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014-06-22 18:11:00)
标签:

教育

一、指导思想

1.引领课堂教学。探究和协调课堂教学各要求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课堂。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构建高效课堂。

2.引领教师成长。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现代教育科学理念的对话与碰撞,引发探究和思考,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3.促进学生发展。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不断改革,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实现数学育人。

二、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反映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2.实效性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追求落实课程标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3.可行性原则。突出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及实践活动要求,以便于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把握。

4.发展性原则。既把握时代要求,反映出当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又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反思和提升,与时犋进。

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思想

1.通过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行的发展。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生生之间民主平等关系,教师通过组织、引导与师生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主动获得发展。

3.依据课程标准,尊重和审视教学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合理有效地开发教学资源。

(二)教学目标

1.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2.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的生成性,思维活动的激发与引导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性。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3.依据三维目标进行教学准备与实践。

(三)教学内容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审视和使用教科书,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2.围绕教学内容特点开发和选择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和有效支持。

3.内容和选择与组织设计,既关注学生新的学习与感悟,又关注学生的练习应用的习得与成长。内容的展现具有层次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又能适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个阶段的进取和发展需求。

(四)教学活动

1.情境的有效性。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经验,有利于学生主动开展数学认知活动。

2.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性。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探究与思考的需求;根据教学实际和需要,选择教学手段,激发帮助和支持学生,突破认知和思维障碍;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3.教学活动过程的有效性。活动与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形成规律,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符合学生成长的追求。

4.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及内容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独立探究、小组合作与学习活动;根据学情相机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推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构建师生、生生互动、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平台,通过对话激发探研意识和欲望,引发思维碰撞,使学生获得自信、自省,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进一步体会和体验数学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价值。

5.学习方式的有效性。重视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引发作用;重视情境与材料的数学化过程;重视在目标任务及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可行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每个学生均有所获;重视在个性化思考及合作意识与欲望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生分工合理,任务明确,参与主动,思维活跃,合作功能到位;重视课堂教学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质疑,通过对话与交流,使思维系统深化,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性。

6.评价的有效性。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参与;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探索活动;通过评价,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评价具有针对性、时效性,价值功能全面。

7.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系统和谐,组织协调顺畅,问题与探究的时空宽厚,学生思维活跃清晰,教学活动自然流畅。

(五)教学效果

1.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积极的探求欲望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交流意识。

2.通过数学活动,学生主动经历了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获得了基本的数学活动体验和经验。

3..通过数学活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得到进一部提高。

4.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个性得到尊重,获得自信,每个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六)教学风格

1.教风民主具有亲和力,思维清晰,语言精辟。

2.具有创新和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创造性开发教学资源,以创新理念进行教学实践。

3.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数学文化底蕴,厚积而薄发。

4.教学开放且调控得体、得力。

附:课堂教学评价表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项目

评价标准

满分

教学

思想

1.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学生学习品行的发展。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现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功能。

3.尊重教学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有效开发其它课程资源。

10

教学

目标

1.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教学实际。

2.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的生成性,思维活动的激发与引导性,情感的生成与支持性,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性。三维目标和谐统一。3.以目标统领教学准备与教学实践。

15

教学

内容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审视和使用教科书,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2.围绕教学内容特点开发和选择教学资源,支持目标达成。

3.既关注学生新的学习与感悟,又关注学生的练习应用的习得与成长。层次清晰,符合和满足不同学生及各个阶段的进取和发展需要,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15

教学

活动

1.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经验,有利于学生主动开展数学认知活动。

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探究与思考的需求;教学手段符合教学实际和需求;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3.活动与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形成规律,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和成长追求。

4.科学恰当的组织学生开展独立探究、小组合作与交流等活动,组织得当,引导与指导到位,学生思维碰撞,心灵荡涤、品行相专。

5.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心向;具有“求是”的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独立活动与思考、合作与交流的情感、习惯与态度;各种学习方式与内容效果配套和谐;在个性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支持学生学习;方式与功能到位。

6.科学利用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获得发展的动力支持和思维方法与学习品行的有效引导,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内在品质与动力。

7.教学环节和谐,组织协调顺畅,问题与探究的时空宽厚,学生思维活跃清晰,教学活动自然流畅。

30

教学

效果

1.学生有积极的探求欲望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交流意识。

2.学生主动经历了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获得了基本的数学活动体验和经验。

3..通过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品行得以锻炼。

4.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个性得到尊重,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20

教学

风格

1.语言与肢体语言具有亲和力、感染力,思维清晰,语言精辟。

2.教学设计与实践个性化

3.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数学文化底蕴,厚积而薄发。

4.教学开放且调控得体、得力。

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