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喜:世上有种东西,即是药又是饭能当茶喝,还能去湿气?

标签:
王三喜湿气健康足贴祛湿 |
分类: 祛湿知识 |
要是光说这世界上有一种药可以治病,能当饭吃,还可以当茶喝,并且能帮助去除人体湿气。这样看确实难以猜测出来是什么东西,要是说即是药还能当茶喝那就很容易猜出来。哈哈不知道了吧!这种东西不仅美味还养人呢?既然不知道那就由我带引你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DW6ccbsWn2
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开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现在家里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再熬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DW6cghAvVw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到下午喝就会变味了。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DW6cfZaPKK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10个里面起码有5~6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驱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这个粥里加点调味品,那就只能放红糖了,红糖也是性温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DW6cfvcCTA
山药和南瓜也可以放在薏米红豆粥中同煮。山药号称“气死小人参”,有时候,它比人参的补益作用还大,它是补脾胃的圣品,而且能强肾固精,润肺益气。南瓜能补中益气,还能消炎、止痛、杀虫、解毒,对保护胰脏、预防糖尿病来说,是非常好的东西。
这下应该对即是药又是饭还能当茶喝的这东西很了解了吧!
穴位贴敷:你可能听过,生姜能够祛湿,但是用发酵姜根粉做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最好。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DP5XfMnifg
经过长年累月留在体内的湿气怎么办呢?可以通过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除湿。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的方法之一,在中央台的“健康之路”节目中有科普。睡前贴再足底的涌泉穴,早起撕掉,在睡眠中祛湿。在古代叫做“延年涌泉膏”,经过现代的改良叫酵素足贴,可在马/云/那里搜“王 三喜祛湿”。此配方有独家的发酵姜根粉,比其他效果更好。
最后,祝大家早日告别湿气困扰。
需要了解和实用的读者朋友,可加作者本人的微信,benny9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