山林少了些银装素裹的味道。走近西边的大草坡,玩耍嗨雪的人不是很多,可能是疫情的原因束缚了人们嗨雪的冲动。沿着景观小道向四周看去,犹如在观看一个冰雪世界的画廊,移步换景,周围的岸景在一泓碧水映衬下,分外冰清靓洁秀丽,美不胜收。
小年赏雪逛善园,冰雪世界俏潋滟。老虎摆尾卷羊走,迎接玉兔新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