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岐山位于句容市下蜀镇东北境内,海拔357米,原名雾气山,1950年改为武岐山,是宁镇丘陵镇江境内第六高峰。
三月十四日,快乐一家人户外友友们相约踏青登攀武岐山。早晨,友友们乘着大巴车来到武岐山脚下的南京林业学院句容下蜀实验基地,这里是过去的下蜀林场。下车后,在向导飞兔〔网名〕带领下,沿着蜿蜒曲折的上山野道前行。途经一大片松林,一棵棵松树长得高大挺拔,树下到处是掉落的松果。特别是在粗壮树干半人高的地方,都有人为割的豁口〔如下图〕,这显然是象橡胶树割淌橡胶一样,是割淌松脂留下的人为疤痕。大约前行二十分钟后来到山间一块较大的平地,这里长着一棵百年以上高大挺拔粗壮的银杏树,靠山边散乱着一些砖瓦石块,相传是【半山寺】,由于荒废太久,具体渊源不详。这里空地到处是盛开的二月兰,我们稍稍休息了一会儿,便继续登山。在向导飞兔引领下,我们走上一条通往山顶的明清古道。武岐山山体构成为石英变质岩,从这条古道的大块砌石不难发现,山道上每一块石头都是就地取材。向导飞兔介绍,整个山道曲折迂回,共有九处折弯,山下百姓称之九道湾。
三月中旬的天,春潮涌动,山下梅花潮己退,柳绿桃红,连紫叶李、贴梗海棠也花满枝头,可谓春意盎然。我们沿着古道缓慢前行,天气有点闷热,气温有点高,不一会儿我们已汗湿衣衫。古道旁的山林似乎还未从冬丨眠中醒来,光秃秃的树林中除了一些散落矮小野茶树的绿色,就是裸露怪状的山石,让人感受不到春色漫山的春意。山道上积存了不少落叶,让我们有时看不清路面的虚实,大家互相提醒注意脚下小心前行。由于夜间下了一场雨,脚踩在山道上积叠的树叶上,没有出现树叶碎裂的撕扯声,而是柔柔的、绵绵的有些舒适。最可爱的是几个年龄稍轻的女士,大有不让须眉的味道,在山道、林间摆拍,自拍,放飞自我,陶醉于自然。当我们爬了大半山腰,才见到一棵蓬松的树冠枝条上长出嫩嫩的绿叶,看上去青翠欲滴,象是春的使者,在呼唤大山快醒来。快接近山巅时,古道尽头有一块狭长的平地,平地上散乱着一堆堆残砖碎瓦,这就是山下村民所说的二道庙遗址,这些山顶上的破砖残瓦经历了香火的鼎盛、没落和衰败,默默向我们倾诉岁月的无情和沧桑。再往山巅走去,山顶居然生长着几十丛野茶树,地面一些另散的二月兰正开着蓝色娇艳的花朵,但比山下二月兰要矮小许多。在几丛二月兰之间,竟有几棵蒲公英在开着金灿色的小黄花在向二月兰斗艳,让我们深感到春无所不在的盎然,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到了四月这里将会绿翠满山头。山巅上丛林间裸露着几块巨石,我们分别站在巨石上向四周眺望,从这里应该可以望到仑山及主峰的观景台连接的王家山,但天气不给力,四周岚烟迷濛,什么也看不清,实则上我们这些登上山巅的人也在光烟迷濛笼罩中。几个友友在巨石上分别摆出了山高人为峰的不同造型,嗨了一把,让我手中的相机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在山顶稍稍休息了一下,便开始有序安全下山,圆满完成踏青登攀武岐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